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古代,我靠空间种田娶美纳妾 > 第44章 改良弓箭

第44章 改良弓箭


第二天一早,沈其刚起床,就听见院子外传来“嘎吱嘎吱”的声响。

他披了件衣裳出去一看,只见那三个汉子正带着十几个妇人在打谷子。

场院里铺着块大晒席,晒席上摊着刚收割的谷子。

那个朱大靖,也就是之前说当过兵的那个汉子,还有那个说自己打过铁的杨充正踩着个奇怪的木架子。

木架子下面挂着排木槌,两人一踩,木槌就上下翻动,把谷穗上的谷子打下来,效率比用连枷手工打快多了。

“这脚踏连枷果然好用。”

沈其笑了笑。

这个时代的普通连枷需要人双手挥舞着打,累得慌还打不快,而脚踏连枷只要踩着木架,木槌就能自动打谷,两个人一天能打十几亩地的谷子,抵得上五六个壮劳力。

“沈爷您起来了!”

朱大靖见他过来,赶紧停下脚,抹了把汗。

“这连枷真是省事,昨天我们试了试,半天就打了五亩地的谷子,比以前用手快多了!”

杨充也笑着说:“可不是嘛!以前在村里打谷子,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一天也打不了两亩,现在踩着就行,轻松得很!”

周围还围了不少村民,都是来看热闹的。

李老汉凑上前,摸着脚踏连枷的木架子,啧啧称奇:

“老三啊,你这玩意是咋想出来的?踩着就能打谷,比手工快好几倍,我看一天能顶三天的活!”

“就是就是!”

旁边的王二婶也搭话。

“我家那口子昨天还说,要是有这连枷,今年收谷子就不用熬夜了,你可真是个能人!”

沈其笑着摆手:“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主要是李木匠手艺好,能把图样做出来。大家要是想要,我让李木匠多做几个,每家每户都分一个,以后打谷就省事了。”

村民们一听,都高兴得拍手:“老三你真是心善!有你在,咱们小牛村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可不是嘛!以前村里穷得叮当响,现在你盖了新屋,还开了酿酒坊,以后咱们跟着你,准能过上好日子!”

沈其跟村民们聊了几句,又嘱咐朱大靖和杨充好好带着妇人们打谷,别累着,才转身往李木匠家去。

李木匠家在村东头,此刻正拿着刨子刨木料,见沈其进来,赶紧放下刨子:“老三,你咋来了?是新屋的门窗有啥问题?”

“不是,我找你是有别的事。”

沈其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

“我想让你帮我做些箭杆,还有一张弓。”

“箭杆?弓?”

李木匠愣了下。

“你要这个干啥?”

“我有用,你就按我说的做就行。”

沈其从怀里掏出张纸,上面画着箭杆和弓的图样。

箭杆比寻常箭杆细些,上面还画着螺旋状的槽。

弓臂末端画着个反曲的弧度,跟村里猎户用的直拉弓不一样。

李木匠接过纸,眯着眼看了半天,挠了挠头:“这箭杆上的螺旋槽是啥意思?还有这弓臂,末端反着弯,能好用吗?”

“你别管啥意思,按图样做就行。”

沈其笑着说,“材料我来准备,你只管做得精细点,尤其是箭杆的螺旋槽,得均匀,不能歪了。”

“行!您放心,我肯定做得妥妥帖帖的!”

李木匠拍着胸脯保证,他知道沈其脑子活络,想出的东西肯定有道理。

从李木匠家出来,沈其又想起做箭头的事。

村里没有铁匠铺,要做箭头得去县城,可来回跑太费时间,不过那个杨充会打铁,这倒是刚刚好。

他赶紧往自家场院走,刚到门口就看见杨充正帮着妇人把打好的谷子装袋,沈其喊了声:“杨充,你过来一下。”

杨充赶紧放下袋子,跑过来躬身:“沈爷,您有啥吩咐?”

“你以前真是铁匠?会打箭头不?”

杨充眼睛一亮:“回沈爷,我在老家当了十多年铁匠,啥铁器都能打!箭头更是常打,村里猎户的箭头都是我做的,您要做箭头?”

“对,我要做三棱形的箭头,要锋利,还要耐用。”

沈其点头,“不过做箭头得有铁匠炉和工具,村里没有,你看能不能在我家旁边搭个铁匠房?”

杨充连忙说:“能!搭个简易的铁匠房不难,有黏土、砖块,再有木炭就行,最多三天就能弄好!”

“好!那这事就交给你了。”

沈其高兴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再让朱大靖和另一个兄弟帮你搭铁匠房,材料我去县城买,你只管指挥就行。”

说干就干,接下来三天,沈其忙着去县城买黏土、砖块和铁匠工具,杨充则带着朱大靖和另一个汉子张镐在自家院子旁的空地上搭铁匠炉。

楚思然见沈其忙得脚不沾地,还特意让小南和小月每天给他们送茶水和点心,生怕他们累着。

三天后,铁匠房总算搭好了。

四丈见方的土坯房,里面砌着个半人高的铁匠炉,炉边放着铁砧、铁锤、钳子等工具,虽然简陋,却样样齐全。

可沈其看了铁匠炉,却皱了皱眉。

这炉子是按杨充以前的法子砌的,只用了单层黏土,没有保温层,烧火时温度很难升上去,打出来的铁质量肯定不好。

“杨充,这炉子得改改。”

沈其指着铁匠炉说,“你把炉子内壁再砌一层耐火黏土,外层裹上稻草和泥浆,这样能保温,炉温能升得更高。”

杨充愣了下:“沈爷,这样行吗?我以前砌炉子都是单层的,从来没加过保温层。”

“你听我的准没错。”

沈其笃定地说。

他以前在书上看过,这个年代的铁匠大多用块炼铁法,炉温最多也就八九百度。

铁的含碳量不均匀,打出来的铁器又脆又容易生锈。

而双层耐火黏土加保温层的炉子,炉温能升到一千多度,能把铁炼得更纯。

杨充半信半疑地按沈其说的改了炉子,又找来些石灰石碾碎了备用。

等炉子改好,沈其亲自上阵,让杨充往炉子里添木炭,朱大靖和张镐轮流拉风箱。

木炭烧得“噼啪”响,风箱“呼嗒呼嗒”地拉着,没一会儿,炉子里就冒出了橘红色的火焰,温度越来越高,连炉壁都被烤得发烫。

“好家伙!这温度比以前高多了!”

杨充凑到炉口一看,忍不住惊叹。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265/1111108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