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李承乾的表演让李逸失望:大哥你演技太差!
“既然二弟以前没有喝过,那今日可以好好品鉴一番。”
李承乾一边说着,一边开始亲自动手为李逸煮茶。
他首先取了一块蒙顶茶饼,先在银炙上烤至焦黄,再用玉碾碾成细粉,动作娴熟利落。
待青瓷茶瓯温透,他舀入茶粉,注入沸水。
然后,他从案角螺钿盒中捻起一小撮盐,指尖轻抖撒入瓯中。
接着,他又取过切得极薄的生姜片,挑两片投入茶汤。
看着李承乾的操作,李逸猛然想到,大唐此时的喝茶方式,与他熟悉的喝茶方式有很大不同。
这时,他看见李承乾又有新的动作了。
只见李承乾放完姜片后,又往茶汤中放入了葱、橘皮、薄荷,最后甚至还加入了茱萸、桂皮这两种香料。
加完香料之后,李承乾用竹制茶筅搅拌菜汤,先慢后快,让香料与茶粉充分相融。
“嘶!这特么是喝茶吗?这分明是喝香料汤啊!”
李逸心中倒吸一口凉气。
这种茶,真的能喝吗?
便在这时,李承乾倒了一碗茶汤,让婢女端给李逸。
“二弟尝尝。”
李承乾温声说道。
李逸看着自己面前这一碗混浊的茶汤,感觉有些难以入口。
不过,毕竟是他的便宜大哥,当朝太子亲自煮的茶,还是要给面子。
李逸端起茶,喝了一口。
好家伙!
这味道真是一言难尽!
满口的香料味!哪还有半点的茶香!
“二弟,怎么样?”
李承乾颇为期待的看着李逸,等待着李逸对他煮茶手艺的评价。
“这很难评啊!”
李逸心中吐槽了一句,然后很委婉地回道:
“大哥的煮茶手艺真是高明无比,将各种味道很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说完,李逸在心中默默地补充了一句:
“嗯,就是没茶味!”
为了李承乾劝他多喝,李逸又开口道:
“不过,对我大唐这喝茶的方式,我觉得不是很好。”
“加了各种调料之后,喝起来总觉得茶味被杂味盖过,倒像是在喝汤药,不像是喝茶。”
“我以为,最好的饮茶方式,是‘清饮’,只喝茶的本味,那样才能喝出茶的清香味。”
闻言,李承乾讶然道:
“二弟这话倒是新鲜,自古以来,饮茶之法历来便是如此。”
“这‘清饮’是什么饮茶方式?我怎么从未听说过?”
“哦,简单说来,就是把茶叶丢进去,用沸水直接泡着喝。”
李逸淡淡的回道。
“这怎么行?这多难喝啊,完全是在糟蹋茶叶啊!”
李承乾吃惊无比的摆手道。
听见这话,李逸很想吐槽,就你们这种喝法,才叫糟蹋茶叶好吗?
不过,他也能理解李承乾为什么会这么想。
因为炒茶工艺没有出现,茶叶又不能在阳光下暴晒,因此,茶叶只能在通风的房间里阴干。
这样制出来的茶叶,用开水冲泡,味道确实不怎么好,会有很大的苦味。
于是,人们就选择了添加各种调料的煮茶。
正所谓“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
也就是李承乾刚刚那一套操作。
这种喝茶的方法,从三国时期就有了,一直流传到如今的大唐,都是最主流的饮茶方式。
区别是平民人家加不起昂贵的香料,只能加点葱姜盐什么的。
得等到晚唐的时候,才会在局部地区出现了炒茶工艺的萌芽。
不过到了宋代,可能是炒茶工艺不成熟,人们的饮茶方式走了回头路,又开始采取往茶里面添加各种小料的煮茶方式。
直到明朝的时候,才有了能够很好保留茶香的炒茶工艺,然后清饮这一饮茶方式变成了主流。
想到炒茶这事,李逸看着满脸震惊的李承乾,笑着回道:
“只需要对茶叶进行一些特殊处理,便不会难喝。”
“我回头处理好之后,送大哥一些,到时候大哥可以好好品尝一下!”
“相比煮茶,泡茶清饮会更有一番风味。”
“那我就期待二弟的茶叶了。”
李承乾同样笑着回道。
他今日找李逸前来,不是为了讨论饮茶方式的,自然不会在这方面与李逸争论。
“二弟,听说你昨晚住在了武德殿,是以后都要住在武德殿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兄弟两人就离得很近了,以后可要多走动。”
李承乾亲切无比地对李逸说道。
“这就开始了吗?呵呵。”
李逸心中淡笑一声。
别看李承乾表现出一副好大哥关心自己弟弟的样子。
但很明显,李承乾说这两句话的真实目的,是在试探他是不是日后要常住武德殿?
要是他真以后常住武德殿,李承乾估计就得睡不安稳了。
毕竟,这是政治意义重大,号称第二东宫的武德殿啊!
李逸有心逗逗李承乾,便随口回道:
“是啊,我刚刚跟阿耶在御书房聊了很久,他说让我日后就住在武德殿。”
说到这里,李逸故意停了下来,然后观察李承乾的反应。
果然,他李承乾听完这句话之后,脸色瞬间有些变了,变得略微有些阴沉。
当然,变的幅度很小,如果不是像李逸这样有心仔细观察,其实也看不出这样的变化。
“那可是太好了,以后我们兄弟两人来往就方便了。”
李承乾用干巴巴的语气,颇为不自然的说道。
闻言,李逸在心中嗤笑一声:“这演技不行啊,还是得再练练。”
“是啊,阿耶也是这么说的,并且他还说,住在武德殿,以后去太极宫找他与阿娘,会很方便。”
看着李承乾的脸色又难看了几分,李逸突然话风一转:
“不过,我拒绝了。”
“你拒绝了?”
李承乾愣住了。
他心里正琢磨着怎么让投靠自己的朝臣在朝堂上进谏反对李逸住在武德殿,没想到突然听到了这么一句话。
“二弟你的意思,你拒绝住武德殿?”
李承乾语气颇为急促地追问道。
李逸悠悠然点了点头,漫不经心地回道:
“对,我拒绝了。”
李承乾心思电转,决定再试探一下,便开口问道:
“二弟,不知你为何要拒绝?”
“难道觉得武德殿不够好?”
“这不应该啊,武德殿可是除了父皇母后所在的太极宫,以及我的东宫之外,皇宫之中最好的宫殿。”
李承乾此时其实最想知道的是,李逸究竟知不知道武德殿的特殊地位?
不过,李逸没有透露这方面的信息,而是直接扔出了另外一个重磅消息:
“大哥言重了,我岂会对武德殿不满,只不过我已经决定出阁,所以按照规矩,不能再住在宫中了。”
“你刚刚回归,就要出阁?”
李承乾愕然道。
对于李逸的这个决定,他很是意外。
看着惊讶的李承乾,李逸一本正经地回道:
“是的,我听阿耶说,我大唐皇子必须要出阁之后,才能正式参与政事。”
“因此,我决定尽快出阁,以便为国效力、为阿耶分忧。”
“大哥想必也听说过我已经为朝廷立下的诸多功劳,应当知晓我的能力。”
“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不能在宫中当一个无所事事的皇子,必须要为大唐做出更多的贡献!”
这一番话,李逸说得可谓是大义凛然,义正言辞,一片忠心向大唐!
听完之后,李承乾陡然觉得压力巨大。
就凭李逸回宫前做出的诸多事迹,他丝毫不怀疑李逸进入朝堂之后,会立下更多更大的功劳。
这么一来,岂不是显得他这个太子很平庸、很无能?
长期以往,朝堂之上很多人说不定就会支持李逸了。
李承乾不觉得自己是杞人忧天。
因为之前已经有李泰的例子在。
现在有不少朝臣支持李泰,就是因为觉得李泰比他有能力(虽然他坚决不承认)。
而不管李承乾再怎么自欺欺人,都得承认李逸的能力远胜于他,也远胜李逸。
没办法,李逸的战绩,朝堂可查!
所以,很合理的推论,能力不如李逸的李泰,都能在朝堂得到不少大臣的支持,那么李逸进入朝堂之后,必然会得到更多朝臣的支持。
尤其是李逸刚刚帮大唐解决了吐蕃的三道难题,可谓是风头正盛,令许多朝臣都对李逸的观感极好。
李逸如果有心拉拢,聚集起一批支持者,并不是什么难事。
越想,李承乾越慌。
但这事,他也没法阻止,总不能让李逸不要为国效力吧?
勉强压下心中的慌张,李承乾毫无诚意地夸奖道:
“二弟真是有心了!阿耶若是知晓,定会十分欣慰!”
“咱们为人子的,自然要多为阿耶考虑,我听说阿耶每天都要审阅奏折到很晚,太操劳了,我就想着多为阿耶分忧。”
李逸一副大孝子模样,完全忘记先前在御书房中他是怎么怼李世民的了。
李承乾听到李逸这一番话,心中很是不爽。
听李逸这意思,是想要帮阿耶审批奏折啊。
这怎么能行?
他堂堂太子,都没这个机会,他一个刚刚回宫的皇子,怎么敢惦记?
李逸要是听到李承乾的这一抱怨,肯定会回怼:李承乾你心里没点数吗?你什么能力,我什么能力啊?
“二弟果真孝顺!”
李承乾再次毫无诚意地夸奖了李逸一句。
李逸瞧着李承乾这副心中慌乱、表面还得夸他的模样,忍不住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在心里暗笑。
“大哥,我刚才说的话,其实是跟你说着玩的,你不会当真了吧?哈哈。”
李逸突然看着李承乾,笑嘻嘻的说道。
“说着玩的?”
李承乾有点懵逼。
他觉得自己有点跟不上李逸的节奏。
李逸点了点头,笑容一收,满脸诚恳的看着李承乾:
“大哥,我跟你说实话吧,我之所以不想住在宫中,是因为宫中规矩太多了,太不自在了。”
“比如,今天早上,卯时之末,我就被人叫醒了!我都还没睡醒啊,在宫外,我最早都是辰时才起床。”
听到这里,李承乾嘴角抽搐了一下。
卯时之末起床,李逸居然还觉得起太早,他可是很小的时候,就被要求寅时起床了。
这时,他听见李逸还在抱怨:
“还有什么衣冠需端正,步履要徐缓,寝宫灯火需按时熄灭等等规矩,听着我就头大。”
“所以啊,我觉得,还是在宫外比较好,在自己府中,想干嘛就干嘛,想几点睡就几点睡,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这样才自由自在啊!”
“所以,你不想住在宫中,急着出阁,就是不想被宫中的规矩约束?”
李承乾讶然问道。
李逸点头:“没错,就是这样。”
闻言,李承乾又试探着问道:
“那进入朝堂为国效力的事?”
“当然也是说着玩的,每天上朝的时间那么早,我压根就起不来。”
“再说了,我忙着经商赚钱,哪有闲工夫去掺和政事。”
李逸满眼真挚,一脸坦诚的回道,充分表现出了一个财迷的心态。
对此,李承乾也是没想到。
“二弟,你是皇子,天潢贵胄,怎么能沉迷低贱的商贾之事呢?要是被人知道了,恐引来非议。”
李承乾假惺惺的提醒道。
李逸浑不在意的回道:
“非议就非议,我不在乎。”
“赚钱是我的个人最大爱好,谁也不能影响我赚钱!”
“没钱怎么过好日子?没钱怎么去平康坊勾栏听曲?”
“大哥,真心劝你一句,别说什么商贾之事低贱了,赚钱嘛,不丢人。”
李逸认真扮演着一个胸无大志的浪荡皇子形象。
嗯,不过其中也有本色出演的部分,胸无大志虽然是假的,但浪荡是真的。
看完李逸这一番表演,李承乾心中松了一口气。
李逸喜欢赚钱好啊!
总比惦记他的太子之位要好。
得知李逸的这些想法之后,李承乾的心态相对放松下来,重新扮演起好大哥形象。
接下来,两人相谈甚欢,兄友弟恭。
这期间,李承乾也试图拉拢李逸支持他,但被李逸打个哈哈糊弄过去了。
李逸再一次强调了自己的想法,只想赚钱,夺嫡之争什么的,他完全不感兴趣。
虽然没成功拉拢李逸,让李承乾有点遗憾,但他也不会觉得特别失望。
因为他从李逸的言行(表演)之中,判断出李逸没有夺嫡的心思,等于他少了一个强力对手。
这对他而言,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因此,在送李逸离开东宫的时候,李承乾笑容满满。
而李逸告别李承乾之后,则是去往了一个地方。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384/2326876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