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玩忽职守
第六十九章 玩忽职守
那年轻人又指向另一条。
“你上报,本县今年税收,超额完成。
可为何,我查了定远钱庄的流水,本县的存银量,比去年,反而下降了三成?钱,去哪儿了?”
一个个问题,如同一把把尖刀,直插张县令的心脏。
他看着那个年轻人手中,那本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他看不懂的符号和图表的勘测记录,只觉得头晕目眩。
他引以为傲的那些作假手段,在这些懂“格物”的怪物面前,就像是小孩子的把戏,被一眼看穿。
“我……我……”
他汗如雨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旁边的黑袍御史,面沉似水,展开一卷黄绫。
“奉陛下旨意,雍州县令张某,玩忽职守,欺上瞒下,着,即刻罢免,押送长安,交由大理寺问罪!”
“钦此!”
类似的场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在大唐的各个州县,不断上演。
“皇家监察队”,就如同一把锋利无比的梳子,将整个帝国的官僚体系,狠狠地梳理了一遍。
无数贪官、庸官,应声落马。
而那些真正有能力、有作为的干吏,则被迅速提拔,委以重任。
整个大唐的官场风气,为之一清。
长孙无忌坐在自己的府中,听着门生们一个个被罢免的消息,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他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那些政治手腕,那些盘根错节的人脉网络。
在秦源这种,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数据流”和“巡查流”打法面前,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他知道,他输了。
内部的改革,如同巨斧,劈开了盘根错节的旧秩序。
而帝国伸向远方的触角,也并非一帆风顺。
永徽二年,秋。
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本该是一片繁荣景象。
然而,一份来自安西都护府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却给这繁荣,蒙上了一层阴影。
西突厥,阿史那贺鲁部,叛了。
这个曾经被太宗皇帝打得俯首称臣的部落,在一位新的、野心勃勃的首领带领下,重新崛起。
他们如同草原上的饿狼,开始频繁地骚扰、劫掠丝绸之路上的商队。
军报中称,短短两月之内,已有三支来自大唐的商队,在丝路南道上,被洗劫一空,人员伤亡惨重。
其中,就有“长安商会”的成员。
消息传回长安,商会里顿时炸开了锅。
那些平日里风光无限的大商贾们,一个个都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他们的货物,他们的伙计,他们的身家性命,都压在那条漫长的商路上。
商路一断,他们的财路,也就断了。
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去京兆府报官,也不是去求兵部出兵。
而是集体涌向了太傅秦源的府邸。
在他们看来,如今这大唐,能为他们这些商人做主,也有能力为他们做主的,只有这位秦太傅了。
“太傅大人!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
“我那批上好的蜀锦,还有从波斯换来的宝石,全没了啊!”
“再这么下去,以后谁还敢走西域啊!”
看着眼前这些哭天抢地的商贾,秦源的脸上,却没有什么波澜。
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
帝国的扩张,从来都不是请客吃饭。
商业利益的背后,必须有强大的武力作为支撑。
但他并不想直接让朝廷出兵。
一来,西域路途遥远,大军出动,粮草耗费巨大,得不偿失。
二来,反应太慢。
等朝廷扯皮完毕,大军开到西域,黄花菜都凉了。
他心中,早有了一个更大胆,也更高效的方案。
他将商会的代表们安抚下来,随即入宫,面见李治。
“陛下,西域之乱,非癣疥之疾,乃心腹之患。
商路若断,则我大唐与西方之贸易,财源断绝。
然,若为此小乱而动用大军,亦非上策!”
李治如今对秦源是言听计从。
“依太傅之见,当如何?”
秦源缓缓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臣以为,此事,当由商会,自行解决!”
“自行解决?”
李治大为不解。
“一群商贾,如何能对抗突厥的精锐骑兵?”
“商贾不能,但大唐的百战老兵,能!”
秦源的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陛下,辽东之战后,有数万将士,解甲归田。
他们身怀绝技,正当壮年,却无用武之地。
臣提议,由长安商会和定远钱庄,共同出资,以自愿为原则,高薪招募这些退役的精锐老兵!”
“再以格物总院武备司,最优良的‘雪纹钢’横刀、‘定远甲’、乃至新式的连发手弩,将他们武装起来!”
“他们将以‘安西商团护卫队’的名义,前往西域。
名为护商,实则,为我大唐在西域,插下的一支,不受朝廷编制限制的,精锐之师!”
李治听得心潮澎湃。
不花朝廷一分钱,不动用一个在编的士兵,就能凭空多出一支战力强悍的军队!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天才构想!
“好!就依太傅所言!”
“此事,由太傅全权处置!”
李治的放权和信任,让这个在封建王朝,本是极为敏.感的“私兵”计划,得以顺利推行。
招募令一出,应者云集。
那些在辽东战场上,亲眼见识过秦源“神迹”的老兵们,一听说又是秦公的号召,而且待遇优厚,一个个都热血沸腾地前来报名。
他们对秦源的信任和忠诚,早已深.入骨髓。
短短一月,一支两千人的“安西商团护卫队”,便已组建完毕。
他们的装备,豪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人人一身“定远甲”,手持“雪纹钢”横刀,腰挎新式连发手弩,甚至每个百人队,还配备了数枚作为杀手锏的“震天雷”。
这支军队的战力,甚至比当年的玄甲军,还要强上几分。
在出发前,秦源亲自为这支护卫队,制定了行动方针。
总结起来,只有六个字。
“以战养战,就地补给!”
护卫队的军饷和日常开销,一部分,由长安商会和定远钱庄提供。
而更大的一部分,则来自于“战利品”。
从哪里来?
自然是从那些劫掠商道的敌人手中,加倍地,夺回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893/1111106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