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李承乾反将一军!
崔仁师那张惨白如纸的脸上,嘴唇哆嗦着。
他或许想攀咬,想呼喊,想向龙椅上的那位天子哭诉太子如何无法无天。
可他一个字都没能说出口。
“来人!”
李承乾的声音并不响亮。
殿外,沉重而整齐的脚步声响起。
“哐当!”
殿门被推开,一名身披玄甲、面容冷峻的将领大步而入,他腰悬横刀,目不斜视,径直走到大殿中央,单膝跪地,盔甲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臣,御林军左统领李君羡,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看到来人,李世民的瞳孔骤然收缩。
御林军!
那是他最后的亲卫,是他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
李君羡,是他亲自从百骑之中提拔的统领,是他最信任的爪牙之一!
他为何会听从承乾的召唤?
他甚至……
没有听到自己下达任何旨意!
一股比刚才十二位将领逼宫时更加刺骨的寒意,从尾椎骨直冲头顶。
如果说刚才那是对兵权的失控,那现在,就是对他自身性命的失控!
承乾的手,已经伸到了他的枕边!
李承乾看都未看龙椅上脸色煞白如鬼的父亲,他只是低头,用一种近乎怜悯的眼神,俯视着地上的李君羡。
“李统领,不必多礼。”
他的语气平淡得像是在吩咐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孤让你查的事情,可有结果了?”
李君羡依旧跪着,头颅低垂,声音洪亮如钟:“回禀太子殿下,幸不辱命,已经查清!”
李承乾嘴角扯出一个森然的弧度,目光转向早已魂不附体的崔仁师。
“那就,说给满朝文武,说给……父皇听听。”
“让大家都听听,我们这位公正廉明,为国举才的崔侍中,在本次科举之中,都做了些什么‘好事’。”
李君羡从怀中取出一本厚厚的卷宗,双手呈上。
自有太监颤抖着接过,送到李承乾面前。
李承乾却连碰都未碰一下。
“不必了,你直接念。”
“是!”
李君羡直起身,打开卷宗,那双鹰隼般的眼睛扫过殿上噤若寒蝉的百官,然后,他开始念了。
“贞观四年春闱,侍中崔仁师,以主考官之便,徇私舞弊,收受贿赂,共计白银一十三万七千两,黄金三千两,另有田契、地契、古玩字画,不计其数!”
轰!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太极殿,瞬间炸开了锅!
所有人都被这个数字砸蒙了。
这哪里是舞弊,这简直是把科举当成了自家的钱庄!
李君羡的声音没有丝毫停顿,冰冷地继续往下念。
“其中,兵部侍郎张林之子张远,考前三日,于醉仙楼雅间,送上白银五千两,得乙卷考题。”
殿中,一个身穿绯色官袍的官员,两眼一翻,直挺挺地向后倒去,发出一声闷响。
“中书舍人王普,以长安城东一处三进宅院,为其外甥刘基换取甲等名次。”
又一个官员面如金纸,浑身筛糠般抖动起来。
“清河崔氏子弟崔明,考前当夜,于崔府书房,直接从崔仁师手中获得全套考题及范文……”
……
李君羡每念出一个名字,殿上便有一片骚动,便有官员软倒在地。
他念的不是罪证,是催命符!
那些被点到名字的官员,面无人色,如丧考妣。
而那些没被点到名字的,也同样汗流浃背,因为他们不知道,下一刻,这催命符会不会就落到自己头上!
这是一种无形的酷刑。
谁敢保证自己屁股底下就干净?
谁没有些见不得光的勾当?
太子殿下能查出科举舞弊,那别的事呢?
他究竟还知道多少?
恐慌,像瘟疫一样,在文官队列中疯狂蔓延。
而龙椅之上,李世民的脸色已经从煞白转为铁青,又从铁青转为一种混杂着震惊、愤怒与恐惧的酱紫色。
他死死地攥着龙椅的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根根发白。
他震惊的不是崔仁师贪腐,而是这些证据!
太详细了!
时间,地点,人物,金额,甚至连交易的细节都一清二楚!
这种情报的精准程度,让他这个掌控着整个大唐谍报系统的皇帝,都感到毛骨悚然!
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殿角阴影处那个不起眼的身影。
不良帅,袁天罡。
此刻,这位掌管着大唐最神秘机构,向来波澜不惊的国师,脸上也第一次出现了裂痕。
袁天罡的内心,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这些情报,别说是他不良人,就算是把百骑司的卷宗翻个底朝天,也绝不可能凑出如此详尽的罪证!
不良人是皇帝的眼睛和耳朵,监察天下。
可如今,似乎有一双更大,更无处不在的眼睛,在他们所有人都不知道的地方,静静地注视着一切。
这股势力,究竟是什么?
它从何而来?
它又,效忠于谁?
袁天罡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那个身姿挺拔的太子。
他忽然觉得,自己从未看懂过这位储君。
而作为风暴中心的崔仁师,已经彻底崩溃了。
他瘫在地上,像一滩烂泥。
李君羡念出的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他的神魂上。
他完了。
他知道自己彻底完了。
这些事情,他做得天衣无缝,经手之人,非死即哑,全是他的心腹!
外人怎么可能知晓?
他抬起头,用一种看鬼般的眼神,死死盯着李承乾。
那张年轻而平静的脸上,此刻在他眼中,比来自九幽的还要可怕。
“血口喷人……你是血口喷人……”
终于,李君羡念完了长长的名单,合上卷宗,再次单膝跪地。
“启禀殿下,所有罪证,人证物证俱在,关押于御林军大营,随时可以提审!”
整个太极殿,死一般的寂静。
只剩下几个官员粗重的喘息,和那个昏倒的兵部侍郎发出的轻微鼾声。
李承乾这才缓缓地,将目光从崔仁师身上移开,抬起头,望向龙椅上的父亲。
他的眼神,依旧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父皇,”
他开口,声音传遍大殿,“儿臣以为,国之大典,在于祭祀与戎。而国之根基,在于人才选拔。”
“科举,乃是为天下寒门开辟的登天之路,是父皇您革新吏治,打破世家垄断的千秋伟业。”
“如今,有人将这登天路,变成了他崔家的钱袋子,变成了世家子弟的私家后门。”
“此罪,父皇以为,当如何处置?”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353/2342117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