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恶妻在上:我家娘子三百斤 > 第二百零七章 他是七年前不入仕的探花郎

第二百零七章 他是七年前不入仕的探花郎


原本她不想搬叶薄暮出来的,但思前想后只有他才是最直接的靠山。

如果真的等到知州大人来,不仅谎言会被拆穿,还会被定罪。

那时候,不知道虞筝会怎么看她……

见县令脸色跟便秘一般,好一会不出声,沈七月脸色不佳转头越过孙捕快看向虞筝。

被孙捕快再次警告。

很快县令还是做了决断,让县丞通知廖捕头去请一下叶薄暮,连县丞也一块去了。

几人正等待,外头一声通报,竟是知州大人先到了。

沈七月的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腰背跪得也没有那般直了。

知州大人进来,县令下堂迎接,谄媚道:“大人日理万机,怎地也为了这小案子来了?”

知州大人不说话,只是看了眼沈七月,冷哼一声自顾上了主位。

座上知州瞟一眼县令,来时便听了沈七月的伙计禀告,此案并不难断,但那伙计口口声声说,失踪的人是被他派去保护的人捉了。

他何时派了人去保护沈七月?

真是好大的脸面!

这里头的猫腻,他自然想得明白。

只怕是沈七月自己的主意,不过是仗着救了他夫人的外甥女,便敢这般明目张胆草芥人命叫他来撑腰!

知州大人沉着脸看沈七月,旁的人都不敢大声呼吸。

“大人可有判定?”

“她不是说还有证人?我们就等证人来再判。”

阴沉的脸上似笑非笑,他倒要看看,这小小女子,到底有多少本事,逼着他来为她脱罪。

听见知州大人愿意等叶薄暮来,沈七月心中松了一口气,剩下的就交给叶薄暮了。

相信这位舅舅在响水镇这么些年,多少有些雷厉手段为她瞒过去。

只是沈七月心中有一定疑虑,不知雷家听到风声会不会帮她,在心中已经有了一种猜测。

那个所谓的张爷,不过是雷家的护院,怎么可能这般容易把这七个贼人从牢里捞出来。

梁紫薇那边跟不要说了,若按沈毅的说法,离了沈毅,她不过是个孤苦无依的女人。

更不可能有这般大的本事。

毕竟就算是沈毅本人来了公堂,也是要下跪的。

所以若说此事跟雷家毫无关联,她绝对不信!

叶薄暮还未到,虞公匆匆赶来了,因为堂内跪了自家的孩子,外头那些人听说自然给他让出一条道,与褚秀才并排而立,两人交流。

公堂不大,两人站在面前交流,知州大人抬眼看去,只一眼便愣住了。

面目震惊地看过去,打量几眼便下了定论。

不等他开口,对面虞公也看见了他,但是虞公的眼神只是轻轻飘过去,并不与他对视。

知州大人心中思忖,开口问县令那人是谁。

县令听了以为是虞程远和褚秀才吵了知州大人的耳朵,大声质问:“堂外何人喧哗?”

虞公听了转过头,抬眼看过去,与知州大人对视一瞬又避开了。

抬脚进入公堂,蜷着背跪在堂下,一副小民模样。

知州大人再次打量,这人看着与故人面目相似,但黝黑的肤质和粗布麻衣,在年岁和气质上明显不同,再听他说:“小人无名有姓,乡亲们唤一声虞公,堂下妇人是小人的媳妇。”

也姓虞?

他倒是不清楚那位故人有没有这南边的亲戚,但是实在是有几分相似,免不了想他是否故人亲戚。

看向沈七月的眸光也没了先前那般凌冽。

沈七月皱眉,她心知虞公一家往事不可追,是最怕面对这些官老爷的。

那日她被龙太子吸成人干,县令和知州大人来时,虞公故意躲开她便知晓,这里头应是有知晓他过往的人在。

现在见知州大人仔细打量虞公,那虞公一定是在躲避这为知州大人的!

若是相隔十年,人的眉目上多少有变化,沈七月心中祈祷,知州大人千万别认出虞公。

否则她这罪过大了!

不管十年前发生了什么,能让虞公带着幼子逃到这种乡野,堂堂读书人甘愿做个农夫,自然不是小事。

沈七月的手心已经布满细汗。

然而衙门外头出现了一个声音,“两位大人好大的官威!这虞家老小不过是本分地生意人、农人,被贼人诬告还要两位大人坐镇,不知晓地还以为是要判杀头罪呢!”

叶薄暮进来时,摇着他的扇子,沈七月在他身上想起个熟悉的身影。

什么时候叶薄暮也开始学陈子睿那个骚包了?

但是他来了,还说话这般轻松,自然是能帮她解此时的困境。

不仅沈七月心中明朗,旁边紧张的虞筝也跟着放轻松了。

因知州大人在旁,县令想他就不逾矩责问了,躬身道:“大人,这正人都到齐了,可以判了。”

他的小心思知州大人怎会不知,叶薄暮此人他上任前便听说,早年间响水镇被清理了不少贪官污吏,每每有人任职,但凡做了鱼肉乡里的时。

证据均会送往京中,无人知晓是谁做的,只是那些来任职的官员罢官的罢官,杀头的杀头,十年间就一连换了十几人。

许多同僚都与他说着定是个苦差,不是雷家也不是秦家,最有嫌疑的必然是十年屹立的登丰楼。

但他并不以为意,那些官员,在他看来只是受了应有的惩罚。

只要那叶薄暮自己不犯事,他便也懒得与那人计较。

现在人是出现了,狂妄至极,正是那日在烤鸭铺带金面具的夸张男子。

“堂下何人,为何不跪?”

“大人,他是七年前不入仕的探花郎。”

听了这话知州又是一愣,七年前的事他倒是知晓,传闻朝堂上出现了史上年龄最小的探花郎,刚过十五尔尔,震惊朝堂。

因他说不过是因为崇拜大盛国的皇帝,便努力读书,想有朝一日与皇帝见上一面。

朝堂上他说觉得自己年纪太小不够为官,见过天子便已算圆梦不敢再奢求,推了赏赐离宫,后离京返乡不知去向,当时朝堂中一片唏嘘。

这样的人物竟然在此?

他身为知州府上官,怎会不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015/1111092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