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轰动京城
朝会结束,文武百官迅速退出金銮殿。
殿外的阳光有些刺眼,众人脸上却不见轻松 。
秦王起兵造反。
接下来的日子,谁都闲不下来了。
兵部尚书一离开大殿,便急匆匆往部衙赶去。
调集四十万大军可不是小事,兵员清点、军械调配、粮草征集。
每一项都得亲力亲为,半点马虎不得。
半月之期紧迫,稍有延误便是掉脑袋的罪过。
户部官员则聚在一起,眉头紧锁地商议着。
大军出征,粮草是重中之重。
幽州路途遥远,粮草转运耗费巨大,得立刻盘点各地粮仓,协调运输队伍,还得提防途中损耗,光是想想就让人头疼。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后宫。
各宫的妃子们听闻秦王苏云造反的消息,皆是一脸不可思议。
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秦王?就是那个被废的太子?他怎么敢造反啊?”
“可不是嘛,那孩子以前看着温温吞吞的,怎么突然有这么大的胆子……”
“造反可是死罪,他这是疯了不成?”
陈贵妃的宫中,她正对着铜镜描眉,听到宫女小桃禀报时,手中的眉笔猛地一顿。
她转过身,惊讶道:“你说什么?苏云造反了?”
得到小桃肯定的答复后,陈贵妃愣了半晌,随即嗤笑一声
“反了天了!一个被废的太子,也敢动这心思?真是自找死路!”
她走到窗边,望着宫墙外的天空,眼中闪过一丝快意。
造反?
这可是比刺杀严重百倍的罪名,神仙也难救。
这下好了,不用她再费心,苏云自己就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想到这里,她又想起不久前的事,脸色沉了沉。
之前她暗中托烟雨楼刺杀苏云,结果那群废物收了她一万两黄金,却连个废太子都没除掉,真是气死她了。
那可是她攒了多年的小金库,就这么打了水漂,想想都肉痛。
她对着一旁的小桃抱怨:“你说气不气人?烟雨楼那群饭桶,拿了本宫一万两黄金,连个苏云都没解决掉。现在倒好,他自己造反作死,本宫那笔钱岂不是白白打了水漂?”
小桃连忙上前给她顺气:“娘娘息怒,您消消气。虽说那笔钱花得冤枉,但秦王如今犯了谋逆大罪,可是板上钉钉的死罪,比被刺杀体面不到哪儿去,结局都是一样的呀。”
她顿了顿,又笑道:“再说了,娘娘您看,现在不用您动手,秦王就把自己架到了火上烤,陛下震怒,派了四十万大军平叛,还有平武侯那样的猛将坐镇,他这次是插翅也难飞了,必死无疑。”
陈贵妃哼了一声:“话是这么说,可一想到那一万两黄金,本宫这心里就堵得慌。那可是能买好几座庄子的钱!”
“娘娘,陈家富可敌国,还在乎这点小钱?”
小桃凑趣道,“再说了,秦王一死,最大的心病没了,以后二殿下争储,娘娘您的机会才更多呢。比起这个,那一万两黄金算什么呀?”
陈贵妃听了,脸色稍缓,斜睨了小桃一眼:“就你会说话。行了,这事不提了。反正苏云死定了,也省得本宫再费心思。”
小桃连忙点头:“是呢娘娘,他呀,就是活该。”
.........
秦王造反的消息,在朝会结束后不到一个时辰,就传遍了整座京城的大街小巷。
众人议论纷纷。
“真的假的?秦王怎么敢造反?”
“还有假?金銮殿都传疯了,说是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幽州都被他占了!”
“造孽啊!这又要打仗了,苦的还不是咱们老百姓?”
文人们聚在酒楼里,个个义愤填膺。
“苏云身为皇子,不思尽孝报国,反而起兵谋逆,实乃不忠不孝、大逆不道之徒!
此等乱臣贼子,当遭万世唾骂!”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连最基本的纲常都抛了,简直是皇室之耻!”
而市井百姓的议论,则多了几分复杂。
“要说也是,好好的太子被废了,换谁心里能舒坦?”
“虽说造反不对,但他这心里的憋屈,怕是常人难懂。”
“可再憋屈也不能反啊!一打仗,粮草赋税就得涨,咱们的日子更难了。”
“唉,刚过了几年安稳日子,怎么就又要打仗了呢?”
“秦王造什么反啊,安安稳稳当个王爷不好吗?这下好了,兵戈一动,咱们的日子又要难了。”
“可不是嘛!一打仗就得上税,粮食、银子、壮丁,哪一样不要从咱们身上出?去年刚攒下点过冬的粮,怕是又要被征走了。”
“咱们就想踏踏实实过日子,谁当皇帝、谁做王爷,跟咱们有啥关系?
只要能让咱吃饱穿暖,安安分分挣钱养家,比啥都强。
这一打仗,路也不好走了,生意也没法做了,真是造孽哟!”
“我家男人前几年刚从战场上回来,腿还不利索呢。这要是再征兵,万一被拉去了……”
“小声点,别乱说。”
“这可是朝廷的事,轮不到咱们曲曲,只是希望这仗能快点打完。”
对寻常百姓来说,忠君爱国太远。
他们只想守着自己的小家,有口饭吃,有个安稳觉睡。
一时间,整座京城都被这桩惊天大事搅得沸沸扬扬。
有人痛骂秦王不忠,有人担忧天下大乱,也有人悄悄唏嘘。
那个曾经的太子,终究是用最极端的方式,重新闯入了世人的视线。
.......
大青山深处,罗网总部。
断水接过密探递来的蜡丸,捏碎外壳取出纸条,快速浏览一遍后,眼神骤然一凝。
“朝廷已下令征召四十万大军,半月后北上平叛,主帅为平武侯孙明,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七皇子随军出征。”
断水吩咐道。
“立刻备鸽,将消息原原本本传去幽州,告知主公。”
“是!”手下应声而去。
如今的罗网,经过这两个多月的布局,已经将京城渗透成了筛子。
京城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处衙门,几乎都有他们的眼线,就连皇城司和禁卫军里,也安插了不少罗网的人。
可以说,如今的京城,对罗网而言几乎没有秘密。
无论是朝堂上的风吹草动,还是后宫里的闲言碎语。
哪怕是哪家官员夜里喝了几杯酒,罗网只要想,都能第一时间知晓。
就像这次大军出征的消息。
前脚刚在金銮殿定下来,后脚就传到了罗网总部。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351/2342131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