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 第183章 士绅们的哀嚎,明协军

第183章 士绅们的哀嚎,明协军


“好!好!好!”

龙椅之上,糠稀大弟枯瘦的手掌猛地一拍扶手,那张惨白的病容也泛起一丝不正常的潮红。

“朱和埸小儿,这是在自掘坟墓!”

“哈哈……哈哈哈哈!天佑我大清!当真是天佑我大清啊!”

自从上次那个嫌命长的蠢货送来了收音机后,金銮殿内便日日被明贼的嚣张气焰所笼罩。

不是明军攻陷某地,就是又有多少清军将士“为国捐躯”,更有甚者,前几日那刺耳的广播竟宣称整个长江以南已尽数落入明贼之手!

糠稀的脸色是一天比一天难看,老血都已经被气喷了好几升。

直到今天,当收音机里那清甜的女声,播报出大明开始全面推行土地改革的消息时,糠稀那双深陷的眼窝中才终于爆射出久违的精光,病态的脸上也奇迹般地浮现出一抹红润。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阶下,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臣立刻哈着腰凑上来,满脸都是谄媚的褶子。

“暴明此番倒行逆施,推行所谓土地改革,必然触动江南士绅豪族之根本利益!“

“自古以来,得士绅之心者得天下。朱明小儿如此胡来,无异于玩火自焚!届时,江南士绅必定揭竿而起,群起而攻之。”

“我大清天兵只需静待时机,顺势南下,则明贼不攻自破,朱明覆灭亦指日可待矣!”

“王大人所言极是!”另一名官员也紧跟着吹捧,

“想那王莽篡汉,推行王田制,结果如何?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如今这朱明小儿,不过是拾人牙慧,重蹈覆辙罢了!“

“江南士绅盘踞数百年,根深叶茂,岂是他一个黄口小儿,凭一纸空文就能撼动的?”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像是打了鸡血,纷纷点头附和。

在他们看来,大明如今实行的土地改革,简直就是自取灭亡!

中央收拢土地?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想当年顺治四年,大清便曾试图修改税法,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结果呢?阻力实在之大,根本无法实施。

连让士绅们交点税都如同要了这些人的老命,更何况是明抢他们视若命根子的土地!

这朱明小儿,不是疯了,就是傻了!

所有人都沉浸在这虚妄的幻想之中,坚信大明的土地改革必定会激起江南士绅们的激烈抵抗。

说不定都用不到他们出兵,那朱明朝廷就会在士绅豪族们的怒火中先行崩溃瓦解了呢?

然而,紫禁城内这些鞑子老爷们的美梦做得有多香甜,冰冷的现实对他们而言就有多残酷。

反抗?

被丢进锦衣卫诏狱里的那几百号人,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

现在嘛,他们只会哭了。

手中握有绝对武力,并且建立了全新官僚考核体系的朱大皇帝,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给这些士绅留下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谁敢冒头,就一榔头砸下去!

一时间,江南各省,因对抗土地改革而被抄家下狱的士绅地主不计其数。

当然,总有些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的“铁头士绅”、“地主老财”,不信这个邪。

他们既咽不下土地被朝廷“贱价”收走的恶气,更受不了从高高在上的老爷,变成要看朝廷脸色的“富家翁”。

于是,铤而走险,纠集家丁、族人甚至亡命之徒,选择了最直接的暴力对抗。

当然这些人的下场就相当难看了。

不仅自己的项上人头被悬于辕门示众,成了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连带着祖宗三代辛辛苦苦搜刮积攒下来的万贯家产、千顷良田,也一并被查抄充公。

如此强势的镇压下,一些原本还心存侥幸的士绅地主们,终于是认清了形势。

虽然土地被朝廷低价赎买,但好歹还能拿到一笔不菲的银钱。

凭借着祖上数代积累下来的财富,只要不胡乱挥霍,安安稳稳做个富家翁,一辈子锦衣玉食还是不成问题的。

更有一些头脑活络之辈,从“大明之声”广播中敏锐地捕捉到了新的信息。

朝廷鼓励兴办实业,开设工厂不仅能赚大钱,还能得到官府的扶持!

他们手中握有大笔的赎地款作为启动资金,未必不能抓住这个机会,依靠兴办工厂,重振家族声威。

于是乎,一场在清廷君臣眼中本该席卷江南、动摇大明国本的士绅地主反抗浪潮,如昙花一现迅速消弭于无形。

当江南士绅“激烈反抗”的消息,迟迟未能传到北京,反倒是明军土改顺利推行、各地秩序井然的报告,持续送达时。

糠稀大弟那颗高悬的心,终于死了。

他寄予厚望的“江南义士”,连一朵像样的水花都没能翻起来,就被那个“朱明小儿”轻描淡写地按了下去!

绝望、愤怒、惊惧、不甘……种种情绪疯狂啃噬着他的心肺。

在一阵剧烈的咳嗽之后,糠稀只觉得喉头一甜,眼前金星乱冒,“哇”的一声,一口鲜血喷射而出,随即两眼一黑,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至此,糠稀大弟心气耗尽,一病不起。

……

康麻子死不死的和朱和埸没关系,反正死了一个康麻子后面也会上来个张麻子、王麻子。

只有等所有鞑子都死干净了,这片土地上才不会再有新的“麻子”冒头。

在平息了士绅们的动乱后,朱大皇帝将目光转向了那些被关押在各地大牢里的“刺头儿”们。

对于那些被裹挟而来,或是被花钱雇来凑数的家丁、泼皮无赖之类的小喽啰,审问清楚后,直接打上几板子便给扔出了大牢。

而剩下的人虽然罪不至死,但想要出去,就不是几板子那么简单了。

冰冷阴森的诏狱之内,一名面容冷峻的锦衣卫百户,手持圣旨,对着一众面如死灰的囚犯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尔等身为大明子民,沐浩荡皇恩,本应知恩图报,安分守己。然尔等罔顾国法,聚众滋事,公然对抗朝廷土地改革之政令,蛊惑乡民,阻挠王事,影响极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民愤极大!”

“朕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忍过多杀戮。然国法如山,不容亵渎!特此亲下判罚:各犯名下九成家产悉数充公,以儆效尤!钦此!”

当“凶神恶煞”的锦衣卫宣读完判罚,牢房中的众人先是愣了半响,紧接着,便是山崩地裂般的鬼哭狼嚎。

“冤枉啊!青天大老爷!小人冤枉啊!小人再也不敢了!”一个肥头大耳的劣绅哭得鼻涕眼泪糊了一脸。

“陛下开恩啊!草民愿为陛下立长生牌位,日夜供奉,只求陛下饶过草民这一次啊!”另一个则拼命磕头,额头在粗糙的石板上磕出了血印。

更有捶胸顿足,大骂自己不忠不孝,愧对列祖列宗,竟将祖产败坏至此者。

只是,任凭他们如何哭嚎哀求,却再也不见有人敢不开眼地辱骂当今圣上了。

毕竟,太惨了!

先前那些在御街口辱骂朱大皇帝的家伙,被锦衣卫拖出去那真是一顿往死里揍啊!

那凄厉的惨叫和骨头断裂的“咔嚓”声,即便隔着厚厚的墙壁,也听得一清二楚,让他们直到现在想起来,依旧两腿发软,冷汗直流。

没人理会这些囚犯绝望的哀嚎。

圣旨宣读完毕,更多的锦衣卫、明军士兵,手持盖有三法司大印的令书,扑向这些劣绅的府邸田庄,开始了强制执行。

又是一片鸡飞狗跳……

据后来户部和内务府联合统计,此次席卷江南的土地改革运动,因为广大“深明大义”的绅士地主们“慷慨解囊”。

朝廷不仅没在赎买土地上花一分钱,到最后清点国库时,账上竟然还凭空多出了近百万龙元的盈余!

这意外之喜,让朱大皇帝龙颜大悦,直夸这些士绅“深明大义,体恤国库艰难”!

……

鹿儿岛,一处戒备森严的军营校场。

面容黝黑的吴建原,手持一个铁皮大喇叭,对着下方排列得整整齐齐的三千余名“倭国国民军”新兵扯着嗓子吼道。

“鉴于幕府反叛军近期以来,对我萨摩藩边境地区的骚扰日益频繁,为了加强防务,拱卫边疆,皇帝陛下宅心仁厚,决定提前为诸君配备新式火器。”

“都给老子记清楚了!从今天起,这杆枪,就是你们的老婆,是你们的情人!睡觉也得给老子死死搂在怀里!吃饭拉屎都不能离身!”(他们也就剩枪能当老婆了)

“人在,枪在!”

“人要是没了,枪也得给老子完整地留下来!”

“听明白了没有?!”

“哈伊!”底下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回应。

“现在,叫到名字的,上前领枪!”

一众倭国士兵一听终于要发枪了,一个个眼神炽热,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那可是来自天朝大明的新式步枪啊!

那可是能让你在数百步之外,便能一枪将敌人撂倒的无上神器啊!

训练了这么久,虽然也经常接触使用这些步枪,但那毕竟不是属于自己的,现在终于能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步枪了,他们又怎么能不高兴!

吴建原看着下方那一张张激动的脸,嘴角不屑地撇了撇。

“一群没见过世面蠢货!”

没错,这个吴建原正是当初的小原建吾,凭借着对大明皇帝的无限忠诚和在战场上的“优异”表现,他又一次得到了晋升。

从原本的大明外籍军团第一步兵团上校团长升任为“倭国国民军”第三旅旅长,不过军衔没变,依旧是陆军上校衔。

说起来,原本朱和埸是打算让根红苗正的汉人军官来全权指挥这些由异族组成的“明协军”的。

但是,在先行组建的倭国国民军第一旅和第二旅中,普遍存在着上下级之间语言不通的严重问题。平日里传达命令,解释战术,都必须依赖翻译官进行转述。

这就很可能因为翻译的些微偏差,或是理解上的细小错误,而导致军令在传达过程中出现谬误,甚至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虽然明协军每天晚上在训练结束后都会组织汉语培训,而且倭国士兵想要晋升为军官,最重要的考核标准之一便是汉语的熟练程度。

但语言天赋这种东西,并非人人具备。指望这些大多出身贫苦、目不识丁的倭国农夫渔民在短时间内掌握复杂的汉语,显然是不现实的。

因此,朱和埸在反复权衡之后,还是决定从外籍军团中抽调部分进步分子来充当这支部队的中高层军官。

于是乎,吴建原作为首批成为大明“光荣公民”的倭籍军官中的佼佼者,因为其对大明皇帝近乎狂热的忠诚和“出色”的组织能力,理所当然地便成为了这新组建的第三旅旅长。

事实上,对于被调任为所谓“明协军”旅长一职,吴建原以及其他几名一同被调职的原外籍军团倭籍军官们,心中都是充满了不情愿,甚至可以说是憋屈。

虽然调任后所有人的军职都升了一两级,但对于他们这些已经将自己视为“精神明国人”的家伙来说,这简直就如同被开除了“明军军籍”,发配边疆一般难受。

大明外籍军团好歹还顶着大明二字,走出去也也算得上是响当当的天朝上国正规军!

可现在看看这算什么?

“倭国国民军”?!

他们可都是伟大的大明皇帝陛下亲授的“光荣公民”啊!现在却要来指挥一群倭寇!

虽然他们也明白,陛下如此安排,必然有陛下的深谋远虑,但心中的那股子窝火劲儿,却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平息。

官长们心中憋着火,倒霉的自然就只能是下面那些刚刚入伍的新兵蛋子了。

于是,可怜的明协军第三旅的士兵们,便成了吴建原这群军官的出气筒,被这群憋了一肚子邪火的“孙子”们,训得哭爹喊娘,死去活来。

不过,严苛到近乎虐待的训练,倒也不是全无好处。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第三旅的三千余名新兵,便已经基本完成了从农夫渔民到合格士兵的初步转变,无论是队列纪律还是枪械操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正巧,盘踞在本州岛的德川幕府最近越来越不安分,不仅屡屡派遣浪人武士袭扰萨摩藩边境,甚至还暗中联络九州岛上一些对大明不满的旧势力,企图煽动叛乱。

因此,朱大皇帝便顺水推舟,决定提前给这些“倭国国民军”发枪,让他们去和幕府的武士们“亲近亲近”。

朱大皇帝的目的也很简单。

倭国四岛,自古以来便是我华夏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虽一度为蛮夷窃据,然今天时地利人和皆备,是时候将这片“失落的海外领土”,重新纳入华夏天朝的版图了!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926/2363087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