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 第129章 磨坊之役

第129章 磨坊之役


“梅塘夜会”是十九世纪末,法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最重要的一次聚会。

    1879年的夏日,五个年轻的作家与年长他们十多岁的左拉相聚在梅塘别墅,在六个晚上的时间里,各自讲了一个关于普法战争的故事。

    最后这六个故事被写成短篇小说,由「沙尔庞捷的书架」结集出版,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其中公认最杰出的一个故事便是莫泊桑的《羊脂球》,这也让他在文坛名声大噪的关键起点。

    此后这六人便被称为“梅塘集团”,是“自然主义”最重要的作家阵营。

    “所以我成了第七个?”莱昂纳尔心里琢磨着。

    无论是“梅塘夜会”,还是“梅塘集团”,他当然都很熟悉。

    只是来这个世界太久了,差点忘了在1879年还有这事,结果稀里糊涂就参与其中了。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莱昂纳尔也想亲身体验一下这名垂文学史的逸事。

    这个话题是如此沉重,夏夜的虫鸣也识趣地噤声,只剩下河水潺潺流淌,低语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莫泊桑率先打破了静默:“普鲁士人的炮声……上帝啊,那些声音!它们不是从远方传来,而是像铁锤直接砸在你的头骨上。

    在夏隆……我们像被驱赶的羊群,建制全乱了,军官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连队……

    撤退?那简直是地狱的游行!泥泞,雨水,饥饿……”

    莫泊桑自己就以士兵的身份参与过普法战争,所以感受尤为深刻。

    同样曾经在普法战争期间参军的于斯曼也开口了,语调阴郁而倦怠:“我,大部分时间在后方……在所谓的‘战地医院’里。

    上帝宽恕我——那地方比前线更像屠宰场,只是更慢、更痛苦。

    溃烂的伤口散发着腐臭,蛆虫在绷带下狂欢,伤兵在锯腿时的嚎叫……

    还有那些官僚!那些蠢货!他们能把一车药品送到错误的地方三次!战争……把人变成了牲口……”

    保尔·阿莱克西年轻的面孔上也浮现出愤慨:“我在巴黎,经历了围城。先生们,你们能想象吗?剧院里还在上演喜剧,而城墙外炮声隆隆!

    那些囤积居奇的奸商,那些趁机作乱的流氓……战争剥下了所有的伪装,露出的是最赤裸的贪婪和自私。”

    昂利·塞阿尔推了推眼镜,声音里全是讥诮:“看看我们的将军们吧!色当战役前,那些夸夸其谈的战术,那些愚蠢的决策……

    把整整一支大军送进了包围圈。然后呢?投降!皇帝都成了俘虏!”

    李昂·埃尼克听完以后叹了口气:“我只记得那时候到处都是流言,比普鲁士人的炮弹飞得还快。

    先是胜利的谣言,让人群瞬间沸腾;下一刻,溃败的消息又让整个街区陷入死寂。

    希望升起,破灭,再升起……把人折磨得筋疲力尽。”

    左拉听着朋友们的讲述,仿佛又看到十年前的硝烟。

    “朋友们,”他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些记忆,这些痛苦,这些荒谬……它们不应该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里。

    它们需要被书写,被呈现,用我们各自的笔!”

    他环视众人,目光如炬:“我提议!我们每人围绕这场战争——无论是溃败的战场、被蹂躏的乡村、饥饿的围城——

    讲一个故事,一个短故事就好,真实,尖锐,直刺人心!”

    这个提议如同投入干柴的火星,瞬间点燃了创作激情。

    莱昂纳尔打趣了一句:“哈,短篇小说?是不是因为伊万(屠格涅夫)不在这里,您才有了这个想法。”

    左拉也笑了起来:“也许是吧……说起来,我们当中短篇写得最好的就数他——当然还有阿尔丰斯(都德)。”

    保尔·阿西莱克则有自己的评价:“阿尔丰斯的小说很巧妙、很精炼,但是力量上就不如伊万。”

    众人讨论了一会儿,公认伊万·屠格涅夫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大师。

    莫泊桑则对左拉的提议更感兴趣:“战争!围城!逃难!士兵、官僚、平民……

    在恐惧和欲望面前,人性最本真的样貌暴露无遗!这正是我们要书写的东西!”

    阿莱克西和塞阿尔异口同声:“一个伟大的计划!老兵、围城、战地医院……这些我们都有!为什么不写下来呢?”

    是啊,为什么之前不写下来呢?莱昂纳尔腹诽着,但也对左拉先生的提议表示了赞同。

    左拉满意地笑了:“好!为了增加点趣味,就先由我先开始讲一个故事。

    你们后续的故事,背景和基调,可要受我这第一个故事的‘约束’了!”

    “没问题!”

    “快讲吧,爱弥儿!”

    众人催促道。

    左拉清了清嗓子,声音变得低沉而富有叙事感:“我讲的故事,发生在弗朗什-孔泰的边境,索瓦尔河畔,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乡间磨坊里……”

    莱昂纳尔心想:“果然是《磨坊之役》。”

    《梅塘夜会》这本集子里,除了莫泊桑的《羊脂球》,左拉的《磨坊之役》就是最佳作品了,也是左拉的代表作。

    这个短篇讲的是战争期间,法国的一群村民与一支法军小队,以梅尔利埃大爷的磨坊为据点,抵抗追击的普鲁士军队的悲壮故事。

    “……梅尔利埃大爷的磨坊在秋日的阳光下安宁地转动着它的风车叶片。

    他和他的女儿弗朗索娃丝,还有女儿沉默寡言的爱人、比利时人多米尼克,过着平静的生活。”

    左拉描绘战前如田园诗般的法国乡村,和法国人民那坚定的必胜信心。

    但随即战败的消息就传来,整个村子都陷入恐慌当中:“……溃败的法军像退潮般涌过村庄,只留下一片狼藉和绝望。

    一支小小的后卫部队被命令死守,阻挡追兵。一名上尉带着十几个疲惫不堪但眼神倔强的士兵进驻了磨坊。

    上尉问多米克怎么不应征?他回答‘我是比利时人。不过我能用枪打中五百公尺远的苹果。’

    上尉笑笑,‘好,您可能用得上的。’于是多米尼克也加入了抵抗的队伍。”

    左拉的声音很快变得紧张起来,因为普鲁士人来了:

    “……战斗瞬间爆发!磨坊厚实的墙壁成了堡垒,每一个窗口都喷射出复仇的火焰。

    “普鲁士人像割麦子一样倒下,但更多的人涌上来……”

    “多米尼克,这个沉默的比利时人,展现出了惊人的冷静和精准的枪法,每一枪都让一个普鲁士人消失在视野里……”

    左拉生动地描绘了惨烈的攻防战,特别突出了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勇气。

    随即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完成坚守任务的法军小队开始撤离了,最终只剩下多米尼克一人。

    “临走时,上尉向梅大爷表示歉意,还加上一句‘你们暂时逗他们玩玩……我们不久就会打回来的。’”

    听到这里,几个年轻人都露出了诧异的神色,在前线作战过的莫泊桑甚至喊了起来:“爱弥儿,他们怎么能这样?他们走了,多米尼克怎么办?

    他们至少应该带走他,而不是把他留下来独自抵抗!”

    左拉斜乜了莫泊桑一眼,并没有因为他的打断而生气,而是问了一句:“这种事情当时发生的还少吗,居伊?”

    莫泊桑闻言,颓然坐在了地上。

    但左拉对法军的讽刺并没有结束……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190/1111100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