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29章 选贤任能

第29章 选贤任能


李纯沉吟一下说道:

“前段时间户部尚书李巽曾跟我提到过,八司马中的程异理财能力不错,他想调上来;范希朝比较欣赏韩泰,觉得他有一定的军事能力,也想调上来;刘禹锡和柳宗元文声、政声都不错,也可以使用。这样吧,你们中书省的第一件事就是会同吏部,把这四个人先安排到合适位置。至于其他人,朕暂时还没看到他们的特殊才能,先放一放,待以后再使用。”

裴垍说:“陛下不计前嫌,皇恩浩荡,臣替他们谢过陛下。”

李纯道:“目前朕急需人才,特别是经济、政治、军事上的人才奇缺,你们可以多留意、多推荐。”

李吉甫说:“这些都是臣等职责所在,在朝政上,不知陛下想从哪里重点抓起,我们好留意相关人才。”

李纯说道:

“削平藩镇,看似军事最为重要,其实不然,朕认为经济才是首要,只有老百姓富了,国家有了足够的财力,才能办大事,国家才能真正变强,李爱卿前面搞了些办法,增加了一些赋税,但是还不够,还要从其他方面下手,多管齐下,既让百姓富起来,又能让国家增加赋税,才是个可持续的好办法。”

李吉甫说:“陛下提的要求很高,我等定会多方探讨,拿出一个章程,不知陛下在经济上有什么思路。”

李纯说道:

“兵部侍郎李绛、户部尚书李巽,均在经济上有独到见解,你们可以跟他们多探讨,搞经济不要光盯着田赋那点钱,还要从盐铁茶酒方面想办法,更要在促进商业上采取一些措施。”

李吉甫有点疑问:

“盐铁茶酒方面想办法,我等还可以理解,历朝均重农抑商,认为农业才是国家经济的根本,商人不事生产,靠转手买卖获取重利,促进商业不是有利于商人盘剥吗?”

李纯则说:

“此乃大谬,商业的发达可以促进商品流通,生产者的产品可以很快卖出去,提高生产积极性,通过充分竞争,居民也能以合理价格买到商品。这样一来,农工两业可以积极生产,居民买东西更实惠,商人也可以获利,社会总的财富增加了,国家可以征更多的赋税。当然确实也有一些不良奸商,哄抬价格,谋取不义之财,让不少人对商人嫌恶,这都是局部现象,不能因噎废食。”

裴垍说:“陛下说的,我们虽然还没有全部理解,但是愿意一步一步去尝试,力争把经济逐步搞起来。”

李纯说道:

“中国上千年的重农抑商政策,很多人对商业的认识存在偏差,也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的,你们可以分步来做,先做大家能够理解的,见效快的。经济的事先就这样,下面商议一下征召几个节度使入朝的事。”

李藩问道:“陛下,是想调几个节度使入朝为官吗?”

李纯道:“不是,我是想征召几个节度使入朝觐见,以后成为惯例,各节度使要定期入朝觐见,增强朝廷对他们的控制。”

李吉甫说:“其他节度使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几个离心倾向较强的节度使恐怕会找借口不来。”

李纯则说:

“朕就没打算让那几个刺头来,做事先易后难,先挑五个服从朝廷的节度使,让他们下个月入朝觐见。先逐步把那些愿意向朝廷靠拢的的藩镇拉过来,让大部分藩镇服从朝廷的治理,然后再集中力量摆平那几个顽固的藩镇,必要时动用军事手段,朕有信心实现天下一统。”

李吉甫说:“陛下如果能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将是我朝大幸,也是不世之功,我等这就回去谋划,拟旨征召五节度使入朝。”

八司马被贬以后,本以为皇帝恨死他们了,再没有出头之日,没想到还不到两年,朝廷就传出圣旨,征召程异为户部度支、韩泰为兵部郎中、刘禹锡为和州刺史、柳宗元为黄州刺史。

四个人感动不已,没想到皇帝还能启用他们,非常当初后悔和王叔文一起阻止立李纯为太子,从此尽心为朝廷办事,报答皇帝的宽容爱护之心。

办完第一件事以后,中书省开始筹划征召五节度使入京的事。李吉甫、裴垍和三个光禄大夫商议以后,觉得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东川节度使韦丹、恒海节度使程执恭、昭义节度使卢从史、淮南节度使王锷一直忠于朝廷,接到征召的圣旨后,来京师述职没有问题,给其他节度使做一个好的榜样。

经报告李纯同意后,中书省正式下旨,要求五个节度使接到圣旨后立即入朝述职,并在圣旨中说明,只是来京述职,报告任职的情况,体现对朝廷的服从之意,并无他事,打消五个节度使的顾虑。

李纯在处理朝政之余,非常留意朝中的人才,以后可以安排在重要的岗位上,帮助自己治国理政。在中下级别的官员中,元稹和白居易表现非常突出,两人虽然官职较低,但是敢于上书,对于一些大事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务实的意见和解决办法,有思想、有见解。

元稹和白居易又是当时有名的诗歌圣手,也会经常写一些诗歌,献给李纯,虽然不乏一些赞美之词,但是诗歌的水平确实好,李纯非常喜欢。李纯在前世的印象中,也记得两个人是大诗人,政治上也有才能,所以就有了重用他们的想法。

有一天,监察御史元稹和左拾遗白居易先后向李纯上书,元稹要求对加强对官员的巡查、监察,惩治奸邪之辈,白居易要求下去访察民间疾苦,为朝廷施政提供参考。李纯前段各项事务繁忙,和他们接触和交流的比较少,这次有些时间了,就决定在宣政殿召见他们。

两人进宫后,向李纯跪拜行礼,李纯给他们赐座,让他们汇报自己的想法。两个人坐定后,李纯认真打量了他们一下,元稹略微年轻,不到三十岁,英姿勃发,颇有倜傥的才子之气;白居易略微年长,三十四五左右,成熟稳重,透着一股儒者风范。

李纯道:“两位爱卿乃我朝两位才子,朕非常欣赏,奈何政务繁忙,与尔等见面交流的机会太少,今日要跟两位爱卿好好聊聊,朕听说白爱卿写了一首《长恨歌》,元爱卿写了一部《莺莺传》,都是在民间广为传颂,一时洛阳纸贵呀。”

白居易连忙说:“陛下谬赞了,当时微臣任周至县尉,与朋友郊游时,路过马嵬驿,聊起玄宗当年事,有感而发,写的有些唐突,还望陛下见谅。”

元稹答道:“微臣也是凭着感觉随便写的一个小说,没想到百姓们爱看,里面的内容有些孟浪了。”

李纯道:“不碍事,文学和从政并不矛盾,但是目前朝中积弊甚多,需要各位臣僚多花一些精力去解决,等形势好些,你们再多写点文学作品。”

元稹答道:“微臣谨记陛下教导,微臣作为监察御史,非常关注官员的风气情况,今日就是要向陛下建议整顿吏治一事。”

李纯道:“元爱卿所言极是,我朝自玄宗皇帝以来,对官员的管控松弛,吏治腐败、官员不作为的问题比较突出,朕也正想整治一番。”

白居易说:“吏治腐败是一方面,还有一些官员胡作非为,不执行朝廷的仁政,随意加码,巧取豪夺,很多百姓深受其害。”

李纯道:“你们说的好,官吏履职是朝廷施政的根本,如果他们不作为、乱作为,贪污腐败,朝廷拿出再好的措施也没用,两位爱卿有何良策?”

元稹说:“微臣想去剑南一带进行察访,查看那里的吏治情况,如果发现贪污腐败和胡乱作为的的官员,当场搜集证据,向朝廷弹劾,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惩处。”

白居易说:“微臣想去河南一带微服私访,体察民间的疾苦,找出地方上存在的弊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向朝廷提供建议。”

李纯道:“两位爱卿的想法很好,朕非常支持,朕会让中书省下旨,任命元稹为剑南巡察使,对西川、东川、山南西道的吏治进行巡察,对于欺上瞒下、贪污腐败的官员,彻查到底,收集证据,朝廷将严厉处置。任命白居易为河南采访使,对黄河以南各州县的施政情况进行认真的调查,对于掌握的问题,追根溯源,上书解决办法,朕将认真采纳。”

元白两人看李纯非常支持他们的想法,非常感动,均表示将认真完成朝廷赋予的使命,全力以赴,不负皇帝信任,而后领命而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953/5043829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