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开局殴打高阳?我反手制盐惊呆李世民 > 第16章 国之重器

第16章 国之重器


第一十六章  国之重器

那几名金吾卫,加起来,体重何止千斤?

他们有些犹豫,但还是依言,一个个,都站到了那根细长的“石条”之上。

整个太极殿,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着看那石条断裂的场景。

可!

那根看着并不粗壮的石条,在承受了千斤重压之后,竟是,纹丝不动!

别说断裂,连一丝弯曲都没有!

哗!

整个朝堂,彻底哗然!

所有官员,都瞪大了眼睛,像看怪物一样看着那根石条,又看看秦源。

这……这已经不是奇技Y巧了!

这简直是神仙手段!

李世民,更是从龙椅之上,猛地站了起来!

他死死的盯着那根水泥钢筋模型,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炽.热的光芒!

他仿佛已经看到。

用这种神物,修建起的,更高,更坚固的城墙。

用这种神物,铺设出的,更平坦,更宽阔的驰道。

用这种神物,建造出的,能抵御百年洪水的堤坝!

一个属于大唐的,基建狂魔的时代,似乎,就在眼前!

太极殿上,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的盯着那根,承受了千斤重压,却纹丝不动的水泥钢筋条。

他们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脑海里,掀起了同样猛烈的风暴。

此物,若用于国之工程……

那将是何等恐怖的场景?

秦源,打破了这份寂静。

他对着龙椅之上的李世民,朗声道:

“陛下,臣称此物为‘钢筋水泥’。”

“若用此物,修建桥梁,可横跨大江大河,千年不倒。”

“若用此物,巩固河堤,可保我大唐,数百年,再无水患之忧!”

一番话,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李世民心中,那扇名为“千古一帝”的野望大门。

无水患之忧!

这是何等宏伟的蓝图!

这是何等不世之功!

“好!”

李世民再也按捺不住,从龙椅上大步走下。

他来到那水泥条前,伸手用力的抚摸着那粗糙而又坚硬的表面。

感受着那其中蕴含的,无与伦比的力量。

他的眼中,光芒万丈。

“秦源听封!”

李世民的声音,前所未有的洪亮,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秦源躬身。

满朝文武,也齐齐屏住了呼吸。

他们知道,一项打破常规的册封,即将到来。

“朕,今日,特为你设一新职!”

“命你为‘将作监少监,领兴农事’!”

“品级,暂定从四品。”

“但,朕许你,可随意调动工部、将作监所有工匠、资源,凡与民生基建相关之事,皆由你全权总揽!”

“无需向任何人报备,只需对朕一人负责!”

轰!

这个册封一出,整个朝堂,再次哗然。

品级不高,甚至有些低了。

可这权力,却大得吓人!

直接调动两大部的资源,还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

这简直就是一个,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超级部门!

一个,完全为秦源量身打造的权力机构!

那些之前弹劾过秦源的官员,此刻面如死灰,两股战战,几乎要当场昏厥过去。

他们知道,他们完了。

秦源,已经成了他们此生,都只能仰望,甚至需要跪拜的存在。

……

退朝之后。

秦源,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待遇。

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兵部尚书……

六部大员,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围了上来。

那一张张脸上,堆满了亲热而又谄媚的笑容。

“秦少监,年少有为,国之栋梁啊!”

“秦少监,以后我工部,但有差遣,您一句话的事!”

“秦少监,晚上有空吗?寒舍备了薄酒,不知可否赏光?”

这帮人精,态度转变之快,与三个月前,简直是判若两人。

而定远侯府的门前,更是夸张。

各式各样,代表着各个府邸的华贵马车,从街头,一直排到了巷尾。

门房收到的拜帖,已经堆得像一座小山。

秦源,成了整个长安城,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在一众访客中,一个人的身份,尤为特殊。

吴王,李恪。

当今陛下最英武的儿子之一。

他,也是高阳公主的亲哥哥。

李恪前来,姿态放得很低,言语间满是亲善,想要为自己的妹妹,和秦源做个和事佬。

可秦源,只是淡淡回了他一句话。

“道不同,不相为谋。”

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他秦源,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关于高阳公主的求情。

李恪碰了一鼻子灰,只能尴尬离去。

秦源,没有沉浸在这种权势的追捧之中。

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向李世民上了一道奏折。

奏折的内容不是要钱,也不是要人。

而是请求,成立一个全新的机构。

“格物院”。

“陛下,天下之大,能人异士无数。”

“臣请奏,成立‘格物院’,广招天下奇工巧匠,算学人才,墨家传人。”

“由臣亲自领导,专攻格物致知之学,将那些‘奇技Y巧’,尽数化为利国利民之重器!”

李世民,当场准奏!

并且,给予了格物院,极大的自主权和财力支持。

他要让秦源,这个能下金蛋的母鸡有一个最舒服,最合适的窝。

格物院,成立了。

它的第一个研究成果,很快便震惊了世人。

活字印刷术!

秦源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用铅、锡、锑,制成了合金活字。

排版,印刷,效率,是雕版印刷的数十倍不止!

当一本本字迹清晰,价格却只有以往十分之一的书籍,开始在长安流通时。

知识,第一次,有了向平民阶层普及的可能。

这份功绩,比之水泥,酒精,毫不逊色。

李世民对秦源,也越发的倚重。

他甚至养成了一个新的习惯。

隔三差五,便会换上一身便服,不带任何随从,微服私访定远侯府。

他与秦源,不谈君臣之礼。

只在后院的PT架下,烹一壶清茶,下一盘棋。

他们探讨天下大事,畅想大唐未来。

从民生,到军事,从经济,到文化。

秦源那超越时代的眼光和见识,一次又一次的,让李世民感到震撼和启发。

不知不觉间,两人的关系,已经超越了君臣。

隐然已有几分“天子师友”之势。

这份荣宠,大唐开国以来,可谓独一份。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893/1111111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