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留下解决办法
第二十章 留下解决办法
“树大招风!”
“我们有些时候也是身不由己。”
“当年的胡惟庸一案,我们很多侯伯勋贵,因此被牵连灭族。”
“以往的事情,至今历历在目。”
“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
范勇说道。
……
第二天。
皇宫内,寅时。
“老朱这个糟老头,居然这么坏!”
“小子,敢这么说朕。”
“迟早有一天……”
朱元璋看到日记上的记录,痛骂声再度响起。
伸手在桌子上拍了两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他的心情得到平静。
目前什么事情最重要,他心里十分清楚。
深吸一口气后,他继续翻看日记。
“老朱的引蛇出洞,变成捅了马蜂窝。”
“虽然猝不及防,但也看清了南北矛盾。”
“这样的矛盾,远比他想象的更为严重。”
“……”
“事情出乎预料。”
“北方籍都察院御史楚军,第一个站出来奏议。”
“……”
“老朱那暴脾气,满朝文武大臣不被杀得屁滚尿流才怪。”
“第一批,文官!”
“……”
“如今的洪武朝,没有了马皇后和太子朱标。”
“所以,也就没人敢站出来指证老朱。”
朱元璋看到朱标的名字,心里一阵失落。
标儿,为什么这么早就离开了呢?
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也是因为他从朱允炆的身上,看到了很多朱标的影子。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朱允炆。
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给朱允炆铺路。
“老朱最恨的就是违反他制定的大明律法。”
“可却他自己,亲自践踏了他制定的大明律法。”
“……”
“这件事情,不杀就可以解决。”
“但老朱非要动用屠刀。”
“皇帝做的时间长了,是不是变成了死心眼呢?”
“老朱,我拿什么来拯救你啊!”
朱元璋看完日记,彻底愣住了。
他坐在那里,纹丝不动。
过了好一会,也没有缓过来。
但他在心里,努力为自己辩解。
楚潇这小子,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朕可是大明天子,大明的律法,怎么可能约束朕呢?
这件事情也没有违反大明律法。
朱元璋越是这样想着,心里也就越乱。
朕,真的会遭到报应吗?
不杀人,事情也可以解决?
朱元璋心中非常希望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他又翻了一页日记本。
上面却是空空如也。
没了?
有解决的办法,干嘛不写出来?
这小子,居然让朕干着急!
此时,门外传来了太监的声音。
“陛下,马上到早朝的时间了!”
闻言,朱元璋回过神来。
抬头一看,天也快亮了。
“朕知道了,进来吧!”
朱元璋朝着外面大喊道。
宫女太监闻言,立即进来侍候他宽衣洗漱。
……
锦衣卫诏狱。
最近这段时间,楚潇感觉自己真是流年不利。
差事一个比一个难办。
前几天贡院值守。
那些上疏的学界人士,已经让他感到身心疲惫。
现在贡院虽然不用去了。
但又来到锦衣卫参与办案。
上峰的意思,这是皇上对都察院的器重。
都察院之前在贡院办的事情,皇上十分满意。
所以,皇上指定在贡院值守的都察院御史,参与涉案科举官员的审理。
楚潇在心里,一边朝着老朱问候,一边来到锦衣卫办事。
不过,让他感到高兴的是。
他跟同僚楚槐,居然分在了一个组。
此时,两人带着两名文吏,正在诏狱的审讯室。
他们准备先翻看一下卷宗,看看今天审讯的对象是什么情况。
然而,他们的到来,锦衣卫似乎并不欢迎。
锦衣卫,原本就只听命于皇帝一人。
其他部门在他们办案时,压根就不敢插手。
他们审查的结果,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确认走个过场。
可是现在呢?
这个案子,皇上居然亲自下令,先让都察院审查。
而且,还是那些绿袍的九品御史。
锦衣卫对皇上的旨意,当然不敢违逆。
但对这些比锦衣卫小旗还要低级的言官,他们怎么可能客气?
御史办案的思路,他们也不可能遵循。
楚潇和楚槐连卷宗都没翻开,什么情况也没了解。
审讯室的房门直接打开。
锦衣卫把今天第一个审讯的犯人押了进来。
“锦衣卫的官级都比我高。”
“我们连卷宗都没看到,犯人就押了进来。”
“今天这差事,恐怕只有瞎办?”
楚潇暗自道。
果不其然,锦衣卫还真就是瞎办。
犯人虽然被押了进来,但却只让御史看一眼。
随便问了几句话,直接押了回去。
毫无疑问,什么东西都没问出来。
锦衣卫押上来的犯人,也只是被牵连的家属而已。
知道什么呢?
锦衣卫这样的做法,明明就是不想让楚潇等人参与核心案情。
楚潇跟楚槐心里虽然不爽。
但他们的官级没有锦衣卫大。
又能怎么样呢?
而且,楚潇也不想招惹锦衣卫。
一旦被锦衣卫盯上,那就麻烦大了。
所以,他很快就释然了。
虽说差事没有办好,但可以准点散班。
……
楚潇回到悦来客栈。
他坐在桌子前,开始写日记。
“今天早朝,老朱状态应该不是特别好。”
“说话声音低沉,情绪也十分低落。”
“老朱毕竟是六七十岁的人,倒也可以理解。”
“不过,他怎么会安排九品御史去审理锦衣卫的案件?”
“这样的馊主意也能想得出来?”
“……”
“我跟同僚楚槐,一天审理了十七八波案犯。”
“可都是涉案官员的亲朋好友。”
“那个最冤枉的人,才来这里投亲三天,便被抓进了诏狱。”
“一个字——冤。”
“南北榜案的官员,他们原本也没有什么恶意。”
“不就是把事情办砸了吗?”
“……”
“这些官员的亲朋好友,只能冤死了。”
“数千条人命,留着让他们将功补过不好吗?”
“老朱这样大动干戈,都是因为南北势力相互勾结,成了党派。”
“……”
“这次的事件,应该把南方的人派到北方办学,北方的人派到南方建设。”
“给他们画一个大饼,谁干得好,谁就可以回来。”
“背后支持他们势力,也会想办法帮忙。”
“南方势力,想要支持到北方官员,是一件难事。”
“北方势力,想要支持到南方官员,也是一样。”
“无奈之下,他们只会跟当地的势力进行合作。”
“南北之间的隔阂,一定程度上会慢慢消失。”
“这样一来,大明不就统一了吗?”
“保住了性命,谁不感谢老朱家十八代祖宗呢?”
“……”
楚潇写完日记,随手将笔放下。
这些案犯的命运,他为之感到叹息。
不杀的办法,虽然写了下来。
但他不是老朱啊!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902/1111111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