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迁都咸阳,血脉的延续
三人这推心置腹的情义,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君臣之情,甚至已经超越了手足之亲。
不知羡煞了多少人。
在这毫不留手的刑案下,整个秦国也愈发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公孙鞅,余朝阳两人的改革变法行为也愈发激进起来。
因为他们深知,新法新规只是后边大刀阔斧改动的地基。
学法,救不了老秦人,救不了秦国。
真要同天下诸国较量,一雪昔日耻辱,还得向更深层次的地方动刀。
对此,嬴渠梁只说了几个字:放心大胆的搞,天塌了我顶着!
经此刑案后,嬴渠梁算是明白了何为术业有专攻,他能做的就是无条件相信余朝阳,并给予支持。
尽管现在改革变法才刚刚开始,可三人心里的门清,变法必成!
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理念,有着共同的信仰,君臣上下一心,同心同德。
臣子不畏权贵,敢打敢拼。
君王大胆放权,用人不疑。
单单这一条,就不知可以堵死多少人。
毕竟有魏国变法的珠玉在前,谁不想体验变法带来的巨大提升?
可他们为什么不变呢,是因为不想吗?
亲兄弟尚能因钱财翻脸,遑及事关一国之大事,谁又敢拍着胸脯保证,臣子势大不会逼迫篡位,君王不会狡兔死走狗烹?
同心同德说得容易,可又有几人能做到?
至少…余朝阳大汉三部曲玩下来,同心同德的君臣只见过一个。
皇叔与丞相!
所以改革变法的难点,并不在于寻找一位惊天动地之才,而是在君主的决心,君臣间的信任上。
如果这次的秦国变法能成,嬴渠梁至少要占据一半的功劳,因为有他的力挺和支持,才有公孙鞅、余朝阳的大刀阔斧。
嬴渠梁的态度和改革意志,直接就决定了变法成败的最终关键。
在王公贵族、天下黔首都感受到嬴渠梁一往无前的决心后,这场变法进入了更为深彻也更为宽广的阶段。
废井田,开阡陌,除奴籍,改封地,每一刀砍得都极为果断。
且每一项都是动摇秦国根本的大动作,也搞得两位改革先锋,彻底走到老氏族的对立面。
春去冬来,冬去春来。
时间宛若一柄无情刻刀,公平地夺走了所有人生命,然而秦国的民生、军队情况,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进步。
其速度之快,不知让多少国家为之胆寒,作为和秦国世仇的魏国更是辗转难眠。
因为大魏王知道,一旦秦国缓过气来,百分百要拿它动刀。
于是,一场惊天阴谋应运诞生,矛头直指嬴渠梁的左膀右臂——公孙鞅、余朝阳!
不过对于大魏王酝酿的这场阴谋,两人自是不知,不过就算知道了也无暇顾及。
在数年的高压打击下,一众老氏族俨然做好了破釜沉舟准备。
然内忧外患之下,余朝阳却是釜底抽薪,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只见三人屹立在念公祠内,神情严肃至极。
自改革变法以来,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这三人能聚在一起商讨问题,必然又是一件足以影响国运的大事。
而事实也正如此,余朝阳轻摇羽扇,轻声道:“秦公,迁都咸阳原因有三。”
“一:摆脱盘踞在栎阳的旧贵族掣肘,咸阳远离旧势力范围,便于建立新政治中心,削弱世族对变法的干扰。”
“二:优化战略位置,为后续东扩做准备,如今栎阳地处秦魏边境,屡受兵戈威胁,且位置偏西不利于向中原扩张。”
“咸阳北依天然屏障九峻山,南临渭水,可控扼东西要道,且临近西周故都丰镐,农业发达,可为后续东出粮仓。”
“三:巩固变法成果,构建集权体系,咸阳作为新都,可成为推行县制、中央集权的试验场。”
“百利而无一害,当为破旧立新!”
还是那句话,拿着答案做题就是爽。
余朝阳虽不知道秦是因什么而亡,但他知道,自家兄长一把火烧了整个咸阳城。
不用想也知道,咸阳才是秦国的最终首都,然后再稍稍一盘算,自然就明白了其中的利弊。
面对余朝阳的迁都之说,嬴渠梁、公孙鞅都没有感到意外,这么久接触下来,他们早已把余朝阳的做事风格摸得一清二楚。
对待政务、后勤时,这人谨慎至极,往往都会想上几遍才会下决定。
可要换在军事、法令上,就又显得极为癫狂,大胆无比。
截然不同的处事风格,使得余朝阳在他们眼中极为矛盾,他们也无法想象到底是发生过事,才铸就的这矛盾性格。
所以面对余朝阳的迁都提议时,两人的反应都很平静,嘴角隐隐挂着一抹浅笑。
“太傅言之在理,鞅附议。”
“太傅足智多谋,寡人也无异意。”
“好!”余朝阳眼中精光一闪,转身就要离开:“那我这就让人安排下去,争取明年开春就能迁都咸阳。”
可就在余朝阳即将离开之际,嬴渠梁却是笑盈盈喊停了他,道:“太傅忧国忧民,恐怕许久都没回过家了吧?”
“嗯…”余朝阳有点摸不着头脑,沉吟片刻道:“是有半个多月没回去了,不知君上有何吩咐?”
嬴渠梁摇头大笑,既无奈又欣慰,轻声道:“造纸术巧夺天工,为天下士子之圣物,新法新规开天辟地,为秦人三世之幸,然…”
“繁忙之余,也当抽空回去看看,否则连家妻怀孕了都不知晓,还要寡人代为转达。”
“罢了罢了,寡人特许你半月假期,回家看看吧。”
说着,嬴渠梁摊开掌心,一块通体洁白的玉石呈现于眼,上边刻着两枚大字——平安。
“这平安玉,就当寡人提前送给你未来孩子的见面礼了…”
感受着玉坠的余温,余朝阳内心缓缓升起一抹暖意,公孙鞅旋即也送上了自己的礼物:一柄他亲自打磨的木剑。
剑,百兵之君,乃君子之器,代表正德、正身、正义。
其文化象征意义非凡,在公孙鞅手中,剑乃变法集权的政治符号,也是士人精神的物化体现。
今公孙鞅亲自铸剑,意义可见一斑。
直到两人提醒,余朝阳这才后知后觉…
原来,他也有后了?
江余的突然怀孕,不仅仅是余朝阳生命的延续,更是代表一个新生氏族的诞生。
果不其然,当他点开右上角的【家族】图标后,原本空荡荡的页面骤然多出许多数额。
【余朝阳、江余】--【(暂未诞生)】。
【家族影响力:21】
【朝堂影响力:90】
【绑定国度:秦】
【当前政策成功率:80%(因君主而异)】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341/2317996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