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

……

宣历九年二月二十五。

车队离开金陵已有十五天。

越向南行春意愈发的盎然,前两三日里阳光明媚,原野山间已见绿草茵茵,有野花绽放。

这一路走来,傅长宁在歇脚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的向这些学子们灌输经济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尤其提出了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新论点。

“这句话,你们的理解是有歧义的。我不是批判圣人言,圣人说的这句话本没有错,错的是后人对这句话的解读。”

在秦文哲等一干学子疑惑的眼中,傅长宁徐徐阐述了他认为的这句话的真解。

“首先,读书让我们开启了智慧,增加了见识,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如果没有书,没有人读书,那么我们将依然停留在茹毛饮血的时代。当人类在文明的进程中发明了文字,于是有了书,便记录了古人的智慧,我们通过这些书得到了传承的文明,比如火种,比如农耕,比如织造,也比如冶铁铸造等等,于是社会发展到了现在这般模样。现在你们想一个问题,推动社会的发展,靠的是一个国家的官员么?”

“我暂时不会为你们解答这个问题,留在路上由你们自己去思考,到了武朝之后,你们需要写一个答案给我。”

这一席话自然引起了所有学子们的反思,他们这才发现官员在社会的进步中所起到作用极小。

那么真正令社会进步,令国家富强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傅长宁丢给他们了一个命题便没再管,此刻他正坐在苏珏的马车上。

这辆马车上有三个人,另一个是一中年男子,一身行商打扮,傅长宁未曾见过,苏珏也没有介绍。

“这是关于南部边军大将军虞春秋的信息。”

傅长宁接过来仔细的看了看,眉间渐渐紧锁,他掀开窗帘,这里距离边城尚有两百里,却已经开始下雨了。

此刻车队正行进在苍溪平原上,今晚车队将驻扎在苍溪驿站——这地方就在南部边军的眼皮子底下,而明晚车队便会抵达边城。

这封情报上是这样写的:

“德亲王封地昇州榆林郡,膝下有三子二女,世子虞春秋于宣历三年八月初八担任南部边军大将军。”

“虞春秋现年三十六岁,泰和四十年至泰和四十五年间,在稷下学宫武院求学,精通十八般武艺,尤擅排兵布阵。泰和四十六年至宣历三年,虞春秋游历天下,造访了各国军略大家,并在北部边军服役三年,主参谋之职。”

“其妻彭于燕,为定国公彭屠之孙女,其貌平凡,但传闻其智极高,而且深得彭国公之军法谋略。善战,使一把镔铁狼牙棒,重三十三斤八两。”

“虞春秋膝下二子一女,长子虞熙平于宣历三年七月奉旨长居金陵,此人极为低调,几不出府,也未曾发现与金陵达官贵人往来。”

傅长宁将这情报收入袖袋,这才对苏珏身边的中年男子说道:“还得请你辛苦一趟,帮我排查一下边城。”

那中年男子抱拳离开,苏珏正了正冠帽,问道:“你觉得虞春秋有问题?”

傅长宁嘴角一翘,“他没有问题,今夜想来是会见到这位大将军的。”

“他会来驿站拜访你?”

“不……”傅长宁摇了摇头,“如果在我们抵达苍溪驿站半个时辰之内没有收到他的帖子,我也会递一张帖子给他。”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077/2356642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