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楚玉牌
夕阳如血,染红了上郡苍凉的边塞。
刚刚修筑的烽火台矗立在陡峭的山崖之上,斑驳的石壁上爬满尚带绿意的藤蔓,远处蜿蜒的长城在暮色中如一条沉睡的巨龙。
内史蒙恬大步踏上石阶,铁甲摩擦的声响惊飞了栖息的北鸦。
他的眉宇间凝着冷峻,手按在剑柄上,目光如刀,直刺向站在烽火台边缘的公子扶苏。
扶苏依旧是一袭素白深衣,衣袂在塞北的风中翻飞。他背对着蒙恬,正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神色沉静,仿佛对身后逼近的杀气毫无察觉。
“公子!”
蒙恬的声音低沉而冷硬,像是一块寒铁砸在石板上。
扶苏缓缓转身,面容清癯,眉目间透着儒雅之气,可那双眼睛却深不见底,如幽潭般难以揣测。
他见蒙恬脸色不对,先是一怔,而后微笑地问:“蒙将军,何事?”
蒙恬没有迂回,直接开口:“公子,你好糊涂,为何派“墨骊”潜入咸阳,为何要杀少公子府中的剑奴?你以为如此做就能毁了胡亥吗?”
扶苏闻言,瞳孔微缩,脸上竟露一丝悲凉。
但很快恢复如常。
他轻轻摇头,语气平和:“将军此言何意?我不曾下令杀人。”
“是吗?”
蒙恬脸上的表情依旧生硬,从怀中取出一枚墨玉令牌,上面刻着狰狞的兽纹,正是墨骊刺客的标记,“这枚令牌,是在剑奴被杀的现场找到的,好在是蒙毅先看到,如果落入他人之手,送与陛下,你又该如何解释?”
扶苏的目光落在令牌上,眉头微蹙,很快又舒展开来,淡淡道:“小小一块墨玉令牌,是真是假都不得而知,将军便如此武断是我所为?若真是出自我的命令,与你,我绝不隐瞒。”
“果真不是你?”
蒙恬逼近一步,声音压得更低:“荆月是胡亥府上的剑奴,虽然不知何故去刺杀秘案监御史,但她被杀死在咸阳城,这就将矛头直指少公子,看似证据确凿,理所应当,但此事传至陛下耳中,以陛下的英明,公子以为,陛下会信吗?”
其实,这只是一方面,更关键之处,蒙毅没有说出口。
“墨骊”是扶苏豢养的死士,竟然潜入咸阳城杀人,这要是被皇帝知晓,会作何想?
扶苏沉默片刻,忽而轻笑:“蒙将军,你我相交多年,你当真认为我会用如此拙劣的手段构陷胡亥?”
蒙恬盯着他的眼睛,试图从中找出一丝破绽。
然而,扶苏的目光坦然如水,毫无波澜。
远处传来号角声,戍边的士兵正在换岗。
风声呜咽,卷起烽火台上的尘埃。
良久,蒙恬终于收回目光,轻叹:“公子,万事不可心急,眼下更不能出半点错,否则一步错,步步错…”
扶苏微微颔首,语气依旧平静:“将军放心,我自有分寸。”
蒙恬深深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开。
听着铁靴踏在石阶上的声音渐渐远去。
扶苏重新望向远方。
暮色已深,最后一缕残阳也被吞没。
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袖中的那枚墨玉令牌。
眼底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冷意。
“公子?”
一名身穿黑甲的男子上前,如鬼魅般落步无声。
“去查!”
扶苏冷冷吩咐,并将手中的墨玉令牌抛给黑甲男子。
“诺!”
黑甲男子刚转身,又听冷冷的声音传来。
“让人去东郡…”
黎明,薄雾如纱,笼罩着咸阳城高耸的城墙。
三辆不起眼的马车悄然驶出城门,陆戬带着十名精锐扮作商旅模样,与御史秦怀之分乘三辆马车,无声无息地出了咸阳城。
张蓁与秦怀之同行。
透过车帘缝隙,看见晨光中巍峨的城墙渐渐远去,心中莫名升起一股悲凉感,不由攥紧了衣袖。
片刻后,她终于忍不住地问:“怀之,为何如此急于返回东郡?”
秦怀之的目光仍停留在车外飞掠的景色上。
初春的原野本该生机盎然,此刻却透着说不出的萧索。
“那陨石坑中…或许还有遗漏的线索。”
他的话只说了一半。
另一半则是他心中那个可怕的猜想越来越清晰,那些化为陶俑的士兵、疑似九鼎逆面拓片的青铜碎片、陨石上刻着的谶语,似乎都与始皇帝痴迷的长生之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更令他在意的是老妇临死前的另一句话。
“房阿现,阴鼎出,古魂归兮,秦骨朽。”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与自己到底有什么关联?
连日来,他脑中被诸多解不开的迷团所充斥。
没想到自己所处的大秦帝国竟然会发生如此诡异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这还是史书中的秦朝吗?还是史官们刻意隐瞒了什么?
又或者说…
这里虽然与史书记载的秦朝雷同,实际上却是另外一个平行时空?
各种想不通已经让他寝食难安,也就急于想找出一个端倪。
马车行至东郡地界白马县时,天色骤变,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阴云密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蒙上了黑布。
远处,曾经肥沃的田野化作焦土,七个村落只剩下断壁残垣,无人收殓的尸体散发着腐臭。
不仅如此,陨石坑周围的十里之内竟成了一片死域,寸草不生,鸟兽绝迹,甚至连风声都似乎被凝滞了,仿佛这片土地已经被某种力量彻底诅咒。
“这里…”
张蓁对气味异常敏感,皱眉捂住口鼻,但腐土混合着血腥的气味还是一个劲儿往鼻腔里钻。
“停下!”
秦怀之跳下马车。
陨石坑边缘,五具尸体呈放射状倒伏,看样子应该是看守此地的东郡边兵,可等他看清那些泛着青铜光泽的面容时,惊骇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这五具尸体与之前看到的青铜兵俑截然不同,容貌上分明就是在现代时见过的三星堆青铜人头像。
此刻,这些“文物”正穿着秦军制式皮甲,怒张的口腔内铜化的舌骨清晰可见。另外这五具“尸体”的喉部都有一个奇特的痕迹,似某种刀币,细辨之下,竟是曾在现代考古报告中见过的“骊山徒”刑徒印记。
本该在始皇陵作苦役的罪人,为何会出现在东郡?还成为东郡的边军?又为何会变成这幅模样?
“怀之,你看,这玉牌的凤鸟文饰是楚地独有的样式!”
张蓁在“尸体”腰间发现悬挂完好的白玉牌,拽下递给秦怀之。
“这…”
秦怀之拿起玉牌仔细观瞧,心中不禁一惊迟疑。
他见过这种玉牌,蒙逊的腰间就有一枚。
在这个大秦帝国里,佩戴这种玉牌的人并非是为了装饰,而是代表一种归属,他们是公子扶苏的人。
之所以会用这种纹式,是因为扶苏过世的母亲是楚国公主,他是在用这种方式来纪念被父亲逼死的娘亲。
这件事情,蒙逊曾在一次酒醉时跟秦怀之说过。
秦怀之记得非常清楚。
可是…
大公子扶苏被责罚在上郡,为什么要把他的人派到东郡来呢?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060/1111110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