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以为如何
第六十六章 以为如何
书房内,没有外人。
秦源开门见山,将李恪谋逆的证据,推到了长孙无忌的面前。
长孙无忌看着那些详实无比的情报,瞳孔猛地一缩。
他抬头,深深地看了秦源一眼。
这个年轻人,其手段和势力的渗透,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两人没有说太多废话。
顶级的政治玩家之间,一个眼神就足以达成共识。
“国公大人,以为如何?”
“当,杀之!”
“善!”
一个临时的,却无比稳固的政治同盟,就此达成。
甘露殿。
李世民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
他连说话,都变得很吃力。
秦源没有再提那些烦心的国事,更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在他面前哭哭啼啼,或者进献什么名贵的汤药。
他献上的,是一件独特的礼物。
一个用上好的金丝楠木和水泥,制作的,无比精细的建筑沙盘模型。
—大明宫。
“陛下,您看!”
秦源将沙盘推到李世民的病榻前,声音轻柔。
“这是臣为您,为大唐未来的君王,设计的,一座全新的皇宫!”
“它比太极宫,更加宏伟,更加开阔!”
“臣在其中,设计了完善的通风和采光系统,即便是在盛夏,殿内也会有穿堂风,凉爽宜人!”
“还有全新的,地下排水系统。
用的是水泥管道,永不堵塞,再也不会有宫内积水,滋生秽物!”
“所有的窗户,都将用上最大块的无暇琉璃。
冬日里,即便不开窗,殿内也会温暖如春,亮如白昼!”
秦源的声音,像一首遥远的歌谣,为病榻上的帝王,描绘着一幅无比美好的,未来的蓝图。
李世民浑浊的眼睛里,渐渐有了一丝光彩。
他伸出枯瘦的手,轻轻地,抚摸着那精巧的宫殿模型,仿佛已经看到了它建成的样子。
他知道,自己,是无缘得见了。
他笑了笑,那笑容,带着一丝遗憾,更多的,却是满足。
他缓缓地,收回了手。
“好……很好……”
他喘.息着,对身边的内侍说道。
“传……长孙无忌,秦源,入内!”
当两人再次跪在榻前时。
李世民已经命人取来了一个锦盒。
他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枚代表着禁军调动权的,虎头兵符。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将兵符,从中间,一分为二。
他将其中一半,交给了长孙无忌。
又将另一半,交给了秦源。
“朕,走后……京中局势,由你二人,共同稳定!”
这是帝王最后的智慧。
将兵权一分为二,交给一文(长孙无忌),一“工”(秦源)。
让他们互相制衡,又必须互相合作。
这,是他为李治,留下的,最稳固的,权力平衡之术。
做完这一切,他仿佛耗尽了所有的精力。
他靠在软枕上,闭目片刻,再次睁开时,对侍立一旁的内侍,下达了最后一道,带着血腥味的密诏。
“传朕旨意……赐吴王李恪,自尽。
留其全尸,以全父子之情!”
诏书下达,他转头,看向秦源,眼神里竟带着一丝歉意和温柔。
“朕……能为你做的……”
“这是,最后一件了!”
“未来……看你的了!”
秦源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泪水,夺眶而出。
他重重叩首,额头触地,声音哽咽。
“臣……恭送陛下……”
李世民看着他,脸上露出了此生最后一个,欣慰的笑容。
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英雄迟暮。
一位开创了贞观盛世的千古一帝,就这样,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
太宗文皇帝,驾崩于含风殿。
秦源手握着那半块尚有余温的兵符,与身旁同样手握兵符的长孙无忌,对视了一眼。
两人心中,纵有万千的算计和提防。
但在此刻,他们是这个庞大帝国,权力交接的,“双保险”。
大唐的天,没有塌下来。
李世民的离去,意味着秦源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靠山”,消失了。
但他自己,也早已在风雨中,成长为一棵,可以为新君,为这个帝国,遮蔽一切风雨的参天大树。
先帝驾崩。
这四个字,在任何一个王朝,都意味着血雨腥风,意味着动荡不安。
但在贞观二十三年的这个初夏,长安城,却平静得有些诡异。
李世民驾崩的消息,被死死地封锁在了那座巨大的皇城之内。
宫门紧闭,禁军换防。
秦源手持着那半块虎头兵符,一夜未眠。
他没有守在甘露殿外哭灵,而是坐镇于格物总院的最高处,那座可以俯瞰整个长安城的塔楼里。
一只只精壮的信鸽,从塔楼飞出,消失在夜色之中。
一道道加密的指令,通过遍布京畿的驿站网络,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那些忠于新皇、也忠于他的将领手中。
京畿大营的统帅程咬金,接到密令后,二话不说,直接封锁了所有通往长安的官道。
羽林卫的将领,悄无声息地,接管了皇城四门的防务。
而长孙无忌,则手持着另一半兵符,以顾命大臣之首的身份,在太极宫中,连夜召见了所有在京的三品以上核心官员。
当那些睡眼惺忪的大臣们,走进那座气氛肃杀的大殿时,看到的,是早已身穿孝服的太子李治,和分立其左右,神色冷峻的长孙无忌与秦源。
长孙无忌展开了早已拟好的遗诏。
那上面,有李世民的亲笔,有玉玺的朱印。
整个权力交接的过程,快速、高效、悄无声息,充满了秦源式的、冰冷的秩序感。
没有争吵,没有哗变,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等到第二天清晨,悠长的钟声从皇城内传出,国丧的消息正式公布时,一切,都已成定局。
太阳照常升起。
长安城,还是那个长安城。
但大唐的天,已经换了主人。
李治,这位以仁孝闻名的年轻君主,正式登基,改元永徽。
他坐在那张曾经属于他父亲的、冰冷的龙椅上,看着下面跪倒一片的文武百官,心中,第一次,有了君临天下的实感。
他没有像历代新君那样,急着大赦天下,以示皇恩。
他登基之后,下的第一道正式诏书,内容,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893/1111106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