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被放弃的施琅大将
福州城,距离厦门不过两百余公里。
快马卷起的烟尘尚未落定,信使嘶哑的嗓音便已将噩耗送达。
翌日,清晨。
天光熹微,晨雾还未散尽。
明军来袭,厦门失陷的消息,便已在福州城内轰然炸开。
…………
福州将军府邸深处,锦绣帷幔低垂,空气中,脂粉的甜腻与残酒的酸腐气息混杂在一起,沉闷而又奢靡。
胡启元,这位身躯早已被酒色掏得臃肿不堪的福州将军,正四仰八叉地陷在柔软的床榻里,鼾声如雷,沉溺于一片温柔乡中。
“咚!咚咚!咚——!”
突然,门外亲兵急促的叩门声,搅碎了他的酣梦。
“该死的奴才!”
胡启元被吵醒,烦躁地翻了个身,肥硕的身体压得床榻发出一阵不堪重负的呻吟。他含混不清地低吼着,连眼睛都懒得睁开。
“扰了本将军的清梦!若非天塌下来……定要剥了你们的皮!”
他话音刚落,身侧几个衣衫不整的小妾便被吓得一个激灵,慌忙从床上爬起,手忙脚乱地开始伺候他穿衣。
“将军息怒……”
“将军……”
她们声音发颤,捧着官袍的手都在抖。
肥硕的身躯在华贵的锦袍下笨拙地蠕动,胡启元骂骂咧咧,脸上的肥肉随着他的动作一颤一颤。好半晌,他才算穿戴齐整,摇晃着肥胖的身躯,一步三晃地走向前厅。
大厅内,一名甲胄在身的军官早已跪伏在地。
胡启元大马金刀地在主位上坐下,沉重的身躯让椅子发出“咯吱”一声呻吟。他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甚至没正眼看地上的军官。
“说!”
“何事惊慌?最好真是什么天塌下来的大事!”
那军官闻言,身子一颤,头几乎要埋进地砖里。
“启禀将军!”
“福建水师施提督……施提督八百里急报!”
军官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件,高高举过头顶。
“攻陷台湾的逆明……于昨日……昨日猛攻厦门!”
“嗯?”
胡启元眼皮抬了抬,有些意外,但依旧没太当回事。
军官见他这副模样,心急如焚,声音陡然拔高。
“逆明兵多势众,火器犀利无比!水师……水师不敌,已然惨败!”
“厦门……厦门及沿海数城……皆已陷落!!”
“什么!!”
胡启元猛地从椅中弹起,
身上层层叠叠的肥肉剧烈地颤抖着,脸上的慵懒瞬间被惊骇所取代。
数日前,施琅确实派人传来消息,说台湾失守,被一股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明军攻占。
他当时并未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台湾不过是个蛮荒海岛,也只有施琅那老匹夫当成宝贝。
皇上未有旨意,他这个驻防将军乐得清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何况台湾远悬海外,他手头虽有支水师,但与施琅的福建水师相比,不过是些破船烂桨,根本插不上手。
可这才几天工夫?
那些阴魂不散的明朝余孽,竟然已经打到了家门口?!
“消息…可确实?!”胡启元声音满是惊疑。
“将军!信件有水师提督府大印!乃提督府亲兵冒死送达!千真万确!”军官急声道。
胡启元脸色变幻,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总督府那边…可已知晓?”
“回禀将军,已派人通报!”
“快!备马!”
“随我去总督府!”
胡启元厉声喝道。
……
福州将军胡启元为蛮清驻福建八旗驻防兵的最高长官,辖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兵加上汉军水师营,共有官兵四千三百余人。
兵力虽不算雄厚,地位却超然于总督、巡抚之上。
毕竟在康麻子眼中,旗人与绿营汉兵,终究是不同的。
此刻,胡启元心急如焚,快步冲进了总督府。
府门刚入,一名管事模样的男子便迎上前来,躬身引路。
“将军,您可算来了!总督大人已在议事厅等候多时了。”
“前面带路!”
胡启元懒得多言,脚步匆匆,跟着管事穿过庭院。
议事厅门一推开,胡启元便发现,厅内的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总督张仲举端坐主位,一张老脸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几名城中绿营的统兵官,从参将到游击,也赫然在列,个个正襟危坐,神情紧张。
看来,坐立不安的不止他一个!
怎么能不急?
福州将军只是统领福建八旗驻军,而福建浙江总督兼福建巡抚张仲举却是总管福建、浙江两省军政。
厦门出了问题,第一个被问罪的是施琅,那第二个就是张仲举了。
“末将(卑职)见过将军!”
胡启元一进门,几名绿营营官立刻起身行礼。
“都起来吧。”胡启元摆摆手。
“胡将军来了。”
张仲举抬眼,声音带着几分疲惫。
“军情紧急,老朽便不作那些虚礼了。”
“张总督客气。”
胡启元走到近前,开门见山。
“还是说说厦门之事吧。”
张仲举沉重地点头。
“施提督急报,称此次逆明兵多将广,来势汹汹。”
“施将军已收拢残部,退守海澄县城,据城死守。”
“他…希望我等能尽快发兵驰援。”
“施琅可有提及,逆明来了多少兵马?”胡启元追问,这才是关键。
张仲举拿起桌案上的信件,看了一眼。
“信上所言…足有十万大军。”
“十万?!”
胡启元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
“定是夸大其词!”
他沉吟片刻后推断道。
“但能将施琅的水师主力一战击溃,还能迅速攻占厦门,这股逆明主力,恐怕至少……至少有五万人!”
五万!
即便胡启元上来就给明军兵力打了个对折,但依旧听得一众绿营军官倒吸凉气。
五万兵马!这同样不是个小数目。
大清虽然坐拥百万雄兵,可摊派到各处,便显得捉襟见肘。
精锐更是多布于京畿与边塞。
当年吴三桂起兵,不就是仗着手头那七八万精兵,初期势如破竹,席卷南方大片疆土么?
“将军…可有退敌良策?”
张仲举看向胡启元,眼中带着一丝期盼。
他虽总管军政,到底是个文官,临阵调度,还得依靠胡启元这样的武将。
胡启元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腰间刀柄,并未立刻作答。
明军…火器…
他脑海中闪过三藩之乱的惨烈景象。
那些手持火铳、火炮的三藩叛军,曾让八旗铁骑吃了大亏,作为当年平叛将领之一,他深知火器的可怕。
这支突然冒出的“明军”,既然敢如此嚣张,火器配备定然不弱。
想歼灭他们,恐怕绝非易事!
良久,胡启元缓缓摇头,吐出三个字。
“救…不了!”
“我福州八旗满打满算,不过四千余人。”
“加上城中绿营,总兵力堪堪两万。”
“仅凭这点兵力,恐无力对抗逆明五万大军。”
他看向了张仲举。
“张总督!”
“当务之急,是立刻八百里加急,上奏皇上!”
“同时,速调兵力,严密布防泉州、福州一线!”
“传令沿海各府县,紧守城池,不得冒进!”
“必须为朝廷调集征讨大军,争取时间!”
如今早已不是太宗、睿亲王那个年代了。
面对五万装备精良的明军,胡启元没有半分把握,能用两万兵马将其击溃。
守住现有地盘,等待朝廷天兵,才是上策。
“这……”
张仲举张了张嘴,想要反驳,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何尝甘心坐视厦门失陷?可胡启元所言,句句都是实情。
两万对五万,胜算渺茫。
与其将这点兵力投入一场毫无把握的野战,尽数葬送,倒不如固守坚城,将逆明拖在闽南一隅。
只要守住福州不失,将来朝廷大军一到,剿灭明贼。
他张仲举非但无过,反而有“守土灭明”之功。
到那时,圣上必定不吝封赏。
于是乎,海澄城里的施琅,就这样被轻易地抛弃了。
恐怕他至死也想不到,因为部下为了凸显危急、催促援兵,而在求援信件上给明军的数量多加了一点点,就直接将胡启元吓得不敢来了。
……
就在施琅还在焦急等待着那永远也来不了的援军时,刚刚获得一笔七百万两白银巨款的朱大皇帝,大手一挥,直接花费了四百万两白银从军营中暴兵一万步枪兵。
同时,新一批三千名完成初步训练的新兵,也将随同这一万新募步枪兵登船启航。
由于训练时间太短,而且武器装备也已经跟不上的原因,这一批人,暂时并不会立刻投入到同蛮清的战争中,他们将替换台湾留守部队暂时驻防于台湾,在武器装备补齐之后才会被顶上前线。
另外,由于明军发展太快,米尼步枪生产速度已经跟不上部队扩充速度了,这新征召的一万步枪兵手里拿着的家伙,实际上也并非正统米尼步枪了。
这些武器都是由当初缴获自荷兰人和西班牙人滑膛枪改装而来。
事实上,只要有了米尼弹这种革命性的弹药,几乎任何一款前膛装填的火绳枪、燧发枪,都可以通过给枪管刻上膛线,改装成米尼步枪。
因此,对于明军来说,米尼步枪带来的技术优势并不会持续太久。
真正的未来,依旧是性能更优越,使用金属定装弹药的90式步枪。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926/2363096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