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登凰台 > 第29章 棋差一招

第29章 棋差一招


“这步棋,走错了!”裴清晏怅然长叹道。

纸条上的内容用暗语破开是短短几个字:北地遇袭,已向朝中支援。

“什么走错了?”

老医者端碗上前,正好听到裴清晏这句话,不禁问道。

“想到一步残棋。”裴清晏随口糊弄道,她伸手从老医者手中接过药碗,一口气灌了下去。

“痛快。”

见她这般利索,老医者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夸赞道。

裴清晏心里还惦记着事情,没接话茬。老医者见她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不敢多打扰,默默坐回到药炉边。

裴清晏掰了块胡饼,连着胡饼带手里的纸条一并塞到嘴里。

她口中咀嚼着,心中暗暗盘算有没有拨乱反正的机会。

北地向朝中支援一事,并非裴清晏事先安排,入京前,军师曾提议假传军情,用北地战况危机,急需裴清晏坐镇为借口,逼迫云太后放人。

但被裴清晏拒绝了。她不能为了让自己脱困,拿这事当幌子。

军情战报一事并非儿戏,真把求援的消息报到长安城,且不说朝中会不会派人前去北地调查,就算因军情紧急,来不及派人前去,可等到支援大军赶到北地,也能发现异样。

倒是,不能让裴清晏脱困不说,传消息的部曲们也会因此受到牵连。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真正严重的,是边疆驻军失信,日后若匈奴人真的大举进攻,边关抵挡无力,向朝中求援时,谁还敢因军情紧急,贸然派兵支援?

届时,损伤的是边关将士,大昭的江山社稷。

这种后果,是裴清晏万万不愿看到,也承担不起的。

可昔日,被裴清晏拒绝的提议,为何会出现?

裴清晏想了半晌,觉得此事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有人故意陷害,把她受困濒死的消息传了出去,北地的部曲听说后,一时慌了手脚,这才行了陷招。

要么,是北地真的遇到大规模敌袭,他们抵抗不住,不得不向朝中求援。

这两样无论是哪种,此刻对裴清晏来说,都是一样忧心。

但她口中“棋差一招”并非指的是此事,她在懊悔的,是前日为了脱困,早早与云铮交换兵符之事。

倘若未答应将兵符给云铮,那此刻,军情紧急之下,只需稍加运作,令朝中有兵权的世家、郡国不愿出兵,她便可借机与云太后谈判。

可偏偏……她答应了,君子重诺,断没有失言的道理……

等等,裴清晏眼前突然一亮,“君子重诺,可她又不是君子!既不算君子,那便无需墨守成规。”

裴清晏暗暗说服自己,眼底闪过一抹狡黠,她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用此事再做些文章。

“北地之事,众卿有何主意?”

建章宫正殿,云太后端坐高台,台下朝中三公九卿都被云太后紧急召了过来。

听到云太后开口询问,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像锯嘴的葫芦,谁都不肯第一个开口。

云太后等了半晌,见仍无人主动开口,只能冷冷呵道,“云铮,你说。”

云铮从人群中出列,“回太后,臣以为北地事态紧急,因尽快向辽东、西北下旨,命他们立刻点兵前去支援。最好是冯班两位将军先率骑兵奔袭前去支援,大军殿后。”

闻言,高台上的云太后眼底闪过一抹冷笑,这个主意她早就想过了。接到北地战报时,她第一时间派人将班卿召进宫中。

可……

“今早辽东、西北也传来军情,据说遇到不明规模的敌袭,辽东西北自顾不暇,断无支援之力。”云太后拨动着手里的念珠,目光在众臣身上扫了一圈。

“如今大昭已经丢失了临河九原两郡,若朔方失守,匈奴铁骑便可顺着东边长城的口子一路南下,直指中原。众卿如此默不作声,是想做亡国之臣吗?”

云太后语气平平,可话音未落,殿内众臣已跪在地上,一个个诚惶诚恐,齐呼:“太后息怒。”

“谢卿,你谢家百年世家,底蕴深厚,可愿率族中子弟出征?”

被云太后点到的“谢卿”起身出列,跪在中间,谢家一贯爱出美人,这位“谢卿”也不外如是。

此人名为谢渊,虽已年过半百,却并不显老,面相儒雅,颌下留着微须,眉宇间多了些属于中年人的沉稳。

“回太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我等食君之禄,身受皇恩,更当竭力替君分忧。然则,昔日先帝在世时,为求开疆拓土,多次征战,我谢家为报皇恩,已将百年基业全数报销朝廷。如今,除了族中那些小辈外,再无兵力,若太后不弃,谢氏一族,愿将这些儿郎都送到北地支援。”

谢渊义正言辞,话说得十分圆满,仿佛真的是为大昭鞠躬尽瘁,不惜连族中子弟都舍了去。

可今日殿内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在宦海浮沉多年的老狐狸?

谢渊这些话,骗骗心思单纯的年轻人也就罢了,想骗他们怎么可能?

这些人包括高台上的云太后,一个个心如明镜,都清楚谢渊这是在以退为进,看似大义,实则已明确拒绝了云太后。

有谢渊打头,其他几个世家家主被云太后提及时,有样学样,也都一副无能为力,但愿舍弃族中子弟支援的态度。

云太后多年的涵养险些在这一刻没绷住,差点就将手边的茶盏冲着台下众臣砸了下去,但当她将茶盏捏在手中时,又冷静下来。

云太后手指抚着茶盏沿口,略定了定心神,“山高路远,北地那边的求援消息传至京中已浪费了些时日,朝中调兵遣将增派粮草也都需要时间。是以,事态危机,时不待人,朕今日陪着众卿在此处想办法。”

话音刚落,原本还各怀心思想要拖延推诿的众臣肉眼可见地慌了起来,云太后言下之意他们听得很明白。

今日,他们若想保住手里的私兵,他们本人就会被云太后变相软禁。

可若他们真的如太后之意,想到办法,离开建章宫,那他们就只能舍弃手里的私兵。但裴氏一族的例子还在眼前,满朝文武,若论最大公无私一心为大昭的便是裴氏一族,几代人战死沙场不说,手中的私兵也都尽数献给朝廷,一点不藏私的全拉到战场上。

这般忠心无二,到头来是个什么下场?

裴氏父子战死沙场,裴氏最后的血脉裴清晏在战场上被押回京城,生死难料……

这些世家公卿或许同裴氏没有多少交情,可唇亡齿寒,忠心无二的裴氏一族尚且能沦落到这个地步,何况是枝繁叶茂的世家?

枝繁叶茂下,总有见不得光的地方,若手中不留些自保的实力,真遇到祸患,岂不是如裴氏一样?任人处置?

说穿了,流水的朝廷,铁打的世家。真要山河破碎,丢的也是赵家的江山,与他们这些世家何干?

只要他们手里有兵,有银两,他日还可扶持一个新的朝廷。

世家这些人的心思其实不难懂,对裴清晏动手时,云太后身边的亲信包括云铮本人,都曾明里暗里和云太后谏言过。

可云太后始终过不去心底那道坎,在所谓的仇恨蒙蔽下,铁了心就算付出巨大代价,也要把裴氏最后一个人赶尽杀绝。

彼时,云太后心里还抱有幻想,觉得已到冬日,匈奴人又已占了两个郡,能暂时消停些时日,待冬去春来,她估计也对北地有了新的安排。

她千算万算,没算到,今年北边格外严寒。从漠南到漠北,都下了好大的雪,冻死了无数牛羊,竟凭从临河九原两郡抢掠的粮食根本无法支撑他们。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般严峻下,匈奴人已急红了眼,就算顶着严寒,也得南下。

“太后……”

云铮跪在队列外,正估摸着时机差不多,打算开口献计时,建章宫殿门突然被人从外打开。

“母后,儿子有办法解今日之困局。”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152/2352708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