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穿越废太子:开局召唤罗网 > 第112章朝堂恐慌

第112章朝堂恐慌


白芷柔离开后。

陈天雄对着空荡的书房沉默片刻,随即扬声道:“来人。”

一名身着灰袍的老者悄然出现在门口,躬身等候吩咐。

此人是他最信任的心腹,跟随陈家三代,知晓无数隐秘。

“你立刻备一份密信,送往京城,交给小妹。”

“让她抓紧时间布局,不惜一切代价拉拢朝中大臣,尤其是那些对太子之位心存觊觎的宗室与外戚。

陈家在江南的财力、人脉,任凭她调用,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让二皇子稳稳当当坐上太子之位。”

“陈家为这一天布局了多年,绝不能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

老者沉声应道:“属下明白,这就去办。”

说罢,转身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书房内,陈天雄缓步走到窗边。

夜空中,一轮残月被乌云遮去大半。

他望着天边那抹残月,心中的野心如野草般疯长。

江南第一世家的名头,早已装不下他的欲望。

这些年,陈家虽富可敌国,权势熏天,却终究是臣子,头上始终压着一个皇权。

“苏家坐了这天下数百年,也该轮到旁人坐坐了。”

谁也不知道,这位看似满足于江南霸权的陈家主,野心早已蔓延至整个天下。

.........

中州,京城。

清晨的太阳缓缓升起。

城外的官道上,一名驿卒骑着快马,马蹄翻飞,溅起一路尘土。

他背上斜挎着一个漆成红色的竹筒,里面插着的信件用火漆封缄,竹筒旁还插着一面黄色小旗,旗上“加急”二字在风中猎猎作响——这是八百里加急的信物,意味着军情十万火急。

沿途的行人和商贩远远望见那面黄旗,便知事关重大,纷纷不迭地往路边避让。

到了城门口,值守的士兵见状,无需多言,立刻挥动长戟疏散人群,在拥堵的城门口辟出一条通道。

八百里加急,延误者斩,谁也不敢怠慢。

驿卒催马疾驰,穿过城门,一路向着皇城方向狂奔。

不多时,宫门前那对威武的石狮子已近在眼前。

他猛地勒住缰绳,骏马停下。

“八百里加急!紧急军情!”

驿卒翻身下马,顾不上喘息,双手捧着红色竹筒,朝着宫门大喊。

宫门处的禁军不敢耽搁,迅速打开侧门。

驿卒抱着竹筒,大步冲了进去,沿着宫道一路狂奔,直奔大殿方向。

此刻,大殿内正进行着早朝。

庆帝高坐龙椅之上,面容威严,文武百官按品级分列两侧  。

正依次上前奏报各地政务,整个大殿庄严肃穆。

忽然,殿外传来一声急促的通报:“启禀陛下!八百里加急!边关紧急军情!”

文武百官皆是一怔,纷纷侧目望向殿外——能让驿卒直闯大殿的八百里加急,必然是大事。

庆帝眉头微蹙,沉声道:“宣他进来。”

很快,那名驿卒气喘吁吁地大步走进大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将手中的红色竹筒高高举起。

“陛下!北疆急报!平武侯……平武侯战死!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话音落下,整个大殿瞬间死寂。

“呈上来!”庆帝怒吼道。

身旁的太监不敢迟疑,快步走下丹陛,从驿卒手中接过红色竹筒,小心翼翼地抽出里面的密信,又用银箸挑开火漆,确认无误后才捧着信纸,快步回到庆帝面前,双手奉上。

庆帝一把抓过信纸,目光扫过上面的字迹,脸色铁青,内心无比愤怒。

大殿内,文武百官议论纷纷。

“四十万大军……就这么没了?”

“大军中可有一半是禁军啊!”

“平武侯久经沙场,怎么会……”

“而且是被秦王所灭?镇北军何时有了这等战力?”

“秦王……苏云……”

四十万大军覆灭,主帅战死,这不仅仅是一场败仗,更是动摇国本的惊天噩耗。

“都给朕住口!”

庆帝猛地将信纸拍在龙案上,怒喝一声,“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议论声戛然而止,百官纷纷低下头。

庆帝胸口剧烈起伏,目光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百官。

“四十万大军……就这么没了……”

“事到如今,说再多也无用。你们说说,接下来该怎么办?”

四十万边军覆灭,这绝非寻常的军事失利。

对于大庆的天下局势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秦王手握重兵,盘踞北疆,已成气候。

更可怕的是,朝廷军力大损,威望一落千丈,各地反贼怕是会蠢蠢欲动。

“朕实在想不通,平武侯带的是四十万大军,兵甲精良,粮草充足,镇北军满打满算不过二十万,这场仗……他是怎么输的?”

是啊,怎么输的?

百官心中也满是疑问。

平武侯是沙场宿将,四十万对二十万,兵力悬殊,怎么看都是朝廷大军占尽优势。

就算不能大胜,也绝不该落得全军覆没、主帅战死的下场。

难道镇北军真的强悍到了以一敌十的地步?

大殿内再次陷入沉默,无人能答。

兵部尚书王天深吸一口气,从队列中走出,躬身向庆帝奏道。

“陛下,当务之急,是立刻下旨征召新兵,填补空缺。

同时,需从各州府驻军抽调精锐,火速驰援云州,务必守住云州防线,阻止秦军南下。

唯有如此,才能为朝廷训练新兵、囤积粮草争取时间。”

丞相刘百川也出列附和。

“王尚书所言极是。如今秦王在北方势大,朝廷折损四十万主力,北上北伐已无可能。当务之急,是收缩防线,积蓄力量,再图后计。”

“而且依老臣看,秦王短时间内未必会继续南下。北疆刚经大战,镇北军也需休整,更重要的是,北边的蛮族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必定会趁势举兵南下,与秦军争夺地盘。”

“到那时,秦军与蛮族必然打得两败俱伤,朝廷便可坐观其变,待双方元气大损,再遣大军北上,定能收渔翁之利,一举荡平北境祸患。”

庆帝听着两人的分析,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

这虽是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却也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案。

他看向其他大臣:“诸位以为如何?”

殿内大臣们低声议论片刻,纷纷点头赞同。

事到如今,也只能寄希望于蛮族能牵制秦军,为朝廷争取时间。

“好。”庆帝终是拍板,“就依王尚书与刘丞相之议。王爱卿,你即刻着手征召新兵、调兵布防之事;刘丞相,负责统筹粮草军械,务必保障前线供应。”

“臣等遵旨!”

两人齐声领命,躬身退下。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351/2342127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