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才一个亿?
山顶种植道1号。
郭家豪宅。
“光树,欢迎你来郭家做客。”
郭母今天,没有珠光宝气。
一身简约风,有点像下乡的女知青。
“婶子。”
杨光树瞅着郭母,很是亲切。
好像回到了公社、小平大队似的。
“唉,光树,来这边还习惯吧!”
郭母拉住杨光树的手,就往大厅走。
“习惯,吃的好,住的好。”
杨光树只能拣好听的话说。
其实,他还是喜欢小平大队的生活。
大都市,跟后世没啥区别。
“各位姐妹,这是我娘家侄儿!”
郭母向众人介绍。
“光树长的一表人才,婚配没有啦!”
女人,最喜欢打听这些八卦。
“孩子都几个了!”
杨光树如实回答。
挤出女人堆,郭母才介绍正主:
“光树,这是你姑父。”
“姑父好。”
来了一趟港岛,认了一门亲。
杨光树也很是无奈。
“光树,欢迎你来港岛。”
郭父亲切的拍了拍他肩膀。
“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你xx集团,陈德宾陈总。”
“杨总,你好!”
“陈总好。”
“这是黄氏集团,黄明博黄总。”
“这是林氏集团,林军林总。”
介绍的都是商界人物。
杨光树心里有数了,这些人,十有八九要进军大陆。
看来改开,不少人已经嗅到商机。
“光树,这次来这边,是有什么事要处理吗?
也许我能帮上忙。”
郭父关心的问道。
“没啥事,带着一帮兄弟过来见见世面而已。”
至于学习啥的。
杨光树倒没这种想法。
每个人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不同。
没必要硬套公式。
“可以带他们去我们公司参观参观。”
几个老总没藏着掖着,热闹欢迎。
“多谢各位。”
好意杨光树心领。
估计韩龙他们去了,也学不到东西。
电脑办公,韩龙他们懂个屁呀!
黑白电视换台,都还没搞明白。
这步子迈得有点大,搞不好,会扯到蛋。
画虎不成反类犬。
不过,就当是游玩。
见世面。
此行目的,不是学习。
就是玩。
“光树,听说你在大陆投资了一个工业园区,批发市场?”
终于有人按耐不住,直奔主题。
“小打小闹,还不晓得能不能成功。”
杨光树做出一副迷茫状。
别说,很有迷惑性。
几个久经商场的大佬,差点被欺骗。
随即,反应过来。
这小子,忒不是个东西。
小渔村已经定调。
大力扶持,发展工业。
西南,也有大佬站台。
可不是放养的野孩子。
几人对着郭沫然使了个眼色。
郭沫然会意:
“光树,对姑父说说,西南投资有没有搞头?
我准备过去那边开厂子。”
市场调研,他们做过不少。
奈何,有些政策还未出台。
他们有点犹豫。
可不像杨光树这个穿越者,挽起袖子就是莽干。
看似毫无章法,实则都是朝着大方向走。
未来哪些产业最畅销,最持久,还最安全,杨光树心里门清。
有些行业看似能赚钱,但风险太大。
做到最后,也只是一个名誉董事长,代言人。
既然如此,杨光树还不如当投资人。
等一帮互联网大佬出山,杨光树砸钱,坐等收成。
“姑父,实话对你说。
你现在过去,就等于是在捡钱。”
几人来了兴趣:“此话怎讲?”
“第一,地皮白菜价,也许还会免费送给各位使用。
第二,人工便宜。
几十块钱,就能请一个人干一个月。
第三,没了。”
杨光树不想多说,光是这两条,就够吸引人。
“郭生,干不干?”
几人盯着郭沫然,等着他发言。
“有搞头,双赢。
既能带动地方发展,又能赚钱。
光树,到时候我们跟你一起过去。”
开荒阶段,正如杨光树所说。
等于捡钱。
港岛请一个工人,那边能请30个。
这笔账,谁都会算。
“杨生,此行西南,你是地主,可得好好招待我们。”
下定决心,几个老总,也开起了玩笑。
“桑拿、洗脚没有,不过,可以带你们去山上打猎。”
“打猎好,这个我喜欢。”
刺激战场,好过姑娘。
“杨生,你那个88层大酒店有把握吗?”
华夏第一高楼,新闻爆出,震惊世界。
“已经开始动工。”
什么都是虚的,唯有用实际行动来破除谣言。
“大手笔。”
他们都没魄力建这么高的办公大楼。
“杨生,有没有兴趣参一股?”
几人准备拉杨光树入伙。
“参什么股?”
杨光树莫名其妙,你们在说什么几把?
给我打哑谜?
“我们几家,准备成立一家地产公司。
进军内地房地产行业。”
内地,不比港岛,那边还是得有人罩着。
杨光树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品行方面,不肖多说。
带领几百个老板共同创业。
最主要是,郭沫然力推。
想来有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郭沫然是有背景,但他不想抛头露面。
影响不好。
杨光树一惊,这些人,鼻子这么尖?
这就闻到味儿了?
估计这才是几人的真实目的。
什么投资开工厂,只是诱饵。
“杨生,怎么说?”
步步紧逼,不想拖拉。
杨光树沉吟片刻:“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几人高脚杯碰在一起。
“准备投资一个亿,成立一家地产公司。
先从京城、沪市,慢慢辐射全国。”
一个亿,可是大手笔。
要知道,现在港岛最富裕的大佬,全部家产,也才六七十个亿。
况且,拿出的这一个亿,可是现金。
“我觉得,先从西南,小渔村开始。
两地发展工业,肯定率先起飞。
周边地块,房价,肯定暴涨。”
小渔村,起飞速度,估计没人料到会那么猛。
最开始入场的人,都赚的盆满钵满。
“相信杨生眼光。”
能在内地吃第一口螃蟹的人,肯定有过人之处。
“还有……”杨光树接着道。
“还有什么?”
想听听杨光树见解。
“一亿,太少。”
一个亿,听起来很多。
如果是开小商品厂子,最少能开个几百家。
房地产,那只能是小打小闹。
“一亿还少啊!”
尼玛!
我们可是港岛大亨,居然被人小瞧了。
他们有种深深的挫败感。
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亿看似很多,两地同时开工,可遭不住嚯嚯。
建好房,卖掉,才有钱继续投资。
要是三年五载卖不掉,我们总不可能干等着。
如果别人也进场,把我们想要的地拿走了怎么办?”
贷款周转?
估计行不通。
家长可没余粮。
“这还不简单?
我们可以卖期房啊!”
拿地,就开始预售。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342/2342218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