第21章 证物室突袭·齿轮密码
指尖下的金属接缝透着丝丝凉意。陈骁屏住呼吸,用钢笔尖轻轻顶住一块松动的铁皮,身体随着膝盖下的战术夹克在锈蚀的底板上一寸寸挪动,没有发出丝毫声响。前方三米,通风口边缘,沈昭的身影凝固在那里,手中高斯计的屏幕泛着幽冷的蓝光。她无声地抬起手,比出一个手势:红外警戒网,五分零十二秒循环一次,信号中断仅0.8秒。
陈骁微微颔首,手指探入内袋,将一枚冰凉的钥匙紧紧压在掌心,确保它不会在任何时候磕碰出声。走廊尽头巡逻的脚步声终于远去,消失在远处。就在红外光束短暂断裂的瞬间,沈昭手中的解剖镊子闪电般探出,精准地夹断了无形的光路。陈骁如同融入阴影的流水,悄无声息地滑下通风口,脚跟着地,身体顺势一沉,卸掉冲击,随即紧贴冰冷的墙根,如同墙上的一道刻痕。
B区证物室的走廊沉浸在昏黄的光线下,监控探头如同沉默的哨兵静止不动,但顶端闪烁的红色指示灯,以精确的七秒间隔明灭,宣告着它仍在冷酷地运转。两人如同壁虎,紧贴着墙面向前推进,脚尖落在防静电地砖上,只留下几乎被心跳声掩盖的微响。走廊尽头,B区8号证物柜伫立在阴影之中。坚固的双人锁扣紧紧闭合,柜门中央,六圈刻着数字与市政徽记的齿轮密码环,在微弱的光线下泛着金属的冷硬光泽。
陈骁取出那枚标有“B-3-8”的钥匙,插入侧边的机械锁孔,手腕轻转。锁芯传来一声细微的“咔哒”,应声解锁,但厚重的柜门依然被密码锁牢牢禁锢。他迅速尝试了几个最可能的组合——师父的警号、那个永远刻在心上的殉职日期、档案里记载的出生年月……齿轮环纹丝不动,冰冷的拒绝。脑海里那个冷静的声音无声地提示:【错误概率>92%】。
他下意识地用牙齿咬紧了钢笔帽,内心无声地追问:【密码最可能的来源?】
思绪急速运转。【逆向推演启动】。关键点锁定在“市政处档案编号规则”。“B-3-8”——这编号代表1986年第三季度第八批次,属于那个代号“0923工程”的档案序列。系统标注的信息瞬间清晰:这个工程编号曾在市局旧档案封存目录中出现过,权限等级三级,关联单位是市政建设统筹办公室。
陈骁的目光重新聚焦在齿轮环上,手指带着一种近乎直觉的沉稳,缓缓拨动:0—9—2—3—0—0。
咔哒…咔哒…咔哒…
齿轮精确地啮合,发出清脆而连贯的声响。最后一声轻响落下,柜门悄然弹开一道缝隙。
柜内没有预想中的执勤装备,只有一本孤零零的牛皮封面笔记本,封底压印着一个微型的齿轮图案。陈骁将它取出,迅速翻开。前几十页是工整的日常出勤记录、设备检修清单、交接班备注,字迹笔锋沉稳,透着一丝不苟。他快速翻到末页,一行钢笔字突兀地闯入眼帘:“0923工程,第七阶段调试完成,数据封存。”
沈昭无声地靠过来,手中小巧的紫外线灯管扫过纸面。原本的空白处骤然浮现出荧荧的墨迹——一组三维坐标:X:118.763, Y:32.049, Z:-18.5。她立刻用微型相机拍照,陈骁同步将图像上传。系统瞬间触发【线索关联】,警示的红点急促闪烁:坐标指向市政工程核心区地下十八层,一个未曾公开的施工区域,近期没有任何合法出入记录。
就在这时,清晰的脚步声从走廊拐角处传来,比他们预估的巡查时间提前了足足两分钟!
沈昭动作快如闪电,将笔记塞回柜中。陈骁同时复位密码锁,拔出钥匙。两人如惊弓之鸟般退回通风口下方。陈骁单膝跪地,双手稳稳托住通风口底板,沈昭借力敏捷地攀了上去。就在陈骁自己准备跃起的瞬间,眼角余光不经意扫过柜门下的阴影——笔记本封底那个微型齿轮纹路,在斜射的灯光下,竟与他曾在档案照片中无数次比对过的、师父警徽上独有的刻痕,分毫不差地重合在一起!
心脏猛地一沉,仿佛被那只熟悉的齿轮纹狠狠攥了一下。他动作停滞了半秒,牙齿将钢笔咬得更紧,随即一个利落的翻身,缩回管道。
“咔”一声轻响,通风口的铁板合拢。几乎同时,证物室的主灯“唰”地一下全部亮起,刺目的白光瞬间吞噬了走廊的昏暗。所有的监控探头如同被惊醒的猎犬,齐刷刷转向B区方向,顶端的红灯由规律的闪烁骤然转为急促的频闪。手机信号瞬间中断,通讯设备屏幕上只剩下刺眼的“无服务”提示。只有脑海中的系统仍在冰冷地运行。
陈骁伏在狭窄、充满铁锈味的管道内,强压下翻腾的心绪,无声质问:【谁在操控监控?】
【权限最高者:陆明川】。
实时监控画面在意识中展开:监控室的门被推开,陆明川带着一队特警走了进来。他手中拿着一份打印清单,纸张微微卷边,正是设备间那台老式打印机吐出的“证物室B区8号柜开启申请”。他将清单随手放在操作台上,目光锐利地扫过监控屏幕,最终定格在那个尚未完全闭合的通风口画面上,随即抬手,对身后的特警做了个明确的手势。
沈昭紧贴着冰冷的管道壁,声音压得极低,如同耳语:“坐标指向市政工程核心区。”
陈骁死死攥着那枚生锈的钥匙,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他盯着管道深处无尽的黑暗,那个匿名的短信内容如同冰冷的毒蛇再次缠绕心头:“真正的警徽刻痕在证物室。” 这根本不是提示,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诱饵。他们,就是要让他们看到这个。
脚步声在走廊里来回移动,带着例行公事的意味。保安似乎并未发现真正的异常。但主控权限已被锁定,想远程执行局部断电已无可能。如果强行切断设备间电源,必然会触发更响亮的备用警报。
他闭上眼睛,再次在意识中凝聚问题:【如何制造局部断电而不触发警报?】
【案情推演】。
选项一:利用高斯计干扰配电箱的磁场传感器——成功率约41%,致命漏洞:需冒险接近B区配电柜,暴露风险极高。
选项二:通过通风管道投放导电粉末,造成线路短接——成功率约67%,难点:粉末投放量和位置必须极其精准,否则极易引发连锁火警。
选项三:诱使监控室主动切断局部电源进行系统重启——成功率约83%,依据:陆明川惯用“清空缓存”手段排查系统异常,但前提是必须制造一个足以引起他注意的信号干扰源。
陈骁猛地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他迅速从战术腰带中取出一个封胶筒,倒出少许银灰色的粉末——这是汽修厂老谢遗留的导电润滑剂残渣。沈昭立刻会意,取出尖细的镊子,小心翼翼地夹住一小撮粉末。
脚步声再次远离。
沈昭屏住呼吸,将镊子尖端的粉末,对准通风口格栅下方、B区配电箱正上方的空气采样口缝隙,轻轻抖落。与此同时,陈骁启动了系统【声波回溯】功能,精准模拟出一段仅0.3秒的电流过载杂音,通过随身携带的录音模块,反向注入附近的弱电线路。系统提示:【干扰信号已成功上传至主控端】。
监控室内,一声轻微的警报提示音响起。技术人员迅速查看日志,报告道:“陆队,B区线路监测到瞬时过载波动,建议重启局部电源排查。”
陆明川没有犹豫,果断下令:“切断B区供电,重启系统。”
指令下达的瞬间,整条走廊的灯光骤然熄灭。
绝对的黑暗吞噬了一切。
陈骁没有丝毫停顿,立刻沿着原路快速爬回设备间。门依旧虚掩着,他推门闪入,沈昭紧随其后。陈骁直奔角落的配电箱,沈昭则用高斯计快速扫描,确认磁场稳定无异常。他打开配电箱盖,在复杂的线缆中迅速找到B区的供电开关。他没有立刻合闸,而是掏出一截绝缘胶带,利索地缠绕在开关手柄的活动关节处,确保即使“重启”指令发出,开关也无法完全复位闭合。
“三分钟后主电源会恢复,但B区的监控和红外网会被我们卡住,不会再启动。”他低声说,声音在寂静的设备间里格外清晰。
沈昭点头,迅速取出便携式电源,接入随身携带的微型电脑,开始拷贝老式打印机内存中残留的记录。陈骁则将录音模块连接到打印机的数据接口,启动系统【数据逆向提取】功能。屏幕上数据流飞速滚动,近七十二小时内所有被打印过、甚至是被删除的日志副本逐一显现——除了那份空白的申请,还有三份被刻意抹去的记录:
第一份:1986年9月23日,陈师(师父)签收“0923工程”第一阶段测试报告。
第二份:1986年10月4日,陈师申请调阅LAB-0923实验室原始数据,状态:驳回。
第三份:1986年10月5日,陈师提交内部举报信,标题赫然是:“关于市政工程材料异常损耗的初步调查”。
系统自动将这三份文件标记为高关联证据,冰冷的提示紧随其后:举报信中提及的异常数据,与后续在“货车改装记录”中发现的钢筋替换记录高度吻合,时间差仅有致命的四十八小时。
沈昭完成了拷贝,拔下设备。陈骁也迅速取出封胶筒,将残余的导电粉末小心翼翼地重新密封好。两人默契地退出设备间,再次钻入通风管道。
爬行至中途,陈骁突然僵住。一阵细微但清晰的金属摩擦声从下方传来——有人在开启B区8号柜!
他立刻伏低身体,将呼吸压到最低,透过管道缝隙向下窥视。只见陆明川独自一人站在证物柜前,手中正拿着那本牛皮封面的笔记。他一页一页地翻看着,动作不疾不徐。翻到末页,看到那行“0923工程”的字样时,他的手指停了下来,指腹在那行字上极其轻微地抚过,停留了足有几秒钟。随后,他合上笔记本,将它放回了柜中。
他没有去复位那个密码锁。
转身离开时,他的脚步似乎比进来时沉重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迟滞。
陈骁屏住呼吸,直到那脚步声彻底消失在走廊尽头,才敢继续向前挪动。管道尽头,沈昭已经打开了出口。就在他准备跟上时,握着钥匙的掌心忽然传来一丝异样感——钥匙挂环的边缘,似乎有一道细微的、凹凸不平的刻痕。
他将钥匙翻转过来,借着管道出口透进来的微弱光线仔细端详。那道刻痕呈不规则的弧形,深浅不一。当他的指尖再次抚过那粗糙的触感时,一股寒意瞬间窜上脊背——这刻痕的排列方式和细微特征,竟与市政厅死者髋关节上提取到的那个诡异的齿轮纹路,完全吻合!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484/5044472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