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立储君
众人很快来到寝宫外。
武义正站在寝宫门口,见内阁大臣们到了,立刻上前一步,拱手行礼:“见过各位大人。”
内阁大臣们也纷纷回礼,眼神却不自觉地往寝宫内瞟,试图从门缝里看出些端倪。
“各位大人,陛下正在宫内等候,随老奴来吧。”李东说着,轻轻推开了寝宫的门。
刘百川等人鱼贯而入,刚踏入殿内,便看到角落里站着一群太医,个个手捧药箱,神色紧张地待命。
所有人心里都是“咯噔”一下——连太医都齐聚在此,这情况,分明是陛下的身体出了大事啊!
庆帝躺在龙床上,听到动静,缓缓睁开眼,看向众人:“李东,扶朕起来。”
“陛下,您慢些。”
李东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扶着庆帝的后背,又在他腰后垫了个软枕,慢慢将他扶起。
庆帝靠在床头,脸色煞白得像纸,嘴唇毫无血色。
他身上盖着锦被,却依旧显得身形单薄,往日的威严荡然无存,一眼望去,便知是大病初愈。
甚至可以说,身子骨已虚弱到了极点。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连落针可闻。
大臣们看着庆帝这副模样,心头皆是一沉——陛下这状态,怕是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糟糕。
刘百川上前一步,刚想开口请安,却被庆帝抬手制止了。
庆帝喘了口气,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大臣,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
“今日将你们叫来,是要跟你们说一件大事。此事关乎国本,你们必须烂在肚子里,绝不能外传。”
“朕出征的四个儿子……已经死了。是被秦王,亲手杀的。”
话音落下,寝宫内一片死寂。
在场的大臣们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仿佛被施了定身咒。
刘百川瞳孔骤缩,心头掀起惊涛骇浪——四个皇子同时殒命?还是被秦王所杀?这怎么可能!秦王就算再大胆,也不至于一次性对四位皇子下死手,这是要与大庆皇室彻底决裂啊!
几位老臣更是面面相觑。
你看我,我看你,眼神里全是震惊。
他们虽料到可能出了大事,却万万没料到是这样的惊天噩耗——四位皇子同时被杀,这在大庆开国以来,都是从未有过的事!
这消息若是传出去,朝堂必定大乱,天下也会动荡不安!
庆帝喘了口气,继续说道:“此事你们知晓便可,对外切不可声张。等过些日子,便宣称四位皇子染上急病,不治身亡吧。”
内阁大臣们纷纷点头应是,脸上虽依旧带着震惊,却也明白此事的敏感性。
若是如实公布死因,只会激化矛盾,甚至引发更大的动荡。
“今日叫你们来,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庆帝的目光变得锐利了些,“朕要立储君。”
这话一出,大臣们的心再次提了起来,纷纷屏住呼吸。
“剩下的四个皇子——老二苏定、老八苏睿、老九苏谦、老十苏墨,你们说说,谁有能力担起太子之位?”
庆帝看向众人,“不必顾忌,都说说你们的想法。”
丞相刘百川率先出列,躬身道:“陛下,依老臣看,二皇子苏定自小便跟随陛下学习政务,处事沉稳,在朝中也有不少支持者,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八皇子聪慧,九皇子勤勉,十皇子机敏,各有长处,但论及统筹全局的能力,二皇子确有过人之处。”
户部尚书紧随其后:“陛下,老臣掌管户部,与各位皇子接触不多。但论及对民生、财政的了解,九皇子曾多次就粮税改革提出过可行建议,心思缜密,是个务实之人。不过二皇子与八皇子在政务上也各有见地,实在难分高下。”
兵部大臣则更倾向于军事能力:“回陛下,军中事务,八皇子曾多次参与边防部署,对军务颇为熟悉,有勇有谋;二皇子虽不直接掌兵,却能协调军政,调度有方。依臣之见,二人皆可。”
几位大臣你一言我一语,虽各有侧重,却都尽量保持中肯,不刻意贬低任何一位皇子。
唯有刘百川的态度相对明确,对二皇子苏定的能力表示了肯定——毕竟在现存的皇子中,苏定参与政务最久,确实是储君的热门人选。
庆帝听着众人的议论,没有立刻表态,只是眼神沉沉地望着帐顶,像是在权衡着什么。
庆帝沉默片刻,缓缓开口:“老二确实是太子的不二人选,这孩子有能力,也有魄力,这些年的表现,朕都看在眼里。”
话锋一转,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但他有个最关键的问题——陈家。”
“这些年,陈家仗着陈贵妃的势,在朝中盘根错节,门生故吏遍布,早已不老实。朕怕老二真坐上那个位置,会被陈家和陈贵妃架空。”
“外戚干政的先例还少吗?一旦皇权旁落,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大庆本就风雨飘摇,经不起再折腾了。”
庆帝的目光落在刘百川身上,眼神恳切:“刘爱卿,你是朕最信任的大臣,朕想请你做辅佐大臣,帮衬老二。”
他又看向其他几位内阁大臣,“你们也都是朕信得过的人,日后务必合力辅佐新君,绝不能让陈家趁机揽权,坏了大庆的根基。”
刘百川等人连忙躬身领命。
“臣等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庆帝看着众人,像是松了口气,又像是更加疲惫了。
他靠在软枕上,声音低了下去:“朕的时日……怕是不多了。以后朝堂之上,就拜托诸位爱卿了。”
这话一出,大臣们心头皆是一酸,纷纷垂首。
“陛下吉人天相,定会早日康复!”
庆帝歇了片刻,又对李东道:“李东,拟旨吧。”
“册封二皇子苏定为皇太子,即日起,由太子监国,处理朝中大小政务。遇有重大事宜,可与内阁商议后再行定夺。”
“是,老奴这就办。”
李东连忙点头领命,转身吩咐小太监取来早已备好的明黄圣旨和朱砂笔。
不多时,圣旨铺展在案上,李东凝神聚力,以工整的小楷迅速书写起来,将庆帝的旨意一字不落地记录在册。
写完后,他捧着圣旨走到床边,请庆帝过目。
庆帝眯着眼看了一遍,确认无误,缓缓点了点头。
李东随即取来玉玺,在圣旨末尾郑重盖下。
一道册封太子的圣旨就此生效。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351/2337156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