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三国争权,建大汉霸业 > 第551章

第551章


洛阳,皇宫大殿。

大唐天子袁术端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认真的阅读奏章。

两旁众文武笔直的站立,整个气氛显得非常肃穆。

过了好一会儿,袁术将奏章放下。

“司马懿助大皇子平定了南越,立下大功,可惜天妒英才呀!”袁术的表情显得非常痛苦。

“陛下,莫非司马懿……”陆康有些疑惑地问道。

众朝臣都小声的议论起来。

平定南越的消息,他们已经得到,这本来是值得庆贺的事。为何今日早朝,陛下没有丝毫高兴的表情。

当然,他们也不敢冒然去问。

现在从陛下所言,他们也都听出了一些原委。

原来是在南越大战之中,折了司马懿。

可司马懿只是军师,不会在两军阵前冲杀,为何会出现意外呢?

众人心中,仍然有许多疑惑和不解。

“此乃大皇子的奏报,诸位爱卿,都看一看吧!”

小黄门将奏报拿给了陆康。

陆康看完之后,连连摇头,递给了蒯良。

然后所有的朝臣都看了一遍。

众人继续议论起来,有对司马懿感到惋惜的,也有对司马懿在南越的过激行为,有反对的。

“传旨,将司马懿按照朝廷四品官员的级别进行厚葬!将司马懿的家眷接到洛阳,他的儿子将来在洛阳书院读书。礼部派遣官员,前往河东司马家进行吊唁!”

“臣遵旨!”礼部尚书糜竺大声说。

“陛下英明!”其他众臣异口同声的说。

司马懿也算是战死疆场,能得到陛下这样的待遇,众人都感到死得其所。

礼部前往河东,给了司马家无上的荣誉,这让许多人都会羡慕。

同时,众人对陛下对臣子的重视,也感到非常欣慰。

司马懿一直在交州和南越,在朝廷几乎没有多少存在感,而陛下也对其如此,怎能不让众人欣慰和感动呢!

“诸位爱卿,还有何事?”袁术问道。

“陛下,太子即将成年,当选伴读!”陆康启奏道。

太子伴读,历朝历代都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他的作用有很多。

最重要的是替太子受过和为太子挑选近臣。

太子的老师对太子行为不满时,一般不会直接惩戒太子,而通过惩戒太子伴读,以达到警示太子的作用。

当然,袁方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袁术写的《十思》,就在太子读书的地方悬挂,不光是太子的老师受到启发,就连偶尔前去给太子进行授课的一些大臣,也被深深地折服了。

陛下对太子要求如此严格,太子若有过错,他们肯定不会回避,否则,就是辜负陛下的信任。

袁术打破了以往给太子教学的方式,除了请一些先生主要教学之外,朝中的大臣,都要轮流去给太子上课。

治理国家,不光靠的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经验。

“不知爱卿可有人选?”袁术问道。

“梓潼太守姜囧之子姜维聪慧无比,深得洛阳书院先生的赞赏,可为太子伴读!”

各地太守官员的许多孩子,都在洛阳书院读书,因为从这里出来的学子,优秀的可以在朝廷各部去任职。

大唐既然有这规定,哪一个官员,又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去洛阳呢!

至于说,有没有成为人质,只要没有野心,没有有反心,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一听是姜维,袁术当然满意了。

不过他马上又想起了另一个人,那就是邓艾。

此时应该还在南阳,看来要让神龙卫找一下,也做太子的伴读。

其次,还有周不疑,还有……

袁术看了看钟繇,暗中摇了摇头。

钟会那小子还没出生呢!至于说董允和费祎,好像也还小以后再说。

“准奏!”

太子伴读将来前途无量,谁不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啊?可关键是要有那个能力。

大唐的官员,都是清正廉明,一身正气。

朝中的一品大员,都没有推荐自己的亲属,可见他们是怎样的正值。

尤其是陆慷,难道陆家就没有优秀的子弟吗?

绝对不是,那是因为陆康觉得,姜维是最合适的。

朝廷有了正气,各地方便不会出贪官污吏。

选太子伴读这一件小事,从洛阳传到益州,然后又传到了整个天下,无形中让官场的风气更正。

而接下来又选定了两名太子伴读,分别是新野义阳的邓艾和零陵的周不疑。

这两人被选为太子伴读的消息传出之后,整个荆州都震动了。

姜维是洛阳书院的优秀学子,能被选中自然是才华出众。

而周不疑,只是襄阳书院的一名学子。当然,在襄阳书院,周不疑也有很大的名声。

他的舅父,是如今荆州长史刘先。

可是襄阳书院的才子,能和洛阳书院比吗?

但是现在大家都觉得,完全可以比,否则就不会被选为太子伴读。

至于说因为他舅父刘先的关系,拉倒吧,没人会相信。

像刘先这样的一州长史,只是四品官员,洛阳城中不知有多少,那完全是因为周不疑的才华。

而另一个邓艾,这更让人震惊了。

他竟然不是襄阳书院的学子。

他为何会选为太子伴读?

新野的县令,邓艾的母亲,邓艾的亲戚,甚至是邓艾本人都有些吃惊。

但既然选上了,那只能震惊,不能吃惊,这邓艾绝对是有才啊!

不要说新野的县令了,南阳太守张咨,荆州刺史蒋琬,都亲自去接。

这一下,荆州学子,年轻一代都是人人振奋。

荆州可是宝地,人杰地灵啊!加上以前鹿门书院的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等人的影响,让许多学子,都去选择襄阳书院。致使襄阳书院一度时期和洛阳书院处于同等地位。

而邓艾和周不疑做太子伴读,刚开始在洛阳还是有些微词的。

洛阳这些官员也有心中的骄傲啊!难道我们的子女,难道我们家族的子弟,真的比不上他们吗?

可是经过太子老师的一段时间授课,以及朝廷中那些一品大员的偶尔授课之后,这种议论完全没有了。

他们传出了一个信息,在同龄人之中,姜维、邓艾、周不疑之才,无人可比,绝对是将来的王佐之才。

同时,陆康激动的说,天佑大唐!

大唐的人才将带代代传承,大唐的江山将永固!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987/2360565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