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将领
徐睿作揖,转身走了出去。
段翊瑾缓缓地坐在床沿上,充满威仪的眼眸直视着黎璟的双眼道:“那青石在李誉的手上,朕会让他将青石转交给玄王!希望玄王拿到青石之后,可要遵守约定,明楚有难,还请玄王施以援手!”
“这是自然!只要皇上帮本王寻得青石,本王自然会信守承诺!不过……这前提是……那青石确实是凉州秘宝!”黎璟斩钉截铁地道。
段翊瑾微微点头,“玄王放心!朕不会让玄王失望的!一会朕还要商议国事,玄王可以先去偏殿稍作歇息,等朕议完事,再来和玄王一道验青石!”
黎璟颔首应和,这正合他的意,他假借索要青石的名义入宫,就是为了光明正大在皇宫寻找惜时。
段翊瑾起了身,唤人替他更衣后,他便去了御书房,而黎璟紧随其后地离开了此地。
徐睿出了颐和殿,慌忙地去找了惜时,向她打听李誉的下落。
惜时将李誉可能去找段翊鸿的事告诉了徐睿,瞧见他神色凝重,便问他面圣之时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徐睿也没有将匈奴进犯的事瞒着她,而当惜时听见黎璟也在颐和殿中,她浑身一颤,脸色忽然僵住。
“玄王似乎对青石极为执着,现在明楚内忧外患,皇上本想着让玄王助明楚一臂之力,可他竟然拒绝了!还说要见了青石之后,才肯帮忙!”
徐睿边说着,更是咬牙切齿地道:“明楚已经无人可用,凤蔺羽把持着兵权,培养亲信,打压手下的将士!倘若我兄长还在……定会将那匈奴打得屁股尿流!又何必像现在这般窝囊?”
惜时轻叹一声,安抚道:“徐大人也无需这般着急,先找到李大人再说!”
徐睿点点头,又担忧地看了看惜时,道:“如今皇宫局势混乱,凤蔺羽还被抓到,你自己一个人千万小心!或者可以先去柔儿那里,等我忙完此事,再回来找你,接你出宫!”
惜时微微一愣,心中正是狐疑徐睿何时变得如此贴心?她可一直认为徐睿可是个生硬固执的人。
惜时未有多想,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让他放心离去。
徐睿转身离开,而惜时朝着颐和殿的方向看去,眉头紧锁。
匈奴如此之迅速地攻破宣城,这其中肯定少不了祁王的助力,而玄王趁此向段翊瑾讨要青石,难不成他们已经知道真正的青石藏在何处?否则根本没必要大费周折去要一块假石头。
此时,惜时瞧见好几个大臣匆匆进了宫,正朝着颐和殿走去,而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靖安侯徐沐。
天色逐渐阴沉了下来,刚刚还晴朗的天气,似乎马上就要迎来一场大雨。
大臣纷纷进了御书房,而段翊瑾端坐在龙椅上,像是等待多时。
众人瞧着段翊瑾的面色,白如宣纸,纷纷向段翊瑾询问龙体情况。
靖安侯佯作担忧的模样,自然也是附和了几句。
段翊瑾挥了挥手,直接切入正题。
“如今边关告急,诸位爱卿可有何破敌良策?”
段翊瑾凌厉的眸子扫视着屋子里的众人,那些人眉头紧皱,面色凝重,却各个噤若寒蝉,未有人开口先说一句。
段翊瑾冷哼一声,大臣察觉段翊瑾动怒,这才有人开了口。
然而那些大臣多是说了些无用的话,一些人主张迎战匈奴,而一些人主张求和,双方各执己见。
可若是迎战又该派何人,若是输了岂不是有辱国威,还不如直接求和,还可以避免生灵涂炭,一举多得。
徐沐站在一侧,脸色阴沉,他瞧着众大臣如同跳梁小丑般的模样,心中感慨万千。
若是先帝还在,何惧匈奴这些蛮夷?
他想想这些年,皇室内乱不止,外戚专权,天灾人祸,百姓民不聊生,再看看这些大臣无为推责,当真让他心灰意冷。
段翊瑾眼眸幽深,瞧着大臣一概倒向求和,他双拳拧紧,从牙缝里狠狠地挤出个字来:“明楚难道就没有将领能破敌?”
“皇上!将领虽有,但论起作战,能让匈奴惧怕的迄今为止只有两人!一人是前将军萧晔,另外一个人便是凤蔺羽!皇上此刻正是用人之际,何不让凤蔺羽戴罪立功?”
段翊瑾抬眸看向说话那人,正是兵部侍郎盛江,自从卢岩死了之后,这兵部尚书的位子,还空着,盛江也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段翊瑾不由地多看了他几眼。
众人皆是惊诧地看向盛江,所有人对凤蔺羽讳莫如深,段翊瑾想铲除凤家之心昭昭,又岂会在此刻重新启用凤蔺羽?
若是启用凤蔺羽,那不是打了段翊瑾自己的脸?
好不容易铲除的凤家,又会死灰复燃。
一面是外患,一面是内忧,众人屏住呼吸看向段翊瑾,已然做好盛江被斥责的准备。
正在此时,段翊瑾看向徐沐,开口问道:“靖安侯呢?是否也这么认为?”
徐沐紧了紧眉头,口吻平静地道:“和匈奴议和,只怕他们会得寸进尺!匈奴能攻入宣城,这背后定是有其他的原因,他们已经做了谋划进攻,不将明楚扒层皮,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靖安侯的意思是……打?”段翊瑾眼底闪过一道精光,别有深意地看着徐沐。
“靖安侯说得轻巧,若是要打,又该派何人前去?难不成靖安侯能领兵?”众人质疑,皆有着一丝幸灾乐祸。
徐沐冷笑一声,早就察觉那些人的鬼心思,如今凤家半死不活,堂上或许还有凤家的党羽,他们就等着一个机会能翻身,只要自己松口能让凤蔺羽出征,段翊瑾只能正中下怀。
“皇上!凤蔺羽欺上瞒下,又领兵造反!此人对皇上不忠心,绝对不可再用!而凤蔺羽是否与匈奴勾结一事还待查证,而这些将领中,多半都是凤蔺羽的亲信,若是兵权落在这些人手里,相当于将明楚的安危交到那些人的手中,微臣也觉得不妥!所以......若要领兵抗击匈奴,必定选一个对明楚忠心,对皇上忠心的将领才可!而且必须对匈奴极有威慑!”徐沐口吻严肃地道。
“靖安侯洋洋洒洒说了那么多,还不是想不出合适的人选!靖安侯也曾是所向披靡的武将,不过现在年纪老迈,也不适合上战场!难不成想要徐大人子承父业领兵出征?”盛江冷哼道。
徐沐笑了笑,“我儿徐睿是个文官,从未带兵打过仗,让他领兵出征只怕会贻笑大方,让匈奴认为我明楚无人!实在不是个合适的人选!”
段翊瑾紧了紧眉头,但瞧着徐沐淡然的神色,料定他心中已有了主意,便道:“靖安侯是否已经有了合适人选?”
徐沐拱手,振振有词地道:“皇上!微臣认为端亲王是最佳的人选!”
“端亲王曾在边关驻守多年,对于如何领兵打仗也颇有见地,更何况他是皇上亲封的亲王,由他出征,匈奴人定当不会小觑!再者,也能稳定动荡的军心和民心!最关键的是,端亲王对皇上和明楚一直忠心耿耿,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明楚陷入危机!”
“这......”段翊瑾目光微敛,陷入了深思。
徐沐察觉了段翊瑾的心思,段翊瑾生性多疑,对于这个日渐风头胜过自己的皇弟,又怎会不防。
而坊间先帝曾传位于段翊鸿的流言一直不绝,这让段翊瑾早就动了杀心,只不过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下手。
徐沐故意接着道:“皇上!与匈奴这一战非同小可,即便皇上同意端亲王出征,也必须下军令状,若是战败,必当严惩!”
段翊瑾抬眸看向徐沐,而徐沐也毫不避讳地直视着他的双眼。
段翊瑾嘴角微勾,他恍然明白徐沐的意图。
段翊鸿若能击退匈奴乃是他的本分,倘若兵败,他并以军法处置,旁人也不能说什么。
“靖安侯所说,确实是一种法子......”段翊瑾眉头一挑,又看向众人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提议?”
众大臣相互看了看,都复议了徐沐的意见。
段翊瑾的态度显然意见,凤蔺羽是逆贼,不可再用,而若有人再提此事,岂不是和说明和凤家同流合污,有私通外敌之嫌?
既然徐沐已经提了方案,段翊瑾并未反驳,也那就没他们什么事了。
“既然都认为此事稳妥,那朕便让端亲王即刻领兵出征!”
段翊瑾话音刚落,只见他忽然剧烈咳嗽起来,众人皆是紧张地看着段翊瑾,高呼去传太医。
段翊瑾挥了挥手,屏退了众人,单独留下了徐沐。
其他人对徐沐另眼相看,却也有幸灾乐祸的眼神,毕竟前朝的老臣也就剩徐沐几人,其余的都清理干净了。
“皇上!虽国事繁重,还是要爱惜龙体才是!”徐沐担忧地说道。
段翊瑾缓缓起了身,神色极为严肃,“朕单独让你留下,是有要事相商……”
“要事?”徐沐疑惑不解,最要紧的事难道不是边关战事?
段翊瑾缓缓走向一处挂着松鹤的墙壁,他伸手一动,墙上打开了一道暗格。
段翊瑾从暗格中取出檀木盒子,递给了徐沐道:“靖安侯可知这盒子中的是何物?”
徐沐摇了摇头,“微臣不知!”
段翊瑾让徐沐接过盒子,又示意他将其打开。
徐沐一切照做,只见盒子中赫然躺着一块布满密文的神色石头。
徐沐紧了紧眉头,狐疑地看向段翊瑾道:“皇上......这是......”
“这是柔颉的秘宝,吉光青石!”段翊瑾斩钉截铁地道。
徐沐一颤,“微臣听闻这青石早就不知所踪,而皇上还特意让李大人去寻找青石!若是皇上早有青石,为何还让李大人去寻找?”
“除了朕以外,没人知道这青石在御书房,但前不久有人闯入了御书房想盗窃青石!”
徐沐微微一僵,立马反问道:“皇上这是怀疑李大人?”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098/1111070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