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唐考勤王:打卡变强,陛下别耽误我干饭! > 第三百八十三章 各地兴建公学

第三百八十三章 各地兴建公学


“那当然是最高了,某些自称大儒的人,写诗写不过,弹琴弹不过。”

程咬金没有丝毫犹豫得开吹,把李纲从坟里拉出来鞭尸。

自称大儒的,除了李纲也没别人。

“不错,楚国公的学识,已经到了我们无法企及的高度。”

“开创词、小说文学体,音律上,五音扩展至七音,以楚国公的学识才情,说可以开宗立派也不为过。”

房玄龄很公正地评价。

单论文采才情,已经无人能及叶尘。

各大士族皆默认,叶尘一个泥腿子出身,才情却远胜他们,尽管他们不愿接受,但不得不承认。

“然而武德三年,我参加科举,仅仅只考中举人,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叶尘接着提问。

“要么是有人从中作梗,要么就是那一年的科考题目有问题,那一年毕竟是第一次,大家经验都不足。”

武士彟赶忙打圆场。

那一届科举,以裴寂为首的武德老臣主持的,都是老兄弟,万一陛下要追究,那就麻烦了。

众人都搞不懂叶尘什么意思,翻旧账?

“我觉得可能不是科举的问题,在场诸位大人,多出自底蕴深厚的士族,有的是书读。”

“如房大人,出自没落寒门,但到底祖上辉煌过,家里有些底蕴,能读到的书远比普通人多。”

“而如我和楚国公这种祖上皆是贫农的,家里根本没有藏书,能读到的只有四书五经。”

“想要增加学识,就得四处求学,但求学需要的费用很高,足以让一个普通家庭崩溃。”

马周站起来,同样出自贫寒农家,他太理解叶尘了。

“不错,马大人说得非常对,我只考中举人,乃是因为此前能读到的书太少。”

“我现在的学识,多是考中科举做了鄠县县令后,生活宽裕,有了影响力,接触得更广,才学到的。”

“那么,试问像我和马大人这样的学子,世上有多少?多少人才因无才或者无处求学而耽搁?”

“如果人人都有大量的书读,有地方求学,做到野无遗才,每届科举进士和举人的质量是不是更高?”

叶尘连续发问。

马周眸光亮了起来:“楚国公说得没错,如果天下读书人都能读到大量书籍,有地方求学,那必然会涌现大量人才。”

“或许现在能考中进士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连举人都考不上,人才质量大为提升,国家何愁不兴盛,并且会一直兴盛。”

叶尘非常满意马周的配合,大概自己淋过雨,马周也想给其他人撑把伞。

“所以,科举只是结果,提高天下学子的学识,才是重中之重。”

“臣以为,当在各道兴建公学,也就是朝廷修建的学院,朝廷派遣有足够学识的夫子前往任教,印刷大量书籍存放,让天下读书人有求学之地。”

“公学夫子予以品级,如年迈大臣,处理公务力不从心,可调往公学为夫子,继续为国贡献,亦得一份贤名,德名,岂不美滋?”

叶尘说出最终目的。

“赞,陛下,臣以为楚国公说得非常有道理,此举利国利民亦利官。”

“不错,此举推行,必定能让大唐盛世更上一层楼,并长盛不衰。”

“……”

关内、河南、江南等地的士族,纷纷大赞,激动得差点蹦起来。

他们当然知道叶尘想干嘛,这是要掘了山东士族。

山东士族为什么那么强大,因为天下读书人,十之七八跑山东求学。

他们这些其他地方士族,加起来影响力都比不过山东士族。

兴建公学,让天下读书人有求学之地,朝廷建的,公信力摆在那里。

那么,大多数人肯定不会再往山东跑。

那么,山东士族的影响力会疯狂下降。

看起来他们也得不到什么好处,但能把山东士族拉下神坛就够了。

山东士族跌落神坛,占据的利益必然要吐出来,他们就能得到更多利益。

李世民也反应过来了,深深看了一眼叶尘,这招毒啊,推行开,能直接把山东士族在民间的影响力干崩掉。

叶尘这段时间一直没什么动作,原来是在憋大招。

“陛下,这些年臣得到不少藏书,皆愿献给朝廷建立公学所用。”叶尘再添一把火。

“臣代表杜家,亦愿拿出藏书为大唐献一份力。”

“臣代表江南张氏,亦愿拿出藏书为大唐献一份力。”

“……”

许多大臣都纷纷跟上,都想借这个机会一举搞垮山东士族。

山东士族占据的资源和利益太多了,比如河南刘氏,隔壁邻居宁愿卖地筹钱到山东求学,也不愿到刘家求学。

不仅抢人,而且极狂,明里暗里拉踩其他士族。

各家早就不爽山东士族了。

山东士族脸色难看到了极致,偏偏他们无法反对,反对就是不想给天下读书人求学之路。

可恶,实在是可恶。

这一手对他们伤害性拉满。

叶尘则笑得很灿烂,他这么搞,就是笃定其他地方士族也想搞死山东士族。

历史上,河南士族跟山东士族从唐初斗到唐末。

而且,打地主分田地,谁不喜欢呢。

娘的,这回老子看你们怎么解。

这一下,各家都跟山东士族结了仇,一旦把山东士族摁下去,都不会希望山东士族再爬起来。

至少在这方面,他有了很多盟友。

“好,既然诸卿都支持,那朕怎能不为天下读书人开一片盛世。”

李世民朗声大笑,顺势而为。

化掉山东士族恐怖的影响力,再利用山东士族搞政治平衡,完美。

事实上,不是没人想得到这个办法,而是没人愿意出头得罪山东士族。

但叶尘敢啊,山东士族都想弄死叶尘了,叶尘还有什么不敢的。

从政治角度来说,叶尘是自愿成为他的刀,极其锋利,哪个皇帝不喜欢这样的臣子呢。

“这种事,越快越好,退朝后,中书省拟制传各道,每道建十座公学。”

“剑南道、山南道、河南道、江南道、淮南道先建,这五道迁徙的受灾百姓最多,正好给受灾百姓找点事干。”

李世民直接定下,说干就干。

先让这五道建,把天下学子引过去,别再老往山东那边跑。

关内、河东、河北三道受灾严重,京城所在的关内道也没搞特权,山东士族也挑不出理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381/2302305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