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开局自曝,我带国家去亮剑抗战 > 第99章 反渗透部成立

第99章 反渗透部成立


红蓝对抗的复盘会议,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与会军官的心头。

李云龙那张黑得像锅底的脸,就是这块巨石最直观的写照。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空气里依旧弥漫着一股沉闷。

赵刚没有走,他看着沙盘,脑子里还在一遍遍回放着丁伟那堪称“手术刀”式的打法,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息。

“老赵。”

凌天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赵刚回过头,看到凌天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薄薄的文件,神情带着严肃。

“我们的大麻烦,可能要来了。”

凌天将文件递给他。

“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我们内部。”

赵刚接过文件,有些疑惑。

麻烦?还有比冈村宁次那大军更大的麻烦吗?

他低下头,目光落在纸上。

那不是手写的文件,而是打印出来的,字体清晰工整,标题触目惊心。

《关于近期敌对势力渗透风险评估及应对预案》。

“渗透?”赵刚的眉头立刻锁了起来。

他继续往下看,心脏猛地一缩。

报告里,白纸黑字地罗列出了几个即将到来的威胁。

“威胁源一:重庆方面。主导部门:军统局。负责人:戴笠。预计派遣王牌特工小组,代号‘鬼狐’,渗透方式:伪装成商队,以贸易为名,刺探我方工业及军事机密。”

“威胁源二:美国方面。主导部门:美国陆军情报部。预计派遣王牌特工,代号鹰眼,渗透方式:伪装成《纽约时报》战地记者,以采访为名,评估我方与第三方势力(苏联)的关系。”

报告甚至详细分析了这几路人马可能的渗透路线,接触目标,以及他们所擅长的侦察与反侦察手段。

赵刚猛地抬起头,死死盯着凌天。

“这……”

“这些情报,有多可靠?”

“百分之百。”凌天的回答,不带任何犹豫。

赵刚的后背,瞬间渗出了一层冷汗。

他无比清楚的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现在的根据地,尤其是“红星工业区”,就是一个藏着惊天秘密的聚宝盆。

那些坦克,那些火炮,那些工程机械,甚至是一块小小的电路板,一旦泄露出去,都将在外界掀起滔天巨浪。

那后果,不堪设想!

以前,根据地穷得叮当响,鬼子和顽固派都懒得多看一眼。

现在,他们打出了史无前例的大捷,就像在黑暗里点亮了一盏千瓦的探照灯,必然会引来无数窥探的眼睛,和嗜血的蚊蝇。

“不行!”

赵刚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眼神变得无比锐利。

“这件事,必须立刻上报旅部!不!要直接上报总部!”

两人没有片刻耽搁,立刻找到了旅长。

当旅长看完那份报告后,也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好家伙。”旅长吐出一口冰冷的烟气,“明枪打不赢,就开始玩阴的了。”

“看来,我们这场大胜,是把某些人给彻底打疼了,也打怕了。”

事情的严重性,远超所有人的预料。

旅长当机立断,通过最高加密渠道,将报告的核心内容,直接发往了总部。

总部的回电,来得比想象中更快,也更坚决。

电报内容只有短短几行字,却透着一股雷霆之势。

“一、同意成立根据地安全与反渗透部,由赵刚同志担任总负责人,凌天同志提供技术支持与顾问。”

“二、安全工作,是未来一切发展之基石。授权该部门,在必要时可调动根据地一切资源。”

“三、务必织一张天罗地网,将来犯之敌,一网打尽!”

命令,下来了。

赵刚看着电报,感觉肩上压上了一座大山。

但他眼中,却燃起了熊熊的斗志。

搞思想工作,搞组织建设,搞内部保卫,这本就是他的老本行!

“凌顾问,你有什么计划?”赵刚看向凌天。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凌天走到空地上,启动了时空通讯器。

一道光门,再次开启。

但这一次,从光门里走出来的,不是坦克,也不是工程师。

而是五名身穿黑色作战服,气质冷峻的男人。

他们身上没有任何武器,但每个人都散发着一种比武器更危险的气息。

为首的男人,代号谛听,直属于最高指挥部的天网特别行动局。。

他身后四人,正是天网最顶尖的反谍、反渗透专家。

“报告!”

谛听走到赵刚和凌天面前,一个标准的军礼。

“天网反渗透支援小组,奉命前来报到!请指示!”

他身后的组员,同时打开了几个银色的手提箱。

箱子里,没有枪支弹药,而是一堆赵刚见所未见的“黑科技”设备。

有只有指甲盖大小,能悄无声息吸附在墙角的“甲虫”窃听器。

有外表和普通钢笔一模一样,却能扫描文件,分析笔迹的“判官笔”。

还有一副平平无奇的黑框眼镜,戴上它,就能通过分析对方的微表情和心率变化,判断其是否在说谎。

李云龙和丁伟他们也被吸引了过来,看着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一个个目瞪口呆。

“他娘的,”李云龙拿起那支“判官笔”,翻来覆去地看,“这玩意儿,比枪还厉害?”

“团长,”谛听面无表情地解释道,“在我们的战场上,信息,就是最厉害的武器。而这些,就是获取信息的工具。”

接下来的几天,一场特殊的“培训”,在根据地的核心干部中展开。

天网的专家们,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和一次次模拟演练,彻底颠覆了这些老前辈们的认知。

一名经验丰富的保卫干事,自信满满地审问一个由天网队员扮演的“特务”。

半小时后,他满头大汗地宣布,对方心理防线已经崩溃,可以确定是自己人。

结果,专家播放了审讯录像,并通过那副神奇的“眼镜”,指出了他在审讯过程中,对方撒了十七次谎,而他一次都没有发现。

那名老干事,当场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所有人都沉默了。

他们意识到,自己过去引以为傲的经验,在这些匪夷所思的技术面前,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

赵刚没有气馁。

他将所有的保卫干部召集起来,开了一场意义深远的会议。

“同志们,我们不能因为有了新工具,就丢了老传统!”

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掷地有声。

“凌顾问和天网的同志们,给我们带来了最先进的‘矛’和‘盾’。但怎么用好这些东西,还得靠我们自己!”

“靠什么?”

赵刚伸出一根手指。

“靠我们最大的优势——人民!”

一个融合了未来科技和“人民战争”思想的立体防御体系,在赵刚的脑海里,迅速成型。

他将整个防御体系,分为了三层。

第一层,叫“汪洋大海”。

发动根据地所有的老百姓,每一个村庄,每一个路口,都设立民兵观察哨。

任何一个陌生面孔的出现,任何一辆陌生车辆的经过,都会在十分钟内,上报到乡里,半小时内,汇总到县里,一小时内,直达赵刚的安全部。

“敌人以为他们是狼,进入了羊圈。”

赵刚的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我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是掉进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里的每一滴水,都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

第二层,叫“铜墙铁壁”。

在根据地内部,实行最严格的网格化管理。

所有人,包括李云龙这样的团长在内,都配发了带有特殊芯片的新身份证明。

进入任何核心区域,都必须经过身份验证和授权。

不同区域之间,严禁随意串通。

所有通讯,全部使用加密线路。

任何试图进行无线电窃听的行为,都会被电子对抗小组瞬间锁定位置。

第三层,也是最核心的一层,叫“天眼”。

在“红星工业区”和所有军事要地的上空,二十四小时都有微型无人机在静默巡航。

工业区的每一个角落,都布设了人脸识别和声纹识别系统。

任何未经授权的人员,只要踏入禁区一步,警报就会立刻响起。

一张融合了群众力量、严明纪律和未来科技的天罗地网,在短短半个月内,就悄无声息地,铺开了。

整个根据地,外松内紧。

表面上,依旧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景象。

但在看不见的角落里,无数双眼睛,正警惕地注视着一切。

所有人都像最耐心的猎人,收敛了所有的杀气,静静地趴在草丛里。

等待着“客人”的到来。

一个月后。

晋西北通往外界的一条崎岖古道上。

一支由十几辆骡车组成的商队,正缓缓地向根据地的边缘集镇靠近。

车上,满载着布匹、食盐和南方的各种杂货。

赶车的伙计们,一个个皮肤黝黑,满脸风霜,看起来和常年奔波在外的商人,没有任何区别。

为首的,是一个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

他穿着一身半旧的绸缎长衫,脸上挂着和气的笑容,逢人便点头哈腰。

但如果仔细看,就能发现,他那双看似浑浊的眼睛深处,藏着一丝与他身份绝不相符的锐利。

他的手,看似随意地搭在腰间的钱袋上。

那只手,骨节分明,虎口处,有一层常年握枪才会留下的,厚实的老茧。

这个人,在重庆军统的机密档案里,只有一个代号。

鬼狐。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168/2328059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