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以死谢罪?
“以死谢罪?”
充斥着烟火与焦臭的墙垣一角,一身戎装的王皓冷冷地笑了起来:“以死谢罪好啊,父债女偿,她若真能自裁,也可稍稍告慰枉死在卫水边的无数英魂了。”
说完他转身看向身后的老仆:“交代下去,找到陛下以后暂勿声张,一切听我安排。”
那老仆更不多问,点了点头便去了。
王皓仰望天空,良久叹了一口气,兄嫂若在天有灵,且助他一臂之力吧。
至于他那侄儿……色令智昏的糊涂蛋,竖子不足与谋。
王皓想及此,忙又叫来了人,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通,摆了摆手叫人立时去安排。
王玄思接到祖母义兴大长公主穆澄秀病重的消息之时,本是不相信的,怎会病得这般凑巧?
他心知有异,自不肯走,直接去找伯父王皓。
彼时王皓正坐在皇陵外头草草支起的帐幕内,皱着眉看着一封信件,王玄思大步走进,开门见山道:“伯父,祖母病重的消息,是真是假?”
王皓怒:“你自小失母,母亲对你关爱良多,如今她老人家病重,你竟连担心都无,只会质疑些有的没的!”
王玄思岂能不担心祖母的安危,但他刚因公主与伯父起了争执,如今公主接不回陛下,不知将要面临怎样的攻讦,这种时候忽然传来祖母病重的消息,叫他怎能相信?
但他没有再同王皓分辨,只道:“祖母病重,侄儿自是忧心如焚,这便回家,伯父可有话要嘱咐侄儿?”
王皓没料到王玄思答应的这么快,一时也想不出什么话来,只道:“你回去叫你祖母好生将养,勿要忧虑,待我这边腾开手,便回家探望。好了,你快快去吧,勿要耽搁。”
王玄思应了:“伯父保重身体,侄儿去拜别外祖父,之后便回家去。”
王皓立时阻道:“我已去信向豫章大王解释过了,你直接回便是。”
本以为侄儿还得找借口拖延,不料王玄思竟什么都没说,点了点头,告辞去了。
王皓看着王玄思转身出了帐幕,还有些不敢置信,这回侄儿这么好说话?
但派出去暗中跟着的人都说二郎君确实是往建康方向去了,王皓这才放了心。
如今整个经山都乱糟糟的,但豫章王冯中书二皇子并谢太傅王皓等人无暇他顾,全都忙着找回皇帝,虽然他们极力隐瞒消息,但纸包不住火,不过一日,经山上下皆已知晓,吴兴公主弄丢了陛下,还发了找不回陛下便“以死谢罪”的誓……
“何至于此?”
得了消息后第一个率军前来护驾的宁国大长公主听豫章王道明原委后,不禁感叹了一句。
豫章王也道:“……确实不至于,那孩子……想来也是自责。”
宁国大长公主看他一眼,笑道:“七弟,你这回倒是公允。”
宁国大长公主这般说,自然事出有因。
当年“卫水之变”,豫章王的独女信安郡主失踪,女婿王晔战死,因此向来与人为善的老王爷没有怜惜被牵连的尚氏族人,在王皓提出严惩尚氏全族时出言附和,宁国大长公主直言太过,豫章王也未听从。
豫章王叹了口气,惭愧道:“当年乍闻信安的噩耗,我太过悲痛以至于心中怨恨,自然头脑昏聩,如今想想,尚氏虽有过,却也俱因那尚毅卿而起,抄家足以,确实不该流放。而今吴兴公主虽弄丢了皇帝,但她之前退胡骑救众臣,于国有功,且陛下失踪也不能全怪她,她说下这样的重话,委实不必。”
宁国大长公主点了点头,却也无可奈何,只道:“我带的人手不少,尽快将陛下找回便是。”
豫章王也只能点头。
宁国大长公主又问:“皇后与太子如何?”
豫章王知道这位皇姊神通广大,自本朝开国之后的皇位更替俱有这位皇姊的见证,而他方才听说宁国大长公主到来,第一反应便是松了一口气,心中的念头是这乱局终不必由他单独支撑了……而今听到大长公主相询,料她必已得到太子悖逆的消息,就将此前的事情和盘托出,最后道:“何皇后与太子被何老将军所救,老将军身负重伤,我已叫太医去救了。”
宁国大长公主皱了眉:“何老将军此前便一直抱恙,如今又受了伤,可还撑得住?”
豫章王亦是心中忧虑,道:“太医令说,老将军能不能康复,他也没把握。”
宁国大长公主叹了一口气,她知道太医令是那个年轻的徐家郎,性子虽直,医术却不含糊,他既然下了这样的结论,可见何老将军的情况不容乐观。
“我那里还有几支百年老参,待会儿叫人送过去。”
豫章王点了点头,又道:“此次胡人夜袭,我大祁死伤不少,南徐州刺史阮平之与扬州刺史柴善皆阵亡,如今陛下尚未回銮,可两州不能无人掌管,皇姊觉得谁能暂代两州刺史?”
宁国大长公主却道:“七弟心中可有人选?”
那南徐州扼守着北盛渡江南下的关口,扬州更是拱卫都城建康的城墙,这两州的重要性在大祁二十州中尤为突出,州中刺史自也是极其重要的官职。之前掌管两州的阮平之与柴善俱是皇帝心腹,此次带人前来参加校场大比,本也是为了护卫皇帝,以备不时之需,没想到一夜敌袭,两人竟双双陨落……尽快选出继任人选,便迫在眉睫。
豫章王不想自作主张,这才问宁国大长公主,不想大长公主竟将问题又抛给了他,他不禁为难道:“皇姊还不知道我?我不善政事,此前陛下也只叫我管管穆氏家事,皇姊就快说了吧。”
宁国大长公主知道豫章王不想蹚浑水,毕竟皇帝能不能找回还不一定,这两州刺史的人选便越发重要起来。
她沉吟片刻,道:“皇陵陵令祝缨,此次守卫皇陵表现出色,可暂代南徐州刺史。”
豫章王虽诧异,但那祝缨此次确实立下大功,想来倒也能胜任南徐州刺史一职,便点了点头,又问:“扬州刺史呢?”
宁国大长公主看他一眼,笑道:“七弟便可胜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078/1111093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