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萃取不达标
山城的冬日,雾是常客,但偶尔也会有意外的晴日。
阳光艰难地穿透云层,将微弱却珍贵的暖意洒在嘉陵江面上,粼粼波光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郁。
尽管气温依旧很低,但这份晴朗足以让人的心情也跟着敞亮几分。
青霉素量产项目在解决了初期的几个关键技术难题和煤炭供应后,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推进期。
山洞实验室里,那几台经过改造的搪瓷发酵罐已经投入试运行,低沉的搅拌声日夜不息。
秦明远教授则是几乎长在了实验室,守着他的“霉菌宝宝”。
记录着每一个细微的数据变化,眼神里的炽热比炉火更甚。
林晚星的工作重心也随之稍微转移。
大规模生产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
现在的人才大量稀缺,管理方便更是漏洞百出。
她需要将系统手册中关于工业化生产的质量管理、流程控制、人员培训等内容,一点点拆解、转化。
形成适合当下条件、能被这些刚从各个岗位抽调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们理解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手册。
这日,她正在小楼客厅临时辟出的“办公室”里伏案工作。
桌上摊满了图纸、写满公式和步骤的草纸,以及几本厚厚的、从各处搜集来的工程手册和化学书籍作为掩护。
她正在编写《盘尼西林发酵工序操作规范(初稿)》。
【……第柒条:接种操作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无菌范围内进行,动作需迅速准确。接种后,需立即记录接种量、时间、操作员姓名……】
【……第拾叁条:发酵过程中,每两小时记录一次温度、压力、搅拌转速。pH值检测每四小时一次,使用第叁号校准液校正后方可进行……】
【……第贰拾条:如发现发酵液颜色异常、产生异味或泡沫急剧增多,需立即停止搅拌,报告技术员,严禁擅自处理……】
她写得极其认真,力求用最浅显直白的语言,将重要的控制点和安全规范表述清楚。
偶尔需要插入一些简单的示意图,她便拿起尺规仔细绘制。
阳光透过玻璃窗,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纤长的睫毛在眼睑下留下细密的阴影。
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市井喧闹,打破室内的宁静。
顾曼婷去上学了,顾征一早就出门,似乎是去应对卫生署那边关于药品审批的新一轮扯皮。
赵嫂在厨房里准备午饭,哼着听不出调子的川剧小曲。
写完一个章节,林晚星搁下笔,轻轻活动了一下有些发僵的脖颈和手腕。
连续的高强度脑力工作,让她感到一阵精神上的疲惫。
她端起旁边已经微凉的茶水喝了一口,目光落在窗外那难得的阳光上。
【兑换:便携式阳光模拟补光灯(舒缓版·1小时)。消耗功德点:80点。】
【当前总功德值:7170 - 80 = 7090点。】
一道极其柔和、模仿自然日光光谱的光线,无声无息地在她书桌旁的一小片区域亮起。
光线温暖而不刺眼,精准地笼罩着她,驱散了房间里的阴冷,仿佛真的将一小片阳光搬进了屋内。
一种微妙的、令人心情愉悦的舒适感缓缓渗透开来,有效地缓解了视觉疲劳和精神压力。
重庆的秋冬阳光欠缺,阴冷潮湿。
她微微眯起眼,享受了片刻的温暖,感觉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不少。
正准备继续工作时,楼下传来了敲门声和赵嫂去应门的声音。
不一会儿,楼梯上响起脚步声,余掌柜略显焦急的声音传来:“林小姐在吗?”
“在的,余伯,请进。”
林晚星应道,同时意念一动,那盏“补光灯”悄然熄灭,消失无踪。
余掌柜推门进来,脸上带着汗意,手里拿着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
“林小姐,打扰了。实验室那边出了点小问题,秦教授让我赶紧来问问您。”
“别急,余伯,坐下慢慢说,怎么了?”林晚星起身给他倒了杯水。
余掌柜接过水也没喝,直接打开油纸包,里面是几块扭曲变形、边缘有些不规则结晶的浅黄色固体。
“您看,这是今天刚尝试提取的第一批结晶。
按手册上的步骤来的,可是得率很低,而且纯度好像有问题,颜色也不对。
秦教授急得嘴上都快起泡了!”
林晚星拿起一块结晶仔细看了看,又凑近闻了闻,有一股淡淡的、不属于青霉素的酸味。
“用的是溶剂萃取法?哪一步的pH值没控制好?”
看多了教学视频的提取过程,她立刻抓住了关键。
“对对对!就是萃取那一步!”
余掌柜一拍大腿。
“负责那一步的小董是新来的,有点紧张,加酸调pH的时候好像手抖了,可能没到要求值就停了。
秦教授怀疑是这个原因,导致萃取不完全,杂质也带进来了。”
林晚星沉吟片刻。
这确实是新手容易出错的地方。
pH值的微小偏差对萃取效率影响巨大。
“走,我去看看。”
她放下结晶,立刻起身。
“哎哟,那太好了!就是耽误您功夫……”
余掌柜又是感激又是抱歉。
“这本来就是我的工作,谈不上耽误。”
林晚星快速收拾了一下桌面的文件,拿起外套和围巾。
“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不然浪费了发酵液更可惜。”
两人匆匆下楼,叫了辆黄包车赶往实验室。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270/2327636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