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高 士廉想斗诗找回面子
“不说这些,这些都还是很遥远的事,不过,王公子敢说这话,看来身世不凡呐。”
叶尘故意戏耍起李世民来,李世民还没上位,现在说这些都是空谈。
至于李渊,绝不会同意,因为李渊要的只是稳固皇位,不会做耗损国力之事,比如今年秋,突厥南下,李渊想的是迁都,而非对抗。
因为李渊怕输,怕皇位不保,没有李世民的雄心壮志和魄力。
“嗯,还行吧,我家从太原就跟着秦王南征北战,我也算是身经百战。”
“尤其秦王三千玄甲军破窦建德十万大军,当时我就在,你觉得这场仗打的如何?”
李世民快速转移话题,打嘴仗打不过你,那咱们来聊军事,不信这还聊不过你。
“嗯,还行吧。”叶尘点点头,一副不在意的傲娇样。
“这叫还行?说得好像你也能做到似的。”李世民急眼了,他的高光时刻,足以名垂青史的战绩,到了叶尘嘴里就只是还行。
叶尘强忍着笑,可不能把李二真干急眼了,得控控温,让李二保持在气,却又气不死的状态。
谁让李二不表明身份的,你逗我玩,我也逗你玩。
“我没打过仗,不通军事,肯定做不到,我的意思是,这不是秦王的上限。”叶尘话锋一转。
李世民立马变脸,舒坦,骄傲极了,这小子还是会说人话的嘛,他也觉得那不是他的极限。
看着李世民的得意样,叶尘努力忍着笑。
三千人确实不是李二的上限,上限是八百人,靠着八百天策军玄武门对掏掏赢了。
不过,看李二这么嘚瑟,怎么有点不爽呢。
于是,叶尘转移话题:“话说是谁要杀你,你查到了吗?”
想用军事在他面前秀优越感,不存在的,得给李二再添点堵。
“查到了,齐王,以前打仗时,齐王各种拖后腿,我看不下去,跟他结了仇。”
“你猜我是怎么处理的?”
李世民扯了个慌,说着又优越起来,他不追究,离开长安,烂摊子全部推开太子,这招堪称绝杀。
“你人都出现在这里了,还用说吗?”
“事情挑破,然后溜之大吉,留给长安城里的人处理烂摊子。”
“权术玩的飞起,也是老阴批一个,还教我别玩权术呢。”
叶尘一想就想通了,因为之前他就推演过李世民会怎么办,想杀李世民的,无非就是太子和李元吉。
说着,叶尘嫌弃的看了一眼高 士廉,自己权术玩的飞起,教他别玩权术,脸都不要了。
高 士廉差点噎死,这小子够记仇的,讲真他也是听命行事罢了,秦王想敲打叶尘,这不抓到叶尘一个破绽,他就挑毛病给叶尘施压。
他这是第一次见叶尘,不知道叶尘这么能说啊,歪理一大堆,还什么都敢说。
他们都不敢在秦王面前提刘文静,但叶尘竟然那么直白的说出来,还挑明了说刘文静是被裴寂害死的。
虽然这是事实,但如今裴寂可是丞相啊,深得陛下宠信,你敢说人家嫉贤妒能,陷害功臣。
骂裴寂,等同于骂陛下,因为是陛下放任裴寂害刘文静的,刘文静确实有能力,让陛下感受到了威胁,所以借裴寂的手杀了刘文静。
这事有脑子的人都知道,这就是为什么关陇贵族倒向秦王的原因。
因为大部分的太原元谋功臣出自关陇贵族,太子和陛下很像,他们怕太子也会干飞鸟尽良弓藏的事。
而当时秦王冒死进谏保刘文静,至少秦王能容得下功臣、能臣。
裴寂选择支持太子,也是怕秦王会为刘文静报仇,最想太子继位的人,非裴寂莫属。
可以说刘文静的事就是导火索,让大臣们开始站队,让太子和秦王逐渐对立。
刘文静的事现在就是禁忌,没人敢提,但叶尘敢,可见叶尘胆子有多大。
怎么说他也一把年纪了,叶尘竟然半点面子不给他,心里实在堵的慌。
今天要不杀杀叶尘的锐气,今晚他都睡不着。
于是,高 士廉再次找茬:“自隋以来,诗歌逐渐成为文学表达的主流,之前听百姓说叶县令诗才不错,正好在座皆有识之人,咱们来一场诗会如何?”
单论文化造诣,房玄龄和杜如晦都不如他,否则秦王也不会让他教导世子读书。
虽然叶尘做的那首怜悯农民的诗还不错,但还不至于让他忌惮叶尘的文采。
李世民没有反对,毕竟大儿子拜了叶尘为老师,他也想看看叶尘的文采如何。
“看来我抢了你王乾老师的位置,你很不服,今天非要找我的茬。”
“行啊,不过没有赌注没意思,我打算在鄠县修二十座学堂,修学堂易,找夫子难,我赢了,你帮我找二十位夫子来,如何?”
叶尘道。
“你修这么多学堂干什么?”高 士廉一愣,一个县,四五座学堂顶天了。
“当然是让鄠县的孩子皆有书读,路修通了、经济搞起来了,百姓们日子好过了,官府财政收入每年营余不少。”
“银子堆在府库里又不会下崽,不如用来搞文化,培养人才,我要的夫子,学识必须过人,当然我给的待遇也够高,除孩子们的束脩外,官府还会给补贴。”
叶尘道。
“你确定有那么多家庭支撑得起孩子读书?”高 士廉不相信。
一个学堂的学生人数一般是三十人左右,二十个学堂就是六百名学生。
他在隋朝就已经当了很多年官,知道一个县四五座学堂,学生都收不满。
“书本费、笔墨纸砚由官府出资购买发放给学生,学生需要交的束脩并不贵,我治下的鄠县,不说家家有余粮,但这点束脩费还是负担得起的。”
“通过每个月的灯会、诗会等活动,人们都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非常支持孩子读书,学堂快要建好了,到时候学堂肯定能坐满。”
叶尘自信一笑。
“所以你每个月举办灯会、诗会那些,既是为了吸引游客前来增加鄠县的经济收入,也是在做铺垫,让百姓知道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支持孩子们读书?”
高 士廉眸光亮了起来,这小子真是太有心机了,一环扣一环的。
而且这心机用的亦正亦邪的,既要人命,又实实在在的为百姓好。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381/2341520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