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赐死长孙无忌
李承乾让李世民看好了。
他如何施展政令!
此时玄武门外,大唐高僧玄奘,一直在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一众和尚全部被斩首。
高徒辩机在受凌迟之刑。
凌迟之刑需要割上三千刀,世间最残酷的刑法,莫过于此!
李世民默默的看向李承乾。
此时,李承乾已经开始发号施令。
李世民知道大势已去,无论是虚空之上的三千蜀山剑仙。
还是曾经效忠他的大唐不良人反戈。
他都知道他已经走到了尽头!
第一道政令,指向佛门。
“传孤之令!查抄天下所有佛寺!僧侣凡有犯戒者,一律驱逐还俗!凡有过往罪行者,严惩不贷!”
“所有佛寺田产、商铺,尽数收归国有!所得钱粮,一半充入国库,一半……用于抚恤在历次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家属,以及救济天下孤苦!”
“自今日起,大唐境内,僧人亦是国民,需守大唐律法,需纳国家税赋!佛门,再无法外之地!”
这道政令一出,天下哗然。
那些曾经富可敌国,作威作福的佛寺,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无数被他们强占的良田,回到了百姓的手中。
无数被他们搜刮的金银,变成了国库里实实在在的钱粮。
而那些曾经高高在上,受万民供养的僧侣,则被打落凡尘,要么还俗为民,要么……就在大牢里忏悔自己的罪孽。
百姓们,欢呼雷动!
尤其是那些曾经被佛寺欺压过的百姓,更是对太子殿下感恩戴德,甚至有人在家中,为太子立起了长生牌位。
第二道政令,指向门阀。
“传孤之令!废除门阀制!开科举,不问出身,不问门第,唯才是举!”
“所有查抄的世家门阀之田产,尽数分于天下无地之农户!凡大唐子民,皆可按人头,分得永业田!”
“凡世家门阀之藏书,尽数收归国有,于长安、洛阳两地,建立皇家书馆,天下士子,皆可入内阅览!”
这一道政令,更是石破天惊!
废除九品中正制,开科举!
这是在刨世家门阀的根!
他们之所以能垄断朝堂数百年,靠的就是对官位的世袭和对知识的垄断。
而现在,李承乾用最直接的方式,将这两样东西,彻底打碎,然后……分给了天下所有的寒门士子和普通百姓!
一时间,天下寒门,无不为之振奋!
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一个可以凭借自己的才华,真正出人头地的希望!
他们对这位铁血太子的拥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所有将士,按功绩,皆有封赏!牺牲将士,其家属由朝廷供养,其子女,可入国子监读书!”
“自今日起,提高军人地位!凡军属,可见官不跪!”
这道政令,更是让整个大唐的军队,彻底沸腾了!
自古以来,军人地位就不高,被文官看不起,被世人称作“丘八”。
可现在,太子殿下,竟然要为他们正名!
可见官不跪!这是何等的殊荣!
一时间,“太子殿下千岁”的呼喊声,不仅响彻在长安城,更响彻在北境的军营之中!
秦怀玉、程处默等人,在接到这道圣旨时,一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知道,他们赌对了!
太子殿下,才是真正懂他们,真正看重他们这些武人的明主!
短短数日,三道政令,如同三把快刀。
快刀斩乱麻!
李承乾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将佛门、世家这两个盘踞在大唐身上数百年的毒瘤,连根拔起。
同时,又将寒门士子、普通百姓、底层军人这三个最庞大,也最被忽视的群体,牢牢地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之上!
他正在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着整个大唐的秩序。
这个过程,充满了血腥和暴力。
长安城的大牢里,每天都有人被拖出去砍头。
曾经高高在上的世家子弟,如今成了阶下囚,他们的哀嚎,无人理会。
但长安城的街头,却出现了久违的安宁和希望。
分到土地的农民,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得到赏赐的军属,挺直了腰杆。
捧着书卷的寒门士子,眼中闪烁着光芒。
一个新的秩序,正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冉冉升起。
而这个新秩序的缔造者,李承乾,此刻正站在玄武门中,冷冷地看着跪在他面前的三个人。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
这三位,曾经是大唐朝堂之上,权势最盛的三根擎天玉柱。
而现在,他们不过是……阶下囚。
玄武门上,安静得能听到烛火燃烧时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李承乾端坐在那张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之上,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扶手,目光平静地看着跪在下方的三位老臣。
房玄龄和魏征,此刻已经彻底没了声息。
他们一个面如死灰,一个老泪纵横。
他们看到了太子雷厉风行的手段,也看到了新政颁布后,长安城内那些底层百姓和士子们的欢呼。
他们知道,大势已去。
无论他们心中对太子的酷烈手段有多么不认同,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太子正在做一件,对这个国家来说,或许是正确的事情。
他们的心,很复杂。
有悲哀,有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英雄迟暮,被时代抛弃的无力感。
而长孙无忌,与他们不同。
他跪在那里,身体虽然也在微微颤抖,但他的头,却始终低着,让人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他的心中,没有悲凉,没有无奈。
只有恐惧。
深入骨髓的,无边的恐惧。
因为他知道,房玄龄和魏征,或许还能留下一条性命。
因为他们对太子来说,是“公敌”,是旧有秩序的代表。太子拿下他们,是为了立威,是为了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决心。
而他,长孙无忌,不一样。
他是太子的亲娘舅,是皇后的亲哥哥。
他对太子来说,是“私仇”!
是背叛者!
所以,他也最该死!
“房相,魏大人。”
李承乾终于开口了,打破了殿内的死寂。
他的声音很平静。
“你们二人,辅佐父皇,开创贞观盛世,劳苦功高。这一点,孤,认。”
房玄龄和魏征闻言,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抬起头。
“但是,”李承乾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冷,“你们尸位素餐,蒙蔽圣听,对佛门之恶,世家之患,视而不见,此乃大罪!这一点,孤,也认!”
“功过,不能相抵。”
“所以,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李承乾看着二人,缓缓说道:“从今日起,免去你们二人一切官职,收回所有封赏。你们,就安心地,回乡养老去吧。”
“这,是孤对你们,最后的仁慈。”
房玄龄和魏征,怔怔地看着李承乾。
他们想过无数种结局,被赐死,被流放,被终身监禁……
却唯独没有想过,竟然是……放他们回家?
一时间,两位老臣百感交集,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悲哀。
他们对着李承乾,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臣……谢殿下不杀之恩。”
声音,苍老而沙哑。
“带他们下去吧。”李承乾挥了挥手,像是赶走两只苍蝇。
两名不良人上前,将已经站不稳的房玄龄和魏征,架了出去。
一个,是高坐于龙椅之上的,李承乾。
另一个,是跪在冰冷地砖之上的,长孙无忌。
气氛,在这一瞬间,变得无比压抑和诡异。
李承乾没有说话,他只是用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静静地看着自己的舅舅。
而长孙无忌,则将头埋得更低了。
他能感觉到,那道目光,像两把锋利的刀子,正在将他寸寸凌迟,将他内心深处所有阴暗的,卑劣的,自私的算计,都血淋淋地剖开,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每一秒,对长孙无忌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终于,他再也承受不住这种无声的折磨。
“殿下……”他开口了,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臣……有罪,罪该万死。只求殿下,看在……看在娘娘的份上,能饶过长孙家,其他人……”
“娘娘?”
李承乾打断了他的话,声音里带着一丝嘲弄。
“舅舅,你现在,还有脸跟孤提母后?”
长孙无忌的身体,猛地一震。
李承乾缓缓地从龙椅上站起,一步一步,走到长孙无忌的面前。
他的影子,将长孙无忌完全笼罩。
“孤一直想不明白。”
李承乾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柄重锤,狠狠砸在长孙无忌的心上。
“孤,是你的亲外甥。母后,是你的亲妹妹。我们,才是一家人。”
“可你,为什么要帮着外人,来对付我?”
“为什么,在父皇猜忌我,打压我的时候,你从来没有为我说过一句公道话?”
“为什么,在魏王李泰,晋王李治,上蹿下跳,觊觎东宫之位的时候,你选择了冷眼旁观,甚至……在暗中推波助澜?”
李承乾每问一句,长孙无忌的身体,就颤抖一分。
到最后,他已经抖得像筛糠一样。
“你身为国舅,身为百官之首,想的不是如何辅佐孤,巩固我李唐的江山。”
“你想的,是如何在这场储位之争中,左右逢源,待价而沽!”
“你想的,是谁能给你长孙家,带来最大的利益!”
“你想的,是让你长孙家,成为第二个,第三个,凌驾于皇权之上的千年门阀!”
“舅舅,”李承乾俯下身,看着长孙无忌那张已经毫无血色的脸,一字一句地说道:
“孤说的,对吗?”
长孙无忌的心理防线,在这一刻,彻底崩溃了。
他知道,自己所有的伪装,所有的算计,在这个外甥面前,都成了一个笑话。
他看透了一切!
“不……不是的……”长孙无忌还在做着最后的,徒劳的辩解,“殿下,你误会了……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为了避免……避免再发生一次玄武门之变啊!”
“为了大唐?”
李承乾凄然一笑,那笑容里,充满了无尽的悲凉和失望。
“舅舅,你骗得了别人,骗得了父皇,甚至骗得了母后。”
“但你,骗不了我。”
他站直身体,声音恢复了冰冷。
“你以为,你和那些世家暗中的勾结,孤不知道吗?”
“你以为,你借着佛门的手,敛了多少不义之财,孤不知道吗?”
“你以为,你暗中扶持李泰,打压孤,是想让他当皇帝吗?”
李承乾冷笑一声。
“不,你不是。你只是想让我们兄弟相争,斗得两败俱伤。然后,你再扶持一个最弱小,最听话的傀儡,比如……晋王李治,上台。”
“这样,你长孙无忌,就可以效仿霍光,做这大唐的……摄政王了!”
“孤说的,对吗?!”
最后一句,李承乾几乎是吼出来的。
而长孙无忌,在听到这番话的瞬间,整个人如遭雷击。
他猛地抬起头,那双素来深沉的眸子里,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无边的恐惧。
他……他怎么会知道?!
这些,都是他藏在内心最深处,连做梦都不敢说出来的秘密!
他怎么会知道得一清二楚?!
看着长孙无忌那惊骇欲绝的表情,李承乾知道,他猜对了。
他的心中,没有半分快意。
只有一片冰冷的,被至亲之人背叛后的,荒芜。
“舅舅,”他的声音,变得无比疲惫,“孤,给过你机会。”
“可你,没有珍惜。”
他转过身,不再看他。
“来人。”
两名不良人,无声地出现在殿中。
“赐……赵国公,自尽。”
李承乾顿了顿,补充了一句。
“留他一个全尸。就当是……孤,看在母后的面上,给他的,最后一点体面。”
说完,他迈开脚步,头也不回地,走出了这座冰冷的,充满了权欲和背叛的太极殿。
只留下长孙无忌,一个人,瘫跪在空旷的大殿中央,面如死灰,眼神空洞。
良久。
一声凄厉的,充满了悔恨和不甘的惨笑,从他喉咙里发出,回荡在太极殿的横梁之上,久久不散。
“呵呵……哈哈哈哈……好外甥……我的好外甥啊!”
当长孙无忌在玄武门内,用一杯毒酒,了结了自己那充满了权谋与算计的一生时。
这个消息,也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后宫深处,那座同样冰冷的立政殿。
长孙皇后已经醒了。
她没有哭,也没有闹。
她只是静静地,端坐在凤座之上,那张曾经风华绝代的脸上,此刻只剩下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和哀伤。
她听着宫女用颤抖的声音,汇报着外面发生的一切。
太子监国。
查抄佛寺。
废除九品中正,开科举。
清洗门阀世家。
还有……赐死她的亲哥哥,长孙无忌。
她每听一件,脸色就白一分。
到最后,她那张脸上,已经看不到一丝血色,宛如一尊精美的,却没有生命的玉雕。
她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她的丈夫,那个她爱了一生,也敬了一生的男人,已经成了一个被架空的傀儡,一个活着的耻辱。
她的哥哥,那个她一直以为是家族依靠的顶梁柱,已经成了一杯黄土,一个罪有应得的权臣。
而她的儿子,那个她曾经寄予了所有希望的长子,则变成了一个她完全不认识的,冷酷无情的魔鬼。
这个家,散了。
彻彻底底地,散了。
就在她心如死灰,万念俱灰之时。
殿外,传来了一阵沉稳的脚步声。
宫女和太监们,如同见了鬼一般,纷纷跪伏在地,将头埋得低低的,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长孙皇后缓缓地抬起头。
她看到了。
她的儿子,李承乾,正一步一步地,朝着她走来。
他依旧穿着那身玄色的劲装,身上还带着淡淡的血腥气。
他的脸上,依旧是那副冰冷的,不带任何感情的表情。
他走到她的面前,停下。
“母后。”
他微微躬身,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
长孙皇后静静地看着他。
她看着这个自己一手带大,如今却变得如此陌生的儿子。
她的心中,已经没有了愤怒,没有了悲伤。
只剩下一种无边无际的,空洞的疲惫。
“承乾。”
她开口了,声音轻得像一阵风,随时都会散去。
“你都……做完了?”
“是。”李承乾平静地回答。
“我哥哥……是你杀的?”
“是他自己,选择了死路。”李承乾的回答,依旧是那样的冷酷,那样的不带一丝温度。
长孙皇后闻言,凄然一笑。
是啊。
是他们,一步一步,把这个曾经温良恭俭让的儿子,逼成了今天的魔鬼。
是她的丈夫,用无情的猜忌和打压,磨灭了他心中最后一丝父子之情。
是她的哥哥,用自私的权谋和算计,斩断了他心中最后一丝亲情的羁绊。
而她自己呢?
她这个做母亲的,又做了什么?
她只是在无力地劝说,在徒劳地哀求,在虚伪的亲情和残酷的现实之间,摇摆不定。
她从来没有真正地,站在这孩子的一边,为他遮挡过一丝一毫的风雨。
她,也有罪。
想到这里,长孙皇后的眼中,流下了两行清泪。
那泪水,冰冷而苦涩。
她看着眼前的李承乾,看着他那张英俊却冷酷的脸,看着他那双再也看不到一丝光亮的眼睛。
她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地揪着,痛得她几乎无法呼吸。
她缓缓地,向他伸出了手。
那只手,曾经无数次地,抚摸过他的脸颊,为他擦去嘴角的奶渍,为他整理凌乱的衣领。
而现在,这只手,却在微微地颤抖。
李承乾沉默了片刻。
最终,他还是微微俯下身,让母亲那只冰冷的手,抚上了自己的脸颊。
那触感,粗糙,而又冰凉。
像一块即将碎裂的玉。
“承乾……”
长孙皇后的声音,轻得像梦呓。
“你……后悔吗?”
李承乾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
后悔吗?
他看着母亲那双充满了哀伤和疲惫的眼睛。
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生病发烧,是母亲抱着他,彻夜不眠。
他想起了,自己刚被立为太子时,是母亲拉着他的手,一遍遍地教导他,要仁爱,要宽厚。
他想起了,在益州那段最黑暗,最绝望的日子里,是母亲偷偷派人送来的书信和衣物,给了他唯一的一丝温暖。
那些温暖,是真的。
那些爱,也是真的。
可是,那又如何?
在这吃人的皇宫里,在这冷酷的权力斗争中,温暖和爱,是最没用的东西。
它们只会成为你的软肋,成为敌人攻击你的武器。
只有变得比所有人都更冷酷,更无情,才能活下去。
才能……赢。
李承乾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将心中那最后一丝,也是最致命的软弱,彻底压了下去。
再睁开时,他的眼中,只剩下如铁的坚定。
“不悔。”
他轻轻地,吐出了两个字。
听到这两个字,长孙皇后那只抚在他脸上的手,无力地,滑落了下去。
她眼中的最后一丝光亮,也彻底熄灭了。
她看着眼前的儿子,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
她知道,她,已经彻底地,失去了这个儿子。
她缓缓地,收回了目光,看向了殿外那片阴沉的天空。
“陛下……臣妾……累了……”
她喃喃自语,声音越来越轻,越来越轻。
凤冠上华丽的流苏,轻轻地,敲打在她那张再也不会有任何表情的脸上。
李承乾静静地站在原地。
他看着母亲心被狠狠地刺穿了。
疼。
疼得他几乎无法呼吸。
他以为,自己早已舍弃了一切,早已变得心如铁石。
可直到这一刻,他才发现。
原来,他还是会疼。
原来,在这座冰冷的宫殿里,他,终究还是失去了,那唯一的一点,属于人的温度。
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一滴滚烫的泪,从他那冷酷的眼角,悄然滑落。
很快,便消散在了这冰冷的,充满了死亡气息的空气里。
再睁开眼时,他的眼中,只剩下无边的,孤寂的,属于帝王的,永夜。
玄武门外还有属于李世民的最后一支军队。
苏定方率领的大唐长安守军。
玄武门上,李承乾看着这支雄壮的长安守卫军,他不想与这些大唐守卫军厮杀,他想劝降。
如今长安城大局已定,长安城外,秦怀玉等人已经率领百万大军,兵临城下。
苏定方率领的长安守卫军,已经没有理由继续反抗下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353/2324678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