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模型真相·警徽授权
走廊应急灯的红光还未完全熄灭,陈骁站在楼梯口,指节仍抵在防电磁袋的边缘。沈昭已将终端数据上传至加密通道,身后的金属门无声闭合。他没有回头,沿着消防通道往下走,每一步都刻意压着陆明川离去时那规律的金属轻响。
技术科实验室的温控仪显示22.3℃。沈昭摘下手套,将模型碎片放在无尘台中央。血痂在恒温剥离仪下呈环状收缩,表层蛋白质碳化痕迹清晰——这不是自然凝结,是经过低温固化处理的。她用解剖镊夹起一片脱落的血膜,对着光细看,内侧有极细的平行划痕。
“不是用血写的,”她说。
陈骁盯着显微镜画面。划痕排列成螺旋纹路,嵌在塑料基底的夹层里。他闭上眼,在心里问系统:【能解析刻痕内容吗?】
视野中淡蓝色的界面展开:【检测到加密微雕,结构符合财务账本格式,建议启动字符逆向映射】。概率标注76.8%,后面跟着警告:“原始数据缺失12%,需人工补全关键字段”。
沈昭调出光谱扫描仪,逐行捕捉刻痕反射率的波动。数值在某个频段突然升高,对应字母“Z”和数字“09”的组合反复出现。她把信号导入破译模块,参照市局近三年的工程代号库进行碰撞比对。
屏幕跳出匹配结果:**Z-09——绝密医疗通道(已归档)**。
陈骁呼吸一滞。系统自动关联词条:【Z-09】曾在师父殉职前七天出现在心理科的审批流中,用途写着“神经稳定性干预实验”,伦理同意书的签署人是“师娘”,审批人——正是陆明川。
账本第一条清晰浮现:
**周慕云-私人医疗账目**
陆明川:ND-9疗程,季度支付,已结
陈骁师父:Z-09实验性治疗,未结
“他接受过治疗,”陈骁声音很平,像在说别人的事。
沈昭没接话,把碎片翻过来,对准紫外光源。背面浮现出一组坐标缩写:B区-07。和陆明川昨晚展示的模型刻字完全一致。
陈骁把碎片收进证物袋,转身走出实验室。走廊灯光已经恢复正常,他没再看监控屏一眼。
第二天清晨六点十七分,局长办公室的门禁记录显示陈骁进入。室内没有别人,陆明川坐在办公桌后,右腿义肢的关节暴露在外,神经反馈接口空着,没接任何导线。他面前放着一个牛皮纸档案袋,边角磨损,像是刚从旧柜子底层翻出来。
“你昨晚没回康复中心,”陈骁说。
陆明川抬眼,“你觉得那地方是治病,还是养病?”
他没等回答,用手指把档案袋推过来。陈骁没动。陆明川缓缓开口:“你师父的案子,重启权限给你。签字手续已经走完了,今天上午就会录入系统。”
陈骁盯着他。十年的封案铁律,从没人破过例。而现在,是陆明川亲手递出了钥匙。
他伸手接过档案袋,封口没贴,可以直接抽出里面的东西。第一张是建筑图纸,纸已经泛黄,边缘有水渍。图纸角落,一道刻痕清晰可辨——J-2173,师父的警徽编号。
系统立刻激活:【线索关联】触发。
模型碎片(JS-0923)→ 账本(Z-09治疗)→ 图纸(警徽刻痕)→ 0923工程代号锁定。
推演路径生成:所有标记点都指向同一个项目周期,时间从师父殉职前三个月,到周慕云被捕那天。
“这图从哪来的?”陈骁问。
“你师父办公室的抽屉夹层,”陆明川说,“他走之前,把它藏在《刑事侦查手册》第三册后面。没人发现,除了我。”
陈骁翻动图纸。背面有手写批注,墨迹深浅不一,像是不同时间写下的:
“数据异常,但模型成立。”
“他看过报告,仍签字。”
“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陈骁抬头。
陆明川沉默了几秒,“Z-09不是毒药,也不是治疗。它是一种干预手段,用来测试人在长期神经压制下的决策稳定性。你师父是第一批志愿者。”
“自愿的?”陈骁声音压低。
“字是他自己签的,”陆明川说,“伦理书、协议、风险告知,全部齐全。他清楚后果,也清楚这个项目背后牵着什么。”
陈骁盯着那行“他看过报告,仍签字”。脑海里闪过师父最后那通电话:“别查了,骁子,有些事,知道就是伤害。”
原来不是警告,是忏悔。
他闭上眼,在心里质问系统:【比对Z-09项目和师父殉职前七天的医疗审批记录】。
【推演启动】。
第一条路径:项目由心理科“师娘”发起,归类为“应急心理干预”,绕开了常规审批流程。
第二条路径:资金流向未登记账户,收款方是“环保集团附属医学研究中心”。
第三条路径:实验对象除师父外,还有三人,其中两人在项目终止后三个月内意外死亡,死因都是“突发性心源衰竭”。
系统标注:【关联闭合度88.6%】,提示“存在未公开的生理监控数据”。
陈骁睁开眼,手指摩挲着图纸上的警徽刻痕。这道痕不是求救信号,是标记。师父在图纸上留下编号,不是为了让人找到真相,而是为了让人找到他参与过的证据。
他不是被灭口的受害者,他是知情者,是参与者,是那个在黑暗里签了字的人。
“你为什么现在给我这个?”陈骁看着陆明川。
陆明川低下头,右手抚过义肢关节,“因为我这条腿,不是伤残,是记录仪。ND-9的每次注射,都会在金属内壁留下微蚀刻。三年前,我开始伪造治疗记录,把真实数据藏进去。昨天晚上,我把它取出来了。”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枚金属片,约拇指大小,表面布满细密的沟槽。
“这里面,有你师父最后一次接受Z-09的生理反应曲线,”他说,“心跳、脑波、瞳孔收缩频率……全都在。他签字时,血压下降了12mmHg,呼吸变缓,像是一种解脱。”
陈骁接过金属片,放进证物袋。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师父不是被迫的。他是清醒地走进了那个系统。
“你不怕我查到底?”他问。
“怕,”陆明川说,“但我更怕你停在这里。”
陈骁转身走向门口。手握住门把时,陆明川的声音传来:“你师父签字那天,问过我一句话——‘如果真相有毒,你还愿意听吗?’”
他没回头。
“我说,‘只要有人愿意说,我就愿意听。’”
陈骁拉开门,走廊灯光洒进来。他走出办公室,脚步没停。技术科的扫描仪还在运行,账本剩余12%的数据还没补全。他拨通沈昭电话:“把Z-09的所有关联审批文件调出来,尤其是心理科那段时间的用印记录。”
电话那头,键盘敲击声响起。
“还有,”他说,“查一下师父签字那天,心理科有没有其他人进出。”
“要比对监控吗?”
“不用,”陈骁说,“查门禁卡刷卡记录。那天,只有一个人有权限进档案室——师娘。”
他挂断电话,走进电梯。金属片在证物袋里微微发烫。电梯下降时,他盯着楼层数字跳动,心里默问:【有没有其他没登记的Z-09实验对象?】
【推演生成】。
第一条路径:项目代号曾出现在市局内部通讯录的加密条目里,联系人是“特别顾问组”。
第二条路径:近三年有七名警员在无重大伤病的情况下申请提前退休,其中五人参与过“0923工程”的外围安保。
第三条路径:师父签字后第四天,一名心理科助理护士离职,档案注明“个人原因”,但她的社保缴纳记录在三个月后突然中断。
系统标注:【潜在关联对象3人】,提示“需实地核查行踪”。
电梯门打开,陈骁迈步出去。技术科的灯还亮着。他走向实验室,门没锁。沈昭站在扫描仪前,手里拿着一张刚打印出来的卡片。
“找到了,”她说,“心理科那天的门禁记录,除了师娘,还有一个卡号在上午九点十七分刷过两次——一次进,一次出。但这个人,没有登记在当天的在岗名单上。”
陈骁接过卡片。卡号对应的姓名栏是空白的,但部门一栏写着:特别顾问组。
他把卡片翻过来,背面有一行手写编号,墨迹还没干:
J-2173-0923-Z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484/5043137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