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南境和谈,解蛊毒
南境的风裹挟着细沙,刮得人脸生疼。
沈昭临勒马停在界碑前,身后是黑压压的永宁军。
他抬手示意大军止步,独自策马向前。
“侯爷,小心有诈。”玄奕压低声音提醒。
沈昭临唇角微勾:“无妨。”
远处山坡上,一队南鸠骑兵缓缓现身。为首的妇人一身绛紫斗篷,身上的银饰闪闪发亮。
“永宁侯,别来无恙。”南鸠国母的声音随风飘来。
沈昭临翻身下马,独自走向山坡。
两军将士屏息凝神,看着他们的主帅与敌国首领在无人地带会面。
“多年不见,国母风采依旧。”
沈昭临拱手行礼。
南鸠国母摘下兜帽,高颧骨,深眼窝,面容与中原人截然不同。
她上下打量他,忽然伸手扣住他的手腕。
片刻后,轻笑一声。
“太子殿下倒是变了许多,连最霸道的蛊毒都能解去七分。”
沈昭临收回手,从怀中取出一个布包。
“这是上回停战后说好的粮食种子和过冬物资清单。”
国母接过布包,却仍盯着他的脸。
“谁替你解的毒?我南鸠蛊术天下无双,你这毒便是我也钻研了许久……”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中原也不缺医术卓绝之辈。”沈昭临打断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腰间的香囊。
国母顺着他的动作看去,那香囊针脚细密,边角已经有些磨损,显然常被主人抚摸,而香囊旁更是挂着一个小小的红衫面人。
“看来为你解毒的是个女人。”
国母挑眉。
“依稀记得上次见面时,太子殿下虽已大婚,眉宇间却仍是孤家寡人的气象。”
沈昭临面色柔和。
“亡妻已故多时。临行前,陛下已下旨将我的侧室扶正。算来南鸠消息比京城慢三日,此刻婚书应当已入礼部了。”
国母幽幽地叹了一口气。
“可惜了,我女儿阿兰娜今年十六,聪慧过人。本还想将小女许配给你。既然你已有正妻……”
她意味深长地顿了顿,“南鸠女子不做妾。”
“国母明智。”沈昭临微微颔首,“那么协议...”
“按原计划。”国母挥手,身后骑兵让开一条路,“我已备好解药,三日后蛊毒可全解。不过……”
她眯起眼睛,“看情形,没有我的解药,你夫人也能替你解了。”
沈昭临不置可否,转身向副将打了个手势。
大军开始有序前进,却不是进攻姿态,而是押送着大批粮草物资进入南鸠地界。
京城,永宁侯府。
宋长乐倚在窗边,手中把玩着那个青衫执剑的面人。
立冬那夜的记忆犹在眼前,沈昭临那句“等我回来”言犹在耳。
“主子。”
采苓匆匆进来,压低声音,“惠昭仪派人传话,说陛下有意在侯爷凯旋后赐婚安阳郡主……”
宋长乐指尖一顿,面人差点脱手。
她保持镇定道:“圣旨已下,岂能朝令夕改?”
“温家势大,听说惠昭仪又怀了龙种。”采苓忧心忡忡,“若是男胎……”
宋长乐将面人放回锦盒,轻轻合上盖子:“侯爷出发几日了?”
“三日了。算算脚程,应该已到边境。”采苓递上一封密信,“这是今早门房收到的,没有署名。”
宋长乐展开信笺,上面只有寥寥数语。
「南鸠不战而降,侯爷与敌首密会,恐有异动。」
字迹娟秀,明显是女子手笔。
“烧了。备轿,我要去趟绸缎庄。”
采苓大惊:“主子,侯爷离京前说过……”
“他是说过让我少出门。”宋长乐系上披风,“可没说过不准我去打理嫁妆。”
绸缎庄后院内,温芷柔早已等候多时。
见宋长乐进来,她轻抚尚未显怀的小腹,笑容意味深长。
“妹妹终于想通了?本宫还以为,便是正妻之位动摇,都请不动你呢。”
宋长乐不动声色地行礼。
“娘娘金安。不知娘娘召见,有何指教?”
温芷柔示意侍女退下,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抄本。
“看看这个。”
宋长乐展开一看,是御史台联名弹劾沈昭临的折子,列举他十大罪状,首条便是“勾结南鸠,意图不轨”。
“陛下什么态度?”宋长乐强压心头惊骇。
温芷柔轻笑。
“陛下虽未表态,但已命人暗中调查。妹妹,大厦将倾,聪明的鸟儿都知道另择良木。”
宋长乐垂眸:“娘娘想要什么?”
“沈昭临与前朝太子的关系证据。”温芷柔凑近,身上沾染的龙涎香浓郁得令人窒息,“只要你帮我这一次,我保你全身而退。”
宋长乐抬头直视温芷柔,目光坦荡诚恳。
“娘娘高看妾身了。侯爷行事谨慎,怎会让我知晓这等机密?”
温芷柔伸出手,爱怜地摸了摸她的脸。
“本宫知道你是聪明人。永宁侯如今离府,书房守卫自然不同于往日……你当然可以拒绝,但只要本宫一句话,明日你就得进宫为质。”
“娘娘息怒。”宋长乐福身,“妾身确实不知侯爷与前朝有何关联。但……”
她压低声音,“侯爷书房暗格中有些密信,或许有用。”
温芷柔眼睛一亮:“好妹妹,早该如此。明日后此时,我要看到那些信。”
离开绸缎庄,随行的香兰眉头拧得死紧。
“主子,您真要背叛侯爷?”
宋长乐望向阴沉的天色:“回府后,把采苓叫来。”
当夜,永宁侯府书房。
采苓跪在宋长乐面前,语气犹豫。
“主子,真要这么做?万一侯爷回来…”
“他不会知道。”宋长乐从袖中取出几封信笺,“把这些放进书房暗格。”
采苓接过一看,惊呼出声:“这不是……”
“仿的字迹。”宋长乐轻声道,“足够以假乱真。”
采苓仍不放心:“可惠昭仪若发现是假的……”
“她要的不是证据,是借口。”宋长乐冷笑,“温家父女野心勃勃,这次连陛下都被他们算计了。”
她走到窗前,望着南边方向,喃喃自语:“若太子光复前朝一事是真,他……不会真的回来。”
当晚,南境神庙。
沈昭临赤膊跪在神像前,背上插着七根银针,每根针尾都连着一条血红丝线。
国母口中念念有词,手中金铃有节奏地摇晃。
“最后一步了,殿下。”
她突然拔高声音,“蛊母虫一出,你与前朝的把柄就断了!”
沈昭临闷哼一声,一口黑血喷在神像底座。
黑血中,一条细如发丝的金色小虫疯狂扭动。
乌雅氏迅速将金虫收入玉瓶,长舒一口气:“成了。”
她看着穿衣的沈昭临,饶有兴趣地发问。
“你就不怕我下毒?”
“若要杀我,国母不必信守诺言,准时发兵边境。”沈昭临头也不回,“放任不管,让我蛊发身亡岂不更方便?”
国母大笑。
“太子殿下果然通透。不过……”
她压低声音,“我收到消息,你们皇帝对你已生猜忌。此番和谈成功,你在朝中处境只怕更危险。”
沈昭临眸光微闪:“国母消息灵通。”
“我南鸠虽是小国,在京城也有几个眼线。”国母意味深长地说,“尤其是那位惠昭仪,近来动作频频。”
帐外突然传来喧哗声。
沈昭临按剑而起,却被国母拦住。
“是小女听说你来了,非要见见。”国母无奈摇头,“这丫头被我宠坏了。”
帐帘掀起,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闯了进来。
她一身火红骑装,发间银铃叮当作响,明亮的眼睛直勾勾盯着沈昭临。
“太子哥哥的蛊毒好了?”阿兰娜绕着沈昭临转了一圈,“多年不见,长得倒是越发俊俏,就是太冷了。”
沈昭临面无表情地拱手:“公主。”
“母亲说要我嫁给你。”阿兰娜语出惊人,“你可愿意?”
“阿兰娜!”国母呵斥,“不得无礼,太子殿下已另娶新妻。”
阿兰娜做了个鬼脸:“冷冰冰的,我本来也无意嫁他。”
说完,她转身蹦跳着离开,银铃声响了一路。
国母无奈摇头:“这丫头……”
她看向沈昭临,“三日后蛊毒全解,你便回朝复命吧。我南鸠会依约退兵,并上表称臣。”
沈昭临点头:“多谢国母。”
走出神庙,南境的星空格外明亮。
沈昭临望着北方,那是京城的方向。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179/2350684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