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围绕科举的博弈
两仪殿内。
“辅机,趁着现在百姓为国自豪,心中热血点燃,今日便把大唐祖训推行下去。”
“日后番邦敢冒犯大唐,我们便以此为由出兵,让秦琼他们立功返回长安。”
“文官敢反对,便是对抗民意。”
李世民吩咐道。
“是!”
长孙无忌应下。
现在的李世民,在与士族的对抗中,越来越成熟,那份皇者的霸气和威严,越来越重。
和士族对抗半年,双方两败俱伤,谁也没占到便宜,但他们还有后手,只需要发动一场战争,便将完全占据上风。
“这个机会,恐怕还得是颉利给,今日大唐表现得太过强势,如高句丽等国怕都不敢做出头鸟。”房玄龄道。
“昨晚河西走廊那边送来奏报,我还没来得及上奏,西域诸国被颉利欺负得太狠,欲出使大唐,寻求大唐庇护。”
“颉利察觉到,派兵堵在河西走廊和西域交界处,不让西域向大唐求救,河间郡王询问是否要攻击突厥。”
侯君集奏报道。
“不急,太轻易给的恩惠,对方不知珍惜,让颉利狠狠欺负吧,弄残了更方便大唐收复,西域本就是华夏的,该回归了。”
“顺便让颉利好好膨胀膨胀。”
李世民成熟而自信。
“以颉利的性子,看大唐无动于衷,必然以为大唐内 斗到一发不可收拾,要不了多久就会挑衅大唐雪耻。”杜如晦笑道。
大唐内 斗归内 斗,但一直在可控范围内,就是在长安城里斗,亦如玄武门之变,根本没波及到百姓。
没办法,李世民太能打了,还有火器,士族至今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大军装备了多少。
准备火器的大军,全部是李世民死忠大臣统领,还有匠兵局也是。
士族不敢真把李世民干急眼,就算他们联合起来鼓动百姓发动叛乱,谁敢保证干得过李世民。
而且在各种惠民政策以及苞谷的推广下,现在李世民声望如日中天,他们能鼓动的百姓数量被大大压缩。
为什么他们极力阻止武举推行,江湖也被李世民掌控,他们更加难以反抗。
李世民太能打了,不到绝境,他们不会走这一步。
而李世民要拉拢百姓以对抗士族,更加不愿意影响到百姓生活。
李世民深知一口吃不成胖子,也没有往死里逼迫士族,始终给士族留着一口气吊着,让士族觉得自己还行。
慢慢遛,消耗士族,等战争发动那一刻,就是压死士族的最后一根稻草。
与此同时,以山东士族为首,诸多士族官员又齐聚一起。
“该死,叶尘回来,我们更难占优势,咱们得想个办法把叶尘调离长安,还不能让叶尘去河北。”
说到叶尘,一个个咬牙切齿。
李纲、王珪、崔义玄、崔民干、郑善果、郑元璹等等,河北士族高层,哪个没被叶尘喷过。
主要叶尘百无禁忌,什么都敢说,而他们不敢说啊,对上叶尘,天然落于下风。
“我得到消息,太史令说今年天气异常,明年很可能发生天灾,这是我们的机会,干掉叶尘,并且还有机会阻止武举推行。”
“通知吕阳,多招高手,不行从其他国家招,必须一举弄死叶尘。”
李纲阴沉道。
“嗯,这事后面说,现在最重要的是科举,让你们各家的人都好好争气,只要我们各家中举的人够多,自能重竖民望。”
“尤其前三甲,最好我们能包揽,你们好好筛选一下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学子,趁现在拉拢过来。”
“回头中进士的全是我们的人,看陛下退不退让。”
王裕道。
“嗯,不错,科举是我们最大的资本。”
众人皆赞同。
巧了,李世民也是这么想的,关陇贵族铁支持他,还有那些小的士族,如江南士族、淮西士族等弱小士族,被山东士族压得喘不过气。
支持山东士族,永远被压着,还不如支持李世民搏一搏,都被李世民拉拢过去。
李世民也让这些人拉拢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学子,提前预判到山东士族会这么干。
于是那些名声不俗的寒门学子,一时间成了香饽饽。
叶尘没掺和这事,历史上,这一届的状元郎叫敬播,一个书呆子,文采一流,但不通治国之道,以修史著书出名,没什么好关注的。
当然,因为他的存在,这一届科举大概率会发生变数。
科举为官,得从底层磨炼,等爬到朝堂上,至少需要十年。
最快的捷径就是当驸马,当了驸马一辈子也不可能接触到权力中心。
如长沙公主驸马窦诞,之前仗着李渊是姨夫,又是李渊女婿,加上有点开国之功,坐到刑部尚书。
结果李世民一上位,立马被撸了。
窦家也不知道怎么想到,身为开国皇后娘家,李世民的舅舅家,不支持李世民,反而暗中跟山东士族搅和。
现在窦诞、窦抗等,全被李世民贬出长安。
当然,柴绍是个例外,现在的吏部尚书就是柴绍,真正的实权大官。
柴绍不仅是驸马,还切切实实都开国之功,战功卓著,又站对了队伍,铁支持李世民。
李世民都能让柴绍另外娶妻,恩宠之盛。
因为各地读书人进京赶考,长安城各种热闹,酒楼、客栈住得满满当当的。
郑元璹、唐俭、张允济三人一天天带着各国使臣见识大唐科举的盛况。
之前郑元璹是鸿胪寺卿,唐俭是少卿,现在角色互换了,少卿只有一个,张允济是正式的,郑元璹是临时的。
郑元璹现在很尴尬,想回鸿胪寺难咯。
叶尘也一天带着两个徒弟招摇过市。
从朔州带回来不少那边的特产,小月跟着程咬金媳妇,跟尉迟敬德、房玄龄等人妻子相处得不错,正和程咬金媳妇挨家挨户送礼呢。
李世民以维护京师治安为由,把尉迟敬德和程咬金都留在京师,文官也没反对,因为李世民也召回来两个文官,如郑元璹。
双方现在忙着抢寒门学子,相当于提前押宝能中进士的。
举人根本没拉拢价值,因为进士才能得到朝廷重点培养。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会试开始。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381/2341499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