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唐考勤王:打卡变强,陛下别耽误我干饭! > 第二百零七章 李世民你大不孝

第二百零七章 李世民你大不孝


经过叶尘这么一安慰,李世民心中更踏实了,当天晚上,果然没有再做噩梦。

而时间也来到五月三十日,召开大朝的日子,正好大军也封赏完毕。

闲了这么久,叶尘精力旺盛,难得地早起去上朝,不为别的,就为看魏征怼李世民。

“吾皇万岁!”

百官齐聚太极殿,躬身喊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是到元朝才有的,这时候很人性化,只用喊一声万岁,躬身行礼就行,朝会也是坐着上的。

太子太师属于文官,文左武右,叶尘和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坐一起。

“陛下,大军已经封赏完毕,该让大军回各州去了,顺带可以押送粮食前往各道州填充粮仓。”

“与突厥一战,关内道、河东道、山南道的粮仓基本打空,得赶紧运粮填充,以防天灾能及时救灾。”

长孙无忌先开口。

“还有突厥俘虏,现在还有二十三万,可以留下三万看各道州官员和商人有没有想买的,余下二十万正好可以让大军押送去开荒屯田。”

“河南道、河北道、山南道、淮南道,四大产粮重地,正好一道五万,分散往各州由官府监管开荒屯田。”

房玄龄跟上。

魏晋南北朝加上隋末乱世,大量的人口死亡,大量的田地变成荒地,现在可开垦的土地太多了。

“准,这事由右仆射长孙无忌全权负责。”

李世民点点头,有长孙无忌他们相助,确实当皇帝也没有那么难。

“陛下,突厥元气大伤,我们这次战果不小,但还不够大,应该趁机拿下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

“趁现在粮食还没有运走,正好留一部分供大军北上。”

杜如晦开口,这事是商量好的。

“陛下,不可,才刚打完仗,当息兵养民,不可再启战端,好战必亡呐,前朝的教训历历在目。”

大理寺卿郑善果立马开口阻止,再让武将立功,他们这些文官哪还有地位可言。

“郑大人此言差矣,我们这是去拿战利品,非是去打仗,突厥元气大伤,大唐兵威正盛,突厥焉敢再开战?”

“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汉朝时便属于中原,如今我们打了胜仗,怎能不拿回祖宗之地?”

房玄龄开口反驳。

“不错,而且如今大唐有足足十二万匹战马,不拿回河套地区,便只能用粮食喂养,负担太大。”

“拿回河套地区,反而能大大缓解财政压力。”

高  士廉跟着开口。

郑善果顿时没话说了,主要有点忌惮高  士廉,高  士廉把裴寂骂吐血的一幕历历在目啊。

裴寂也来上朝了,嫌弃地瞥了一眼郑善果,废物,这就不行了,你倒是跟他争啊。

现在他恨高  士廉甚至超过叶尘,高  士廉让他名声尽毁啊,现在民间还有人在骂他呢。

“支持。”

“支持。”

“……”

原秦王党的众人还没转变过来,习惯性地举起笏板表决。

李世民也习惯了,觉得没什么不对。

“嗯,好,那大家说说谁统兵合适?”李世民本来就想这么干。

“陛下,俺老程愿带兵取河套。”

“俺老黑愿带兵取河西走廊。”

程咬金和尉迟敬德立马争先恐后起来。

“臣举荐卫国公李靖。”

“臣举荐燕郡王李艺。”

一看事成定局,玄武门之变中保持中立的举荐李靖,偏向李建成的则支持李艺。

反正不能再让秦王党再立功,不然他们哪里还有话语权。

看着百官争吵,李世民眉头紧皱,这次没询问房玄龄等人,想了想,开口道:“行啦,别吵啦。”

百官顿时纷纷闭嘴。

“河套地区直面突厥;河西走廊狭长,不仅要面对突厥,还有吐蕃、西域诸国威胁,皆需一统帅坐镇。”

“燕郡王最是了解突厥,便由燕郡王率李军羡、张亮、冯立、郑仁泰取河西走廊,长孙顺德为监军。”

“卫国公需留在长安与我商定战术,由河间郡王李孝恭率薛万彻、薛万钧、独孤彦云、常何、秦怀安取河西走廊,刘弘基为监军。”

“左右骁卫、威卫加天节军、骑官军、折威军训练为骑兵,各统六万北上。”

提到打仗,李世民神采飞扬,安排得面面俱到,常何、独孤彦云等人之前没跟着去战突厥,这次正好换去立功。

李孝恭也没参与玄武门之变,算是中立派,李艺原太  子党的,这么安排总没人再有意见了。

原秦王党的功劳太大,该让点给别人,不然容易激起党争。

李军羡和薛万彻能打啊,一边一个,正好。

至于秦怀安,完全是他想提拔,秦琼需要好好休养,暂时无法立功,培养秦怀安,也好让秦琼安心。

这下,都消停了,就是原秦王党这边不满,尉迟敬德这个急先锋想开口反驳,被李世民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除了叶尘、房玄龄和杜如晦外,其他人都有些悻悻不满。

这时,房玄龄开口转移话题:“陛下如今登基,应该搬到太极宫,武德殿毕竟是偏殿。”

这话一出,长孙无忌第一个支持:“不过,如今陛下是天子,当入主正宫以安天下。”

这事他早就想说了,他妹妹现在是皇后,却只能住在武德殿,而张婕妤区区一个婕妤却住在太极宫里,凭什么。

李世民为难啊,把老爹撵走,他怎么开得了口。

但住在武德殿却是不方便。

“那太上皇住哪?”裴寂不乐意了,要不是太上皇一再叮嘱他不要顶撞李世民,他直接开喷了。

“弘义宫最合适。”房玄龄开口。

弘义宫就是原天策府,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前住的地方自然要改为宫,以显尊贵。

“嗯,弘义宫这个名字不合适,改为大安宫吧。”李世民顺着下,与老爹互换住处,倒也没那么尴尬。

裴寂当然不愿意,天策府怎么能和太极宫比,天策府都比武德殿大不了多少,太上皇那么多妃子,住进去都显得拥挤。

但有个愣头青比他还急不可耐。

“陛下,于公,太上皇也是皇;于私,太上皇是陛下父亲,于公于私,陛下都该征求太上皇意见。”

“百善孝为先,陛下身为皇帝,更该以身作则,自古以来,只有父让子搬家,未有子让父搬家。”

“陛下不跟太上皇商议,与强行逼迫太上皇搬出去有何异,此乃大不孝,这头不能开,否则天下人子皆效仿,孝道何存?”

大理寺少卿,大唐,也是历史上首位科举状元郎孙伏伽站出来,基本上是明着骂李世民大不孝。

裴寂那个满意啊,好,骂得好。

李世民本来就是天底下最不孝的逆子,杀兄、弑弟、囚父、逼迫父亲让位,哪一件干的是人事?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381/2341504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