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099【医者仁心】
薛淮没有仓促上前,他面无表情地打量着前方的环境。
东面有一座巍峨宝寺,门前古树参天,石狮雄踞,钟声悠扬传出,隐约可见寺内有一座高耸的宝塔。
空地之上,一些僧人正忙着施粥,然而这对于饥肠辘辘的流民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此外还有一些打着招牌的粥铺,瞧着应该是城内的富绅所设。
薛淮仔细看了一圈,唯独没有瞧见临清县衙设立的粥铺,而这本应该是他们的职责。
“少爷,你看。”
江胜眼睛很尖,他指着空地角落里,在薛淮身边低声提醒。
薛淮顺着他的指向望过去,只见那一群流民之中,有个身穿布袍的年轻男人正在帮一位老人把脉。
他随即缓步行去,走到近前便听那位老人絮絮叨叨地说道:“咳咳……闹蝗的时候可凶了,一飞遮了天,把麦苗都啃了,老汉家里几亩地全遭了灾,一家人的口粮没有着落,还得交那些田税,可不得逃荒吗?咳咳……崔郎中,你是个大好人,老汉要是能活下来,一定会给你立块长生碑!”
年轻男人收回手,缓缓道:“你这是老毛病,很难治好,晚些时候我让药铺的伙计给你送一些药,能让你晚上睡个好觉。放心,不要银子。”
“多谢崔郎中的大恩大德!”
老人眼眶泛红,挣扎着要跪下磕头,却被年轻男人一把拦住。
他安抚老人几句,随即走向不远处一名抱着幼儿满脸是泪的妇人。
“崔郎中,求求你救救我的儿子!”
妇人嗓音嘶哑,身体控制不住地发抖。
崔郎中示意她冷静一些,然后仔细观察哭泣不止的幼儿,只见其面黄肌瘦却腹部臌胀,又询问妇人几个问题,不由得皱眉道:“你的孩子得了疳积,万幸只是初期。”
妇人哪里听得懂这个病,不过郎中后面那句话让她稍稍安心,又急切地问道:“崔郎中,能治吗?”
“能。”
崔郎中言简意赅,随即从药箱中取出金针,让妇人蹲下放平幼儿,他以金针刺幼儿的四缝穴,又让药童去向僧人讨来一些葛根。
刺针之后,幼儿的哭声渐渐停止。
崔郎中止住妇人的感恩戴德,镇定地说道:“我会让药童给你准备一副药,再辅以葛根粥服下,此外你要记得每天揉按令郎膝下三寸,超过一百次就可以,持续半月此症可解。还有一点,往后不能再让他吃泥土,否则神仙难救!”
妇人涕泪横流,听到最后那句话又愧又悲。
如果有足够的粮食,她怎会让好不容易活下来的儿子吃泥土?
崔郎中显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然而为了给这些灾民免费治病已经让他处境艰难,又哪来多余的银子给他们购粮?
一时间,他眼中浮现艰难悲痛之色,但又很快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去看下一个生病的灾民。
“少爷。”
李顺见多识广,忍不住对薛淮说道:“这位崔郎中的医术不凡,一般的游方郎中可不会金针之术。”
薛淮只是淡淡应了一声。
此刻他们已经来到这成百上千的灾民附近,其实一眼看去便很惹眼,然而无论是那位年轻的郎中还是灾民们,几乎无人在意他们的出现。
薛淮没有上前打扰,他正准备让李顺回去取一些银子来,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喧哗。
他扭头望去,只见七八名临清县衙的官差佩着腰刀大步赶来,为首班头的目光锁定在那个年轻郎中身上,高声道:“崔郎中,你可让兄弟们好找哇!”
灾民们对薛淮等人的出现无动于衷,但是看到这群官差,他们不自觉地往后面缩着,尤其是人群中一些比较年轻的妇人,更是连忙低下头。
当此时,崔郎中正帮一名中年男人检查右腿腐烂的伤口,就连旁边的灾民都捂着鼻子尽量离远一些,但是崔郎中仿佛没有嗅觉,细致而又专注地观察着伤口。
那名差役班头见他没有反应,不由得恼道:“崔十七,你在老子面前装什么哑巴!实话告诉你,县尊已经判了你和吴员外的案子,你平白占了吴员外的铺子,限你三天之内搬走,否则莫怪我们不客气!”
崔十七帮那名中年男人简单处理了一下伤口,然后站起身面向一群犹如凶神恶煞的差役。
他身量颀长,有些清瘦,然而面上却无半点惧色,平静地说道:“吴班头,药铺是崔家的祖产,何时变成令叔父的铺子?”
简简单单一句话便让差役班头脸色涨红,恶狠狠地说道:“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是不是想污蔑老子?娘的,要不是你给县尊的公子治过病,你早就被关进大牢了!”
“吴班头你误会了。”
崔十七微微摇头,继而道:“我说过,药铺是崔家的祖产,当年只是租给吴员外使用,如今我既然回来了,自然要拿回来。吴员外从三年前便开始打官司,但是他连地契都拿不出来,这桩官司就算打到府城,他也赢不了。”
有些话他没有说出口,比如知县是看在他治好其子的份上犹豫不决,最终还是抵不过这个吴班头整天的劝说,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位吴员外通过他的好侄儿、暗中送进府衙的银子。
“县尊已经判了,你还想抵赖不成?”
吴班头上前一步,有意拍了拍自己的腰刀,狰狞道:“老子看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你们……你们不能这样欺负崔郎中……”
先前那名老人鼓起勇气站在崔十七的身边,即便身体因为畏惧不断颤抖,但他终究还是坚持站稳。
紧接着又有不少灾民向崔十七靠近。
他们逃难来到临清城,趁着城门把守不严侥幸进入城内,但是被严格限制不得离开这片空地。
大半个月他们只能靠着旁边大宁寺的僧人施粥存活,后来又有几家富绅开了粥铺,如此勉强活了下来。
问题在于很多人在逃难的过程中染病难治,要不是有崔十七主动给他们看病且分文不取,这些灾民至少有两三成会被折磨得痛不欲生。
如今见崔十七陷入危险,即便他们知道这些官差手里的腰刀不会留情,却也坚持着站在崔十七身边。
“你们想干什么?造反吗!”
吴班头一声怒吼,腰刀猛然出鞘,身边的差役们同时拔刀。
灾民登时吓得六神无主浑身颤抖。
“吴班头,不要为难这些可怜人。”
崔十七面色木然,最终下定决心说道:“你回去转告县尊和吴员外,铺子可以给他,但他得给我十天时间收拾,另外他要给我三百两银子。”
吴班头面上冷笑,心里快速计算起来。
临清作为运河重镇南北枢纽,崔家的铺子又在最繁华的鳌头矶街,沿街三间门面至少价值三千两,如今只需要三百两,即便算上之前给县尊的一百两,他们吴家依旧能狠狠赚上一大笔。
他装腔作势片刻,还没等他开口答应,旁边传来一道清亮的声音:“崔郎中,既然那是你们崔家的祖产,依我看还是留在你手里更合适。”
人群遽然一静。
吴班头扭头望去,阴鸷的视线落在薛淮脸上。
其实他早就注意到这群陌生的面孔,但是没有太放在心上,因为临清城内有太多这种来自天南地北的外乡人,譬如此刻除了薛淮等人,外围还有一些衣着绸缎的商贾悄悄旁观。
吴班头双眼微眯,寒声道:“阁下是何人?”
他当然能看出薛淮气度不俗,问题在于对方实在太年轻,纵然带着几名伴当,最多也就是富贵人家的子弟。
临清虽然只是县城,但因为此处过于重要的地理位置,知县大有来头,一般人根本不敢闹腾,因此吴班头没有丝毫忐忑的情绪。
“路过此地,想着来看一看盛名在外的临清城,不料会看到这些令人不适的景象。”
薛淮缓步上前,看着吴班头问道:“请教一下,如果今天这位崔郎中不肯交出他们崔家的祖产,你们的县尊打算如何炮制他的罪名?”
吴班头下意识觉得危险,因为他竟然在对方身上感受到比知县更吓人的压迫感。
然而还没等他表态,旁边一名跟着他在城内横行霸道惯了的差役忽地上前,抬起刀鞘便要朝薛淮脸上拍去,嘴里怒骂道:“哪里来的小白脸,也敢在我们班头面前嚣张!”
“住手!”
吴班头心知不妙,但是已经迟了。
那名差役忽觉眼前一黑,只见那个年轻人身旁的一名伴当猛然出现在他身前,将他和那个年轻人隔开,与此同时对方举起右臂挡开他的刀鞘,抬起一脚踹向他的小腹。
差役只觉一股巨力传来,小腹如同被巨锤撞击,下一刻他便双腿向后腾起,狠狠跌了一个狗吃屎。
场间一片死寂,只剩下差役的哀嚎之声。
不远处,崔十七神情复杂地看向薛淮的侧脸。
江胜站在薛淮身前,望向这群佩着腰刀面色发白的差役,一字字道:“狗胆包天!”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846/1111103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