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宰执新宋:我在古代搞科技 > 第十五章 漕帮黑浪

第十五章 漕帮黑浪


汴河的水在暮春时节泛着浑浊的黄色,像一锅煮过头的粟米粥。凌泉站在船头,看着两岸缓缓后退的垂柳,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怀中那包新稻种。这是他从岭南带回来的"占城稻",据说一年能熟三季,若能在江南推广,不知能救活多少饥民。

"哥,你看那边。"凌云突然凑过来,压低声音指向不远处的一队漕船。那些船吃水极深,船帮几乎与水面齐平,却奇怪地没有悬挂任何商号的旗帜。

凌泉眯起眼睛。漕船本该运送官粮,可那些船身明显经过改装,船舷加高了不少,像是要刻意隐藏什么。更可疑的是,船上的水手个个精壮彪悍,腰间鼓鼓囊囊,分明藏着家伙。

"别盯着看。"凌泉拉过弟弟,装作整理稻种,"去把气囊准备好。"

自从上次在黄河遇险,凌泉就改良了救生装置——用鱼鳔胶粘合的羊皮气囊,平时折叠起来只有包袱大小,遇水却能迅速膨胀成浮筒。凌云会意,悄悄退回舱内。

船行至汴河拐弯处,水流突然变得湍急。凌泉的船小,被大浪推得东摇西晃。就在这时,一艘漕船突然横插过来,船头狠狠撞在凌泉的船舷上!

"怎么回事?"凌泉故作惊慌地大喊,手却悄悄摸向腰间的匕首。

"对不住啊老哥!"漕船上冒出个满脸横肉的汉子,咧着一嘴黄牙赔笑,"水流太急,没掌住舵!"

凌泉盯着那人腰间露出的一截铁链——那是漕帮打手惯用的流星锤!他假装弯腰检查船身损坏,实则快速扫视漕船甲板。几个麻袋在刚才的撞击中裂开了,露出里面雪白的...盐?

私盐!

大宋盐铁专卖,私贩可是杀头的罪过。凌泉心头一跳,刚要退回船舱,却见那黄牙汉子脸色突变:"兄弟们,点子扎手!"

几乎同时,三四个漕帮打手从船舱里冲出来,手持明晃晃的短刀。凌泉一个翻滚躲过第一刀,反手将匕首掷出,正中领头那人的肩膀。惨叫声中,他冲船舱大喊:"云儿!气囊!"

"来了!"凌云抱着两个胀鼓鼓的羊皮囊冲出来,身后还追着个漕帮喽啰。凌泉抄起船桨,一记横扫将那人打落水中。

"跳船!"凌泉拽过弟弟,将一只气囊塞给他。两人刚跃入水中,就听身后"轰"的一声——漕船上的打手竟用火把点燃了他们的船!火势借着风势迅速蔓延,转眼就吞没了那包珍贵的稻种。

冰冷的河水瞬间淹没了凌泉的口鼻。他拼命蹬水,抓住气囊浮上水面,恰好看见更骇人的一幕——那几艘漕船正在下沉!船上的人手忙脚乱地往水里扔麻袋,显然是要销毁证据。

"哥!"凌云在不远处冒出头,脸色煞白,"他们这是..."

"灭口。"凌泉咬牙。漕帮这是要连人带货一起沉河,毁尸灭迹!

果然,那黄牙汉子站在正在下沉的船头,阴笑着举起把弩箭:"送你们去见河神!"

箭矢破空而来,凌泉猛吸一口气,拽着气囊潜入水中。箭尖擦着头皮划过,带起一阵火辣辣的疼。他在水下睁开眼睛,浑浊的河水中,隐约可见无数麻袋正缓缓下沉。

突然,一个半开的麻袋吸引了他的注意——里面除了盐,还有本蓝皮册子!凌泉奋力下潜,抓住那本册子。就在他快要憋不住气时,腰间突然一紧,是凌云拽着根绳子游了过来。

兄弟俩借着气囊的浮力冲出水面,拼命向岸边游去。身后传来漕帮众人的咒骂声,但奇怪的是,并没有人追来。凌泉回头一看,那几艘漕船已经沉得只剩桅杆尖了,落水的帮众正忙着自救,哪还顾得上他们。

爬上岸,凌泉瘫在芦苇丛中大口喘气。手中的册子已经被水浸透,但还能辨认出上面的字迹——是账本!详细记录着私盐的买卖往来,最后一页还盖着个鲜红的私章:"三司使盐铁司判官赵"。

"赵?"凌云凑过来看,"不会是..."

"赵宗实的亲戚。"凌泉冷笑。赵宗实是当朝三司使,掌管全国财政大权。若他亲属参与私盐贩卖,这案子可就捅破天了。

正说着,远处传来嘈杂的人声。凌泉赶紧拉着弟弟躲进更密的芦苇荡。透过缝隙,他们看见一队官兵赶到河边,为首的竟是个穿绿袍的年轻官员。

"大人,船都沉了。"一个衙役禀报。

绿袍官员皱眉:"捞!给我捞上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凌泉心头一紧。这官员看似在追查漕帮,可那语气分明是要确保没有活口留下!他悄悄往后挪,却不料踩断了一根枯枝。

"谁!"绿袍官员厉喝,手已经按在了刀柄上。

千钧一发之际,河面上突然飘来一艘渔船。船头站着个戴斗笠的老渔夫,正高声唱着俚俗的小调:"三月里来桃花汛哟,官家的盐船沉河底..."

"老不死的!"绿袍官员被吸引了注意力,"滚远点!"

老渔夫却不慌不忙地靠岸,从舱里提出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大人,刚捞的鲜鱼,孝敬您下酒?"

趁着这功夫,凌泉兄弟猫着腰,沿着芦苇荡悄悄溜走。直到确认安全,凌云才长舒一口气:"哥,那老头是..."

"不知道。"凌泉摇头,"但多亏了他。"

他小心地展开那本湿漉漉的账册,字迹已经晕染,但关键信息还在。除了私盐交易,账册最后几页还记录着几笔奇怪的支出:"腊月十五,付辽使纹银两千两,购马铁"。

"马铁?"凌云挠头,"马鞍铁掌?"

凌泉摇头,心跳加速。马铁是打造兵器的上等材料,朝廷严禁出境。若漕帮不仅贩私盐,还偷运军需物资给辽国...

"得把这账册交给范公。"凌泉将账册贴身藏好,"但首先,我们得活着进城。"

两人沿着河岸疾行,专挑小路走。日头西斜时,他们终于远远望见了汴梁城的轮廓。高大的城墙在夕阳下泛着铁灰色的光,城门处排着长长的队伍。

"不能走城门。"凌泉拉住弟弟,"漕帮耳目众多,肯定有人在城门口蹲守。"

"那咋办?游护城河?"凌云苦着脸。

凌泉正要回答,身后突然传来马蹄声。两人赶紧躲到路旁的灌木丛中。一队车马缓缓驶来,为首的马车帘子上绣着个醒目的"苏"字。

"苏家商队!"凌云眼前一亮。

凌泉犹豫片刻,突然冲了出去,拦在马车前。车夫急忙勒马,骏马前蹄高高扬起,差点踩到他。

"找死啊!"车夫怒骂。

凌泉不答,只是死死盯着车帘。帘子一掀,露出张熟悉的俏脸——是苏月白!她穿着男装,发髻高高束起,乍看像个俊俏公子哥。

"凌泉?"苏月白瞪大眼睛,"你怎么..."

"苏小姐,借一步说话。"凌泉压低声音。

苏月白会意,让车夫继续前行,自己却跳下车,跟着凌泉躲到路旁树林里。听完来龙去脉,她二话不说从怀中掏出块令牌:"用这个,从西水门进。守门的是我苏家的人。"

令牌沉甸甸的,上面刻着个"漕"字。凌泉心头一跳:"苏家也涉足漕运?"

"做生意罢了。"苏月白轻描淡写,却突然压低声音,"凌泉,赵宗实不是好惹的。他背后是吕夷简。"

凌泉点头。吕夷简是当朝宰相,权倾朝野。若此事真牵扯到他...

"我有分寸。"凌泉将令牌收好,"多谢。"

苏月白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叹了口气:"小心。最近汴梁不太平。"说完转身上车,马车扬尘而去。

靠着苏家令牌,凌泉兄弟果然顺利进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汴梁城的繁华扑面而来。酒楼茶肆人声鼎沸,丝毫看不出暗流涌动。

"哥,现在去哪?"凌云小声问。

"先找范公。"凌泉警惕地扫视四周,"但得绕点路。"

两人专挑小巷走,七拐八绕,确保没人跟踪。就在快要到达范府时,前方巷口突然闪出几个黑影。凌泉心头一紧,刚要后退,背后也传来脚步声——他们被包围了!

"凌公子,别来无恙啊。"为首的正是那个绿袍官员,此刻他满脸狞笑,腰间佩刀已经出鞘半寸。

凌泉将凌云护在身后,手悄悄摸向怀中匕首:"大人认错人了吧?"

"认错?"绿袍官员冷笑,"漕帮的兄弟可都记得你呢。"他一挥手,几个打手围了上来,"交出来吧,那本账册。"

凌泉心跳如鼓,额头渗出冷汗。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巷子尽头的院门突然开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凌公子?范大人等您多时了。"

是范府的老管家!老人提着灯笼,佝偻的身影在墙上投下巨大的影子。绿袍官员脸色一变:"范...范府?"

"正是。"老管家不卑不亢,"这位大人,夜深了,您带着这许多人,是要..."

绿袍官员额头冒汗,勉强挤出一丝笑:"误会,都是误会。"他一挥手,带着手下灰溜溜地撤了。

凌泉长舒一口气,跟着老管家进了范府。穿过几重院落,范仲淹正在书房等候。烛光下,这位名臣显得格外疲惫,眼角的皱纹深如刀刻。

"学生拜见范公。"凌泉大礼参拜。

范仲淹摆摆手,目光落在凌泉怀中的隆起:"东西带来了?"

凌泉取出那本湿漉漉的账册,双手奉上。范仲淹仔细翻看,眉头越皱越紧。最后,他长叹一声:"果然如此。"

"范公,这..."

"漕帮背后是赵宗实,赵宗实背后是吕夷简。"范仲淹声音低沉,"而吕夷简...与辽国有勾结。"

凌泉倒吸一口冷气。当朝宰相通敌?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学生不明白,"凌泉小心问道,"吕相为何要..."

"新政。"范仲淹苦笑,"老夫推行的新政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这些人宁愿卖国,也不愿让利于民。"

窗外,一阵夜风吹过,烛火剧烈摇晃,在墙上投下扭曲的影子。凌泉突然觉得,这大宋江山,表面繁华似锦,内里却已千疮百孔。

"范公,学生该怎么做?"

范仲淹沉思片刻,从书架上取下一卷地图:"西北军情紧急,老夫三日后就要启程赴边。你..."

话音未落,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老管家慌张进来:"大人,皇城司来人了!说要搜查逃犯!"

范仲淹脸色一变,迅速将账册藏入袖中:"凌泉,从后门走。记住,三日后,永兴军转运使衙门见!"

凌泉拉着弟弟刚冲出后门,前院就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喝问声。两人借着夜色掩护,翻墙越巷,终于甩开追兵。

躲在一处废弃的茶楼里,凌云喘着粗气问:"哥,现在怎么办?"

凌泉望向窗外。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他摸了摸怀中的令牌和匕首,声音坚定如铁:

"等天亮,我们去会会那位赵判官。"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036/1111111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