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召唤冠军侯霍去病
幽城因为这道开荒令,彻底陷入了全民热议的浪潮中。
街头巷尾,茶坊酒肆。
无论男女老少,嘴里念叨的都是“开荒”“参军”“分田地”这几件事。
“秦王真是咱们的活菩萨啊!”
“这辈子没见过哪个官肯把土地分给咱们老百姓,也就秦王心里装着咱们!”
“可不是嘛!我家那小子今早天不亮就去报名参军了,说非要挣回那两亩地,让我和他娘后半辈子享享清福!”
“秦王这招太高明了!有了地,老百姓才有奔头,这幽州啊,怕是要变样了!”
人们嘴里的“秦王”二字,再没有了往日的疏离,反而多了几分亲近与敬重。
有人甚至自发在门前摆上香炉,念叨着“秦王保佑”。
要知道,在整个大庆,从未有过哪个王侯将相,敢把土地这样的根基之物拿出来分给百姓。
苏云这一举动,堪称石破天惊,却也实实在在戳中了百姓最迫切的需求。
短短一天时间,秦王苏云就在幽城彻底赢得了人心。
那些原本对“造反”二字心存疑虑的百姓,此刻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
跟着这样的秦王,有田种,有饭吃,值了!
幽城的茶楼酒肆里,一些有识之士聚在一起,神色各异。
“秦王这一手,高啊!”
“土地乃是百姓的命根,他肯把土地拿出来分,就是把人心牢牢攥在了手里。不出半年,幽州的百姓定会对他死心塌地。”
“可不是?有了民心,还愁招不到兵?你看街头那些摩拳擦掌的年轻人,一个个恨不得立刻披甲上阵。
这哪里是征兵,分明是百姓主动要跟着秦王干!照这势头,秦军用不了多久就会壮大起来。”
“大庆虽大,却早已是外强中干。
南边反贼四起,西域各国蠢蠢欲动,朝堂上皇子争储不休,正是内忧外患之际。”
“说不定……这天下的风向,真要变了。”
“秦王有李岩的镇北军为根基,如今又得了幽州民心。
以大庆现在的局面,他未必没有机会登上那个至尊之位。”
众人沉默片刻,都觉得这话虽大胆,却并非没有道理。
大庆疆域辽阔,人口过十亿,只要秦王能持续拿出惠及百姓的政策,何愁拉不起一支百万大军?
而朝廷早已没了往日的凝聚力,怕是很难抵挡住这股从北疆崛起的新势力。
看着街上百姓对秦王的拥护,这些有志之士心中渐渐有了定论 。
或许,该为自己,也为家族,早做打算了。
.........
时间又过了一天。
开荒令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整个幽州大地。
老百姓们都沸腾了。
那些世代为佃农的人家,更是举家欢庆。
秦王的政令,给了他们挣脱贫困的希望。
另一边,秦王府外,赵高快步从街角走来。
他刚从罗网据点收到京城传来的飞鸽传书,便马不停蹄地赶来汇报。
如今赵高已不在王府常住,而是坐镇罗网在幽城的据点,统筹各地情报,了。
只有重要消息才会亲自来见苏云。
王府门前,他遇上了正站在台阶上的曹化淳。
曹化淳穿着一身干净的灰袍,眉眼温和,见赵高来了,微微颔首:“赵首领。”
赵高拱手回礼,开门见山问道:“主公在府中吗?有要事禀报。”
曹化淳侧身示意:“在的,主公这会儿正在书房看书呢,吩咐了不让人打扰。不过您来了,我这就去通报一声?”
“不必麻烦,我自己过去便是。”
赵高摆了摆手,抬脚往府内走去。
他知道苏云的习惯,重要情报向来直接当面说,不必拘泥于礼节。
很快,赵高就来到书房。
“主公,京城那边有新消息。”
“朝廷已从中州及周边调集四十万大军,主帅是平武侯孙明,半月后出征。”
“还有,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七皇子,也会随军出征。”
“哦?他们四个也来了?”
苏云闻言,忽然笑了。
他想起往日在东宫时,这几位弟弟就经常凑在一起说些风凉话。
如今竟想借着平叛的机会来捞功劳,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想来是觉得跟着四十万大军,定能稳操胜券,想趁机在庆帝面前表现一番吧。”赵高低声道。
苏云冷笑,“表现?战场可不是皇宫里的戏台子。他们以为这是去郊游吗?”
“这样也好,既然主动送上门来,那本王就却之不恭了。”
苏云对赵高吩咐道:“京城那边的动静,让罗网盯紧些,无论大小消息,都要第一时间传回来。尤其是孙明的行军路线,不能有半点疏漏。”
“是,属下明白。”
赵高躬身领命,转身轻手轻脚地退出了书房。
苏云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望着外面渐渐沉下去的夕阳。
晚风带着一丝凉意拂过脸颊。
“四十万大军,平武侯孙明……”
“哼,好大的阵仗。”
“既然来了,就别想着回去了。”
“这北方大地,便是你们的葬身之处。”
忽然,脑海中响起系统提示音。
“叮!本月召唤权限已刷新,是否进行召唤?”
苏云脸上大喜。
每月一次的“开盲盒”时间又到了!
自从有了这个系统,每次召唤都能给她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不知道这次会是哪位搅动风云的人物?
“系统,召唤!”
“叮!正在随机抽取历史人物……抽取成功!
恭喜宿主获得冠军侯——霍去病!”
“霍去病?!”
苏云猛地攥紧了拳头,两眼放光。
霍去病可是汉武帝时期名将卫青的外甥,却并非依靠外戚身份坐享其成。
他十七岁便随卫青出征匈奴,率八百轻骑奔袭数百里,直捣匈奴腹地,斩获敌首两千余级,包括匈奴单于的祖父与叔父。
一战封神,被封为“冠军侯”,意为“功冠全军”。
此后数年,他多次领军深入漠北,屡建奇功
十九岁时两征河西,大破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四万余人,俘虏匈奴王侯将相百余人,直取祁连山。
将河西走廊纳入汉朝版图,为丝绸之路的开辟扫清了障碍。
二十二岁时,他与卫青各率五万骑兵,发动“漠北之战”,孤军深入两千余里。
大败匈奴左贤王部,歼敌七万余人,一路追杀至狼居胥山,在此举行祭天封礼。
“封狼居胥”成为后世武将的最高荣耀。
他用兵灵活,不拘古法,擅长奔袭、闪击。
以“轻骑突袭”战术闻名,被匈奴称为“不灭的战神”。
然而,这位少年战神的一生,如流星般璀璨却短暂 。
二十四岁时,他猝然病逝,正值巅峰之年。
关于死因,史载“病卒”,却无详细记载,引得后世无数猜测。
是常年征战积劳成疾?是漠北严寒留下的病根?还是有其他隐情?
有人吐槽他“过于耀眼”,十七岁封侯,二十岁成帝国支柱,让多少老将望尘莫及。
也有人说他“幸运”,有卫青铺路、汉武帝宠信,但谁能否认,那份深入敌境的胆识、以少胜多的魄力,是旁人学不来的天赋?
最让人意难平的,莫过于他那句。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若天假以年,以他的军事才能,或许匈奴之患早已彻底根除,西汉的边疆历史或将改写。
可偏偏,上帝给了他惊世才华,却只给了他二十四年的时间。
这颗西汉天空最亮的将星,来得炽烈,去得仓促。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351/2342131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