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大明,她回来了!
骑兵对撞,异常惨烈,但今天惨烈的却只有清军骑兵
撞击瞬间!
三米长的枪林狠狠贯入清军阵列。
噗嗤!噗嗤!
精钢枪尖撕裂铁叶,洞穿棉甲,直透胸膛。
温热的血雾喷溅,染红了骑兵的面甲。
不少清兵甚至来不及惨叫,便被洞穿身体,如破布般挑飞,或被串在长枪上,死状可怖。
清军的楔形冲锋撞上了明军的铁墙。
冲击力被瞬间瓦解。
前排清兵或被长枪贯体,或被巨大的动能撞得筋骨寸断,跌落马下。
随即被后方涌来的铁蹄踏成模糊的血肉泥泞。
零星几个侥幸冲破第一道枪林的清兵,但下一秒便被第二排明军骑兵的长枪刺穿了心口。
仅仅一次对冲。
清军赖以为傲的两百精锐骑兵,便已尸横遍野,再无一人能够站立。
明军骑阵毫不停滞铁,蹄踏过满地的尸骸,冲向已然呆滞的清军步卒。
“快!放箭,射死他们!”
一名清军把总嘶声尖叫。
稀疏的箭雨落下,轻箭射在明军的甲胄上,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随即无力地弹开。
这群东安坊的清军士兵,只是一些临时集结起来的散兵游勇,破甲箭这种稀罕玩意儿,他们是没有的。
明军骑兵除了几个倒霉蛋被射中甲胄缝隙,箭雨几乎毫无作用。
清军的攻击疲软无力,但明军骑兵的攻势可就不一样了,前排骑兵已舍弃了一次性长枪,他们拔出马刀以极快的速度撞进了清军步兵阵型中。
马刀挥舞,寒光闪过,一颗颗惊恐的头颅冲天飞起。
“噗嗤……啊!”
“挡住!快给老子挡住!”
“别跑,回到队列,回到队列……”
军官们还在试图重组防御,挽回败局,但已经晚了,
明军铁骑的冲击,不仅撕碎了清军的阵型,更碾碎了他们最后一点勇气。
抵抗的念头荡然无存。
“逃啊!”
“快逃命呀。”
“明军凶猛,挡不住啊!”
惊恐的喊叫声,充斥着整个战场。这些被吓破胆的清军步卒,毫不犹豫扔下了手里的刀枪转身向后方东安坊逃去。
可人的两条腿又怎么可能跑得过疾驰的战马?
“杀光他们!”
“一个不留!”
明军骑兵团长冷声命令。
一场追逐战,或者说,一场屠杀,开始了。
明军骑兵轻松追上溃逃的清兵。
马刀落下,便是身首异处。
长枪刺出,便是透心凉。
少时,惨叫声渐渐平息。
骑兵团长缓缓勒住缰绳,战马的铁蹄踏在粘稠的血泊之中,发出“咕叽、咕叽”的声响。
他回首后望。
东安坊外的空地,已成修罗场。
残肢断臂,无头尸身,散落遍地。
花花绿绿的内脏被马蹄踩踏,与泥土混合,散发出浓烈刺鼻的血腥与秽物交织的气味。
骑兵团长抹了把溅在脸上的血点,冷峻下令。
“通讯兵!立刻向陛下汇报战果!”
“一营留下,打扫战场,收拢马匹!其余人,随我进城!”
听到命令,一营的士兵们脸上露出一丝微妙的表情。
打扫战场,通常意味着缴获。
但看着眼前这片由烂肉和碎骨铺就的“地毯”,要在里面翻找那些值钱的战利品,似乎……需要一点点的勇气。
……
“陛下!大捷啊!这一次我老李可是发财了!”
李振华兴冲冲地跑了过来,手里兴奋地挥舞着一份刚刚统计出来的清点报告。
“赤嵌城和东安坊两处,缴获战马八百余匹!全是上好的口外良驹!都差不多够再建一个骑兵团了!”
朱和埸看着他眉飞色舞的样子,总觉得这副场景,似乎在哪里见过。
他摇了摇头,把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甩开。
“清军这马政倒是阔绰,一人三马,倒是便宜了我们。”(绿营没有,后期没有,不要纠结。)
“李振华。”
他看向依旧在兴奋中的李振华。
“安平城就交给你了。”
“陛下放心!”
“末将这就领兵,踏平安平城!”
“踏平就不必了。”
朱和埸摆摆手,语气平淡。
“炸平吧。”
……
东安坊,一处临街的小院。
院门被悄悄地推开了一条缝隙。
一个两鬓斑白的老者,探出半个脑袋,眼神紧张地向外张望着。
屋檐下,一个同样上了年纪的老妇人,正满脸焦虑地看着他,双手紧紧地绞着自己的衣角。
“老头子,你不要命了!”妇人压低了声音,语气里满是埋怨。
“炮仗声停了好一阵子了,街上也没什么动静,许是……没事了?”老者含糊地应着,目光却死死地粘在门缝外,一刻也没移开。
战事突起,街道两侧的商铺民居,早已是门窗紧闭。
空荡荡的街面上,除了偶尔几个慌不择路、丢盔弃甲的衙役跑过,再也见不到一个百姓的影子。
“得、得、得……”
一阵密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老者吓得浑身一哆嗦,猛地缩回脑袋,将院门合拢,只留下一道更细的缝隙。
很快,一队骑兵出现在他的视野中。
他们衣甲鲜明,队列整齐,并非清军那单调丑陋的号褂。
最重要的是,老者没有在他们头上,看到那根丑陋的金钱鼠尾辫!
这不是清军!
老者的心头,猛地狂跳起来。
直到那面旗帜,映入他的眼帘。
赤色为底,金色团龙,簇拥着一个斗大的“明”字,在风中猎猎招展。
那熟悉的图腾,那刺目的大字!
老者的呼吸,在这一瞬间骤然停止,一双老眼瞪得滚圆!
”明……“
他喃喃低语,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台-湾沦陷至今,不过七年。
大明的记忆,在这里远比在大陆上要深刻得多。
郑氏虽有私心,但对外始终奉的是大明正朔。
在百姓心中,那杆龙旗,从未真正落下。
现在,她回来了?
“哗啦——”
老者猛地推开院门,踉跄着走了出去。
他这突兀的举动,让街道上列队的明军士兵吃了一惊。
“唰!”
一片火枪举起,黑洞洞的枪口瞬间对准了他。
皇帝陛下就在不远处,任何异动都可能带来杀身之祸。
“你……你们……是明军?”
老者声音颤抖,带着一丝不确定,更多的却是压抑不住的期盼。
见只是个手无寸铁的老人,领头的军官松了口气。
“放下枪!”
他挥手示意。
一名军官上前一步,语气尽量平和。
“老人家,我们确是大明军队。城里鞑子还未肃清,您老快回屋去,锁好门窗,免得鞑子狗急跳墙伤了您。”
“明军……真的是明军!”
肯定的答复如同一道惊雷!
老者浑身一颤,浊泪瞬间夺眶而出。
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回来了!你们总算回来了啊!!”
他们苦啊!
郑克塽投降后,入台的清军的确如施琅所承诺那般,没有随意杀害平民百姓。但是,他们接下来的做法,却让无数的台湾百姓,生不如死!
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
可施琅进入台湾后,便以“收缴郑军营盘田”为由,大肆侵占百姓的土地。
但凡家里有一个人当过兵的,其家中的土地,便不由分说,尽数被归类为“郑军营盘田”,强行收走!
而台湾的百姓,又有多少人家中,没有人在郑明军中当过兵?
要知道,总人口不过几十万的台湾岛,就养了近十万人的军队,军民比例比朱大皇帝麾下的明军还要夸张!
加上施琅的不少部下,也打着他的名号,四处侵占田地,这直接导致整个台湾地区的大部分良田,都被施琅及其部下所侵占。
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是施琅一人侵占的良田,就超过了十万亩!
当然,这还不算完。占完了土地,施琅又将目光,瞄向了那些没有土地的渔民,他又以“归礼”为由,向渔民们强行敲诈勒索大量的钱财。
在以施琅为首的清军武将,将台湾狠狠地搜刮了一遍后,台湾的老百姓,又迎来了蛮清政府派来管理地方的官员。
虽然驻台的清军不以台湾的赋税养兵,但这又怎么能够拦得住那些官员们刮地三尺的手段?
各种各样闻所未闻的私税苛捐,压得台湾百姓喘不过气来!
这日子,根本看不到头!
老者的哭声,像是一个信号。
街道两旁,那些原本紧闭的门窗,一扇接着一扇地被打开了。
越来越多的人,从屋子里涌上街头,他们看着那面迎风飘扬的“明”字龙旗,看着那些没有辫子、身姿挺拔的士兵,许多人跟着跪了下来,泣不成声。
压抑了七年的委屈,愤懑,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就在这时,队伍的后方,传来了一声高亢而清晰的通传。
“陛下驾到——!”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926/2363097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