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辽南原
时间一晃,来到一周后。
辽南原,地处辽州南部,是一片开阔坦荡的平原。
地势略有起伏,西侧有一条名为“饮马河”的河流蜿蜒而过,为这片土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东侧则散落着几处低矮的丘陵,平原上长满了半人高的野草,风吹过处,草浪翻滚,视野极为开阔。
正是适合大军列阵厮杀的地方。
此时,平原中央的空旷地带,一座庞大的秦军大营已然拔地而起。
营寨以木栅为墙,四角立着高耸的望楼,旗帜在营寨上空猎猎作响。
两天前,霍去病与赵云便已率领八万大军抵达此处安营扎寨,日夜操练,严阵以待,准备迎击南下的朝廷四十万大军。
另有两万兵马,则分别驻守在青州、辽州的重要城池,防备后方出现乱子。
苏云也亲赴前线。
他不仅带来了两千骑兵(新签到的两千秦锐士和汗血宝马),更调拨了大量粮草、箭矢、药品等物资,堆满了后方的辎重营。
中军大帐内。
苏云看向赵云与霍去病。
“朝廷四十万大军后天便到,八万对四十万,你们觉得该如何打?”
霍去病年轻气盛,率先开口:“主公放心,别看敌军势大,实则多是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我军虽只有八万,但精锐尽出,优势在我!”
赵云接过话头,沉声道:“霍将军说得是。我军骑兵虽只七千,却个个是百战余生的锐士——两千重骑兵可充作凿阵尖刀,五千轻骑兵虽披轻甲,却配了诸葛连弩,既能快速穿插,又能远程压制,这是敌军比不了的。”
苏云点头,示意他们继续分析。
“重步兵一万人,其中五千是秦锐士,”霍去病开口道,“这支部队可镇守中军,顶住敌军主力冲击。另外五千从镇北军选拔的精锐,能配合骑兵护住侧翼。这一万人披重甲、持长戟,是我军的铁壁。”
赵云补充道:“披铁甲的士兵总计近两万,防护远超敌军的皮甲、布甲,正面交锋时占便宜。
远程弓箭手一万人,配的都是诸葛连弩,射程比敌军的制式弓远出三成,可在战前先挫其锐气。”
霍去病自信道。
“冷兵器时代,武器装备与士兵素质才是根本。
我军这八万人,甲胄、弓弩、兵刃皆是顶尖配置,足以以一当十。”
苏云看着两人胸有成竹的模样,嘴角露出笑意。
“好。那就按你们的想法,骑兵由霍去病统领,负责机动突袭;重步兵交由赵云,稳住中军阵脚。本王在中军坐镇。”
..........
“报!启禀侯爷!
前方探子来报,秦军在辽南原囤积重兵,看样子是想与我军展开野战!”
一名传令将领快马奔至中军,翻身下马跪地禀报。
孙明闻言先是一怔,随即抚须笑了起来
“哦?他们竟敢跟我打野战?这倒是省了攻城的功夫。”
他原本还在盘算着秦军若龟缩城池,攻城需耗费多少时日,没想到对方竟主动选择野战——这简直是自寻死路。
“秦军有多少人马?”
“回侯爷,探子侦查到的兵力,不到十万人的规模。”
“不到十万?”周围的将领们顿时炸开了锅,纷纷露出嗤笑。
“哈哈哈,这秦王是疯了不成?”一名偏将忍不住吐槽,“区区十万人,也敢跟咱们四十万大军列阵对拼?”
“依我看,怕是被前些日子的胜利冲昏了头,真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另一位将领撇嘴道,“真不知道是谁给的勇气,难不成是那李岩给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他脑袋进水了?”
孙明抬手止住众人的议论。
“也好,既然他们想打,咱们便成全他们。传令下去,大军加速前进,明日务必抵达辽南原,抵达后迅速安营扎寨,布阵备战。”
“让那些反贼好好看看,什么叫朝廷天威,什么叫雄师!”
他冷哼一声,马鞭指向北方,“明日这辽南原,便是他们的葬身之地!”
后面的皇子们听到消息,一脸讥笑。
“不到十万人?还敢跟咱们打野战?”三皇子苏卫夸张地笑出声,“老大是把打仗当成过家家了吧?真以为他那点人马能翻天不成?”
四皇子苏光跟着嗤笑:“我看老大是慌不择路了!知道守城守不住,索性破罐子破摔,想在野地里碰碰运气?可惜啊,他碰错了对手!”
“老大就是老大,总能给咱们找乐子。”五皇子苏胜眼中闪着兴奋的光,“不过这倒是省了咱们不少事,正好让我亲自带兵冲阵,立个首功!”
七皇子苏进嚷嚷:“十万人而已,前军就能把他们碾碎!”
四人你一言我一语。
在他们看来,秦军此举无异于自杀,这场仗简直是送上门的军功。
“依我看,根本不用侯爷亲自出手,咱们兄弟几个带兵过去,就能把秦军一锅端了!”苏卫拍着胸脯,满脸不屑。
接下来,他们围着孙明,一个个请战。
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大胜还朝、受封嘉奖的场面。
........
翌日。
天刚蒙蒙亮
庆军前军先锋部队便已抵达秦军大营十里外的位置。
士兵们动作麻利地砍伐周边树木,竖起木栅栏,挖掘壕沟。
一座座营帐如同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短短几个时辰内,便在平原上铺开了一片连绵的营寨,旗帜飘扬。
日上三竿时。
后续的中军与后军陆续抵达,将先锋营的规模不断扩大。
四十万大军如同一条巨龙,在辽南原上盘踞开来。
营寨与营寨之间以甬道相连。
巡逻的士兵往来穿梭,戒备森严。
孙明刚安顿好中军,便带着几名熟悉地形的将领和亲兵,骑马勘察周围环境。
他勒马站在一处高坡上,远眺秦军大营的方向,又看向西侧的饮马河与东侧的丘陵,眉头不时轻蹙。
在古代,大战之前的准备往往要耗费数日乃至十数日——勘察地形、部署兵力、搭建防御、协调粮草运输、探查敌军虚实。
每一个环节都需精心谋划,一步错便可能满盘皆输。
对于主帅而言,熟悉当地地形更是重中之重。
哪里适合骑兵冲锋,哪里可以部署弓箭手,哪里能作为预备队的藏兵之处,哪里需要防备敌军偷袭……这些都得烂熟于心。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351/2342129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