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桑松柏梨槐,不进府王宅!我儿媳秦淮如也参加!
听到工匠们要送枣树、柿子树苗,王老汉和陈凤霞都激动的跑了出来。
在四九城里,这两种果树都是常见的树种,加上当时的政策没有限制,院落里有人想种的自行种植即可。
正所谓桑、松、柏、梨、槐,不进府王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要不种这些禁忌树木,基本没人管你。
如“枣林前街”“柿子胡同”等,他们一到秋收,那满街满院都是果子,羡煞死人。
不过,这玩意虽好但是十分难种活,枣林前街和柿子胡同他们能够成功,都归咎于他们家主多年研究,方能存活,否则有那么容易四合院里不早就种满果树了?
“爸妈,你们这么激动干嘛?咱们可没那条件种啊!”
王建国指了指青石板砖地面,将它们收进自个儿体内空间种还成,在这板结严重的后院里种哪可能!
“害!你个臭小子,你懂什么啊!柿子枣子那是铁杆庄稼,以前在村子里没饭吃的,饿得慌的时候,它们可是救命粮,我一天能吃十多个呢!”王老汉回忆往昔,小时候的漫山遍野的柿子树,成了他记忆里的颜色。
“哈哈!王老汉同志您懂行啊!我这果树苗培苗手艺是老一辈传下来的,咱平时除了雕雕木头,最喜欢研究的便是果木。”
那木匠雕花李停下手中的活计,笑呵呵的过来搭话。
另外两名工匠,他们也凑了过来。
王建国看着一群中年人在讨论果木,心中倒是觉得奇怪的感觉,为什么人一旦到了年纪,就自动解锁种树、钓鱼、下棋、玩儿鸟的爱好……
等自个四五十,应该也会这样吧。
王老汉继续侃侃而谈:“咱们小时候,那柿子可涩口了,根本没法生吃,都是将它们放到大锅里垫上稻草蒸,才能去掉涩味,那玩意儿也不需要打理,撒几抛尿,柿枣就挂满枝头嘞……”
“成!您这么懂行,我给您后院门前挖两坑,松好土,种好苗,后面打理工作您就自个儿来。”
“得嘞!爸妈,你们聊吧!我得赶着上班了。”
王建国跟家人告别,却只有秀芝积极挥手回应,王老汉陈凤霞和王翠翠早都凑到工匠跟前,聊的火热。
嚯!不知道还以为我特么的是捡来的呢!
甭管那么多,来到中院,碰到贾东旭易中海,他们一个面上眉开眼笑,一个不苟言笑。
尤其是那贾东旭,在后边看到王建国骑着自行车去上班,小声嘟囔:
神气个屁!等我在劳动竞赛上得了奖,我也得去弄辆二八大杠,还是最新最亮的那款!
声音虽小,易中海在旁边却听得清楚:“东旭,咱们轧钢厂工人在车间上班,买自行车干嘛!纯浪费钱!咱又不是采购科的。”
从师傅的话里,贾东旭听出了意思,对于他们来说,自行车确实不是刚需,没必要打肿脸充大头。
那也怪不得,易中海每个月高工资都没有给自己弄车……
“师傅,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不服气!我比他还早工作两年,凭什么现在差距这么大!”这个心结一直耿在贾东旭心里,根本过不去。
易中海瞅了瞅贾东旭,又将视线收回,心中也是十分无奈。
还能为什么?
你蠢!你笨呗!
学习看张图纸,学了快三个月了,昨儿一考,特娘的跟没学一样!
考的还是上次在丰都机务段礼堂外边的那道题——轴承座底面与机架安装面的接触面积最低不能低于几成?
这货愣是挠了挠头,说了个错误答案。
易中海有时候都不知道咋教了,以前他是藏着掖着故意不教,现在呢?正经教上,却发现那傻徒弟就是个木头疙瘩……
但凡自个儿徒弟是王建国,恐怕自个这个师傅也站上礼堂,一块被表彰了,真是一步错,步步错!
易中海心中那叫一个后悔!
他拍了拍贾东旭的肩膀,“没事的,咱们笨鸟先飞,迟早能赶上。”
说这话的时候,他心底里都没底,人家已经当上肉联厂科长了,自个儿徒弟还是个转正遥遥无期的学徒工,追?搭上火车都赶不上!
大院里上班的人都走后,秀芝也开始了自己的忙碌日子。
先把吃过早饭的锅碗拿去清洗,再打算帮王建国洗洗裤衩子、袜子啥的。
可刚把水打好,就被陈凤霞截住了:“秀芝,这点儿活就让妈来,你怀了就好好休息哈。”
“妈,您不还要照顾爸嘛,这点小事让我来就成。”秀芝争着抢着要干活。
但最终还是没有抢过陈凤霞:“你这傻丫头说这话,自从你嫁过来,我早就把你当亲闺女看待了,哪能让你干这粗活累活。”
说着,她笑呵呵的叫来王翠翠:“翠翠,来!把碗儿洗了,别整天就知道玩儿,马上上小学,可要多帮家里承担家务活才行啊!”
王翠翠:???
妈,我是不是你亲闺女啊?!
无奈,小小的王翠翠哪能拗得过大腿,瘪着嘴去洗碗。
秀芝见洗不着碗,就只能缝缝衣裳、干点其他的家务活,可找了半天,衣服都是好的,愣是没有一点活。
最终,她也就只能拿起鸡毛掸子,给墙扫扫灰。
此时的墙面上,挂着两张奖状,一张结业证书。
街道办王主任亲自颁发的打熊将、打虎英雄奖状,以及秀芝扫盲班的优秀结业证书,这荣誉贴在墙上,无声胜有声。
秀芝摸了摸鼓起来的肚子,等自个儿娃娃长大了,争取也弄了几张奖状,把墙给贴满。
“妇女同志们都挨家吗?”
“在呢!”
听声儿,就知道又是居委会的王主任来了,她每次过来基本都是带着任务来的。
秀芝和陈凤霞连忙出门来到中院,发现秦淮如、贾张氏、几位大妈以及其他妇女都已经到位了。
居委会的捂盖王挥着手,笑道:“好消息!各位妇女同志们,咱们得生产小组又来活了!这次是帮京棉第一纺织厂织纱手套,咱们每日多织一尺布,支援工业化就快一步!大家伙都动起来!机会难得,有谁要报名的?”
秀芝想也没想,就举手了。
要是能多干点,为王建国多分担些养家糊口的压力,让她干什么都愿意。
陈凤霞原本也想举手的,但是一想到还要照顾人,就只能放弃。
人群里,贾张氏看着王家的儿媳妇如此积极,再看看自家的儿媳秦淮如,眼神飘忽躲闪,仿佛上课怕被点名的学生一样。
她毫不客气的举手,两颊肥肉抖动:“王主任,这这!我儿媳妇也报名参加。”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458/2332521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