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唐考勤王:打卡变强,陛下别耽误我干饭! > 第二百九十七章 改革军权

第二百九十七章 改革军权


“这可不是我的功劳,赵德言那厮偷了可汗金印想逃跑,被云兰郡主杀了,从赵德言身上搜出来的。”

叶尘摊摊手,没居功。

“是你搜出来的,我根本不认识可汗金印。”

李烟柔也不居功。

“哈哈,都有功,都有功,你俩就别再推让了。”

李世民打断两人,总感觉这两人在打情骂俏。

“喂,崔义玄他们怎么回来了?”叶尘坐到房玄龄旁边。

“服软了呗,推崇孔家,献上大量珍藏书籍,山东士族毕竟人才不少,陛下没有赶尽杀绝。”

“陛下宽恕,山东士族以后再搞事,那就是山东士族忘恩负义,以后翻不起浪花了,其他地方士族也不会因为畏惧陛下而防着陛下。”

房玄龄低声道。

“牛。”

叶尘竖起大拇指,李二到底是李二,这心胸,这肚量。

要是他,他绝对忍不了,绝对把山东士族弄死。

李二的大局观太强了。

再看唐俭竟然没再喷李靖,叶尘诧异询问:“陛下怎么安抚的唐俭,竟然没闹了。”

房玄龄低声把事情说了一遍。

“牛。”

叶尘再一次服气,李二安抚臣子不要太牛。

不过看唐俭看李靖的眼神,这辈子是没完了。

死的人中,有一个可是唐俭亲儿子。

“陛下,臣要弹劾,李靖他违抗军令,不上报陛下就私自动兵开战。”

“而且,我们在场,李靖也没跟我们商量,甚至我们阻止他也不听。”

随军的监察御史突然站出来弹劾李靖。

场面顿时冷了下来,众将大气不敢出,尤其薛万彻等人,他们当时犹豫了一下,最后都同意了李靖的战术。

“陛下,兵贵神速……”

李靖赶忙站起来解释。

李世民笑着摆摆手:“今天是庆功,不谈其他事,有什么事朝会上再谈,来来来,喝酒。”

监察御史退了回去,李靖则有些惶恐,众将也是,摸不透陛下的心思。

这顿庆功宴,并没有那么酣畅。

宴会结束,离开皇宫,程咬金有些不安:“你说陛下是什么意思?”

当时他也在场啊。

“放心,不会有事,我虽然不会打仗,但也知道临阵决策非常重要,陛下自己天天打仗,这个道理不会不懂。”

叶尘肯定地笑笑,历史上也发生了这事,李世民并没有把李靖怎么样。

回到家,叶尘抱着媳妇倒头就睡。

李靖却是睡不着,李世民不明确态度,弄得他心中惶恐。

当时他放下豪言,后果他担着,但现在他发现,后果他好像担不住。

大唐武将那么多,不是离了他就不行,更重要的是他不是李世民的心腹,李世民不会舍不得杀他。

这一夜,李靖在猜忌中一夜没睡。

而叶尘则睡的鼾声如雷,直到中午,李世民派人来请他进宫,才不情不愿地起来。

坐着宫里来的马车入宫,路边买了几个大肉包悠哉地啃着入宫。

古人很实诚呐,大肉包馅料十足。

古代奸商是犯法的,对商人的管控非常严格,现代那些用科技和狠活的,放古代活不过一集。

来到两仪殿,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高  士廉、魏征等核心大臣都在。

魏征成功混入核心圈。

“你不会才起床吧?”长孙无忌满头黑线,这货真的是懒得烧蛇。

“北方太冷,没睡安稳过,早知道我就不去凑热闹了。”叶尘伸了个懒腰。

众人一阵无语,说这货不注意形象吧,这货贼爱干净,说这货在意形象吧,啃着肉包进宫。

“好啦,人齐了,说正事吧,李靖违抗军令这事,暴露出来的不是李靖的问题,而是军队的问题。”

“主将让干嘛,全军就真干了,这事不能处罚李靖,战场上随机应变非常重要,若是将军们都畏手畏脚,还怎么打胜仗?”

“我思来想去,应该增设一道枷锁,既能严明军令,又不影响将军们的积极性,你们有何想法?”

李世民引出主题。

“回来的路上,我也想了这个问题,我的提议是增设一部分权,效仿三省。”

“兵部相当于尚书省,负责实施,负责打仗;监军相当于门下省,负责监督和审核;可以再增设一部,相当于中枢省,参与决策权。”

杜如晦提出想法。

“不错,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李世民满意地晃了晃手指。

“这个部门就叫军机处如何?随军的就叫参谋,施行票拟,参谋拥有一票,主将和监军各两票。”

“达到三票,战术可以实施,参谋的一票便显得很重要。”

叶尘补充。

“票拟权,这个主意好。”

李世民连连点头。

“监军基本上都是兵部的,如此一来,兵部等于有了四票,当初太上皇为了削弱兵部的权力,特设北衙和南衙,我们是否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完善。”

“比如把南衙和北衙进行细分,那些军归北衙,那些军归南衙,军籍归兵部,兵部有管理权而无调动权,调动权在陛下。”

“主将是南衙将领,监军便用北衙的,主将是兵部的,则两衙各派一人为监军,一人有一票。”

房玄龄提议。

“嗯,这个好,如此,兵部、南衙、北衙相互制约,便不会出现一人就能随意命令和调动全军的事情发生。”

“我看以后监军就派两人,如此更为稳妥,南衙和北衙归兵部管理,但军事调动权在皇帝。”

李世民非常赞同。

“现在的情况是北衙管皇城军,如禁军、御林军、天子亲卫,南衙管十六卫,地方十二军,则由兵部和各道尚书台节制。”

“这个没问题,不过地方尚书台的权力太大了,相当于各道朝廷,若是联合起来,非常危险。”

“趁现在大军聚集在长安和边境,是时候削弱尚书台了。”

李世民继续道。

叶尘眼皮一跳,这老阴批早就计划好的,借机削尚书台,军队不在,各道尚书台连反抗资本都没有。

就说嘛,打个半死不活的突厥,哪用得着调动全国兵力。

李二这皇帝当的是越来越手拿把掐了。

“但也不能直接削,总要一个理由。”

高  士廉道。

“便以忌讳为由,我曾经当过大行台尚书令、尚书令、司空、太尉、雍州牧,这些官职以后不再设。”

李世民早就想好了,以他现在的权威,只要一个理由就行,理由合不合理并不重要。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381/2341495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