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海外科研机构破解连遭失败(48k大章
第112章 海外科研机构破解连遭失败(4.8k大章加餐)
躲在暗处的觊觎者对元界智控动作频频,但收效甚微。
不论是仿生义肢,还是新发布的家政服务机器人,全都大卖特卖了。
因为元界智控的产品所面向的客户群体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仿生义肢的消费群体是肢体残疾人士,且绝大多数都是底层大众。
你跟这个群体说仿生义肢会窥探你的隐私生活,人家反手就是对你一顿大骂:可得了吧,劳资缺胳膊少腿生活都不能自理,跟劳资说这些有的没的,一天天的啥也不是。
所以对这个客户群体没什么卵用。
该群体的第一需求是生存,能重新生活自理是他们最优先级的需求,其它问题与之相比都得靠后。
而家政服务机器人,该产品面向的客户群体是高净值或超高净值人群,是妥妥的社会精英,他们要是这么容易被忽悠,就不可能那么有钱那么成功,早就从这个生态位跌落下去了。
所以对这个客户群体也是没什么卵用,也许能忽悠那么一两个,但不可能是绝大多数。
元界智控旗下的仿生义肢产品、家政服务机器人,这两大客户群体所处的生态位天然的很难被带起节奏,只要产品本身卓越,紧扣用户需求,该大卖的就是大卖。
……
接下来的几天,元界智控旗下各大线下直营店、万象汇通授权店都有两个小元机器人用于展示。
小元机器人的各种日常生活的分享,在网上变得越来越多,与之有关的视频点击率也非常高,很容易上热门。
有的网红看到了这个赛道,又有经济实力的,也选择购买小元机器人制作分享视频。
现阶段,新事物很有吸引力,人们的猎奇心理还没有消散,能够吃到流量。
到了12月份,网上已经出现各种各样的小元机器人日常分享。
有做家务的视频、洗碗洗菜做饭做菜的视频、喂养宠物的视频等等。
现在的产品交付周期已经缩短到一周以内,因为之前超级工厂刚刚投入运营,没有那么快,
现在不一样了,超级工厂要是全力拉满产能,一个月能够生产好几万个。
而小元机器人目前每周的销量在3500到3750区间波动,并且稳定了下来。
……
别墅客厅,孟秋颜阅览最近的新闻资讯。
末了,他看向陆安说道:“最近的与我们公司有关的舆情又转向了,关于机器人抢人类工作的话题变得越来越多,很多媒体包括一些不怀好意者从这个角度贩卖或制造焦虑。”
客观上来讲,对于人形机器人而言,当先进到一定程度,且成本价格降下来了,人类能够胜任的工作,人形机器人基本上都能胜任。
尤其是从事工业生产类的行业,包括服务业,甚至部分艺术创造。
这也是人形机器人为什么会是称之为终极形态,人能干的活儿都能干,而且可以无缝隙接管。
元界智控推出这么先进的人形机器人。
媒体和有心人加以渲染,确实让不少人倍感焦虑,害怕自己的工作被机器人抢了。
陆安淡淡地说:“事业做大了,来自四面八方对你的打击不会少,被人针对说明你确实牛,不然谁会搭理你?”
人形机器人这一块,是释放人类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这个科技树更是2028年后应对“蒙特摩洛斯”小行星危机的关键,没有机器人释放生产力,哪里来的2028年到2036年这短短8年时间仅国内就干出超过1000亿吨的钢铁产量?
前世那波澜壮阔的8年岁月史诗里,可不单单只生产钢铁,包括水泥建材等各种物资都在疯狂生产。
凡事皆有利弊,前世“蒙特摩洛斯”小行星刚刚被发现的时候,当时全人类都要吓麻了,即便是上三常刚刚得知消息都是脑瓜子嗡嗡的。
而为了应对这场危机,人类疯狂榨取全球资源。
就说土奥作为铁矿储量世界第一的国家,愣是在短短八年时间,探明的易开采铁矿几乎全都被挖空了,土奥也从铁矿储量世界第一跌落下来。
而地球资源被过度开发,也使得的人类文明不得不仰望星空,向地球之外寻找生存资源的增量,拓宽生存边界。
可以说“蒙特摩洛斯”小行星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是加速了人类文明走出地球摇篮。
不过孟秋颜并不知道这些,也不知道未来2028年后会发生什么。
……
随着小元家政服务机器人的大卖,陆安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军方心心念念的武装人形机器人。
军方都已经确定下单采购6.5万个武装人形机器人,先采购1500个验收测试半年,确认没问题就批量生产完成后续6.35万个武装人形机器人的交付任务。
不过,这个量还是不够维持生产线全年运作。
军方采购6.5万个,小元机器人预计年销量在20万个左右,而超级工厂目前的产能可以实现年产量40万个不在话下。
换句话说,现在的订单量,只够人形机器人生产线干半年多一点就没活干了。
生产线投产运作后是不能轻易停工停产。
那就只能扩大增量需求,军方肯定没法大批量采购,疯狂爆兵先不说军费能不能hold住,世界各国看到了也会紧张,搞不好有些国家会应激。
扩大增量的策略,军用这一块肯定是想法子做外贸版,陆安的建议也得到了上边的认可。
此前,他就建议做武装人形机器人的外贸版,其中一个理由就是需要实战数据进行技术迭代升级,确保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不过这需要确保技术不泄密,这个问题若是没有保障,国家肯定不会允许武装人形机器人做外贸版。
技术防盗这一块,陆安信心十足。
除了做军用外贸版之外,另一个增量场景那就是应急抢险救灾,最典型的一个应用场景就是消防灭火,有了消防级人形机器人的辅助,对于进入失火大楼灭火、救援等,就不需要人类消防员以身犯险。
不过最大的增量还是在于民用市场,只要把家政服务型机器人的价格打下来,让全国3亿普通中产消费群体能够消费得起,年销量达到百万级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
殴洲,斯图加特。
当地的一家研究所,一个人形机器人跨越大半个地球送到了该所实验室里。
赫然便是元界智控旗下的发布的小元机器人,产品发售距今已有2个月,很多顶级科研机构都从不同渠道获得了小元机器人。
这并不难,毕竟是已经上市销售的产品。
只要花点钱买就肯定能搞到手,而且运出国也是合法合规的,就算不合法合规,只要产品在市面销售,有心人想搞也是能搞出去的。
此刻,实验室里空气弥散着冷凝液氮的寒气,还有精密仪器运转时近乎无声的低频嗡鸣。
克鲁格教授此时像是一个面对顽固锁匠束手无策的学徒。
他戴着高倍放大镜,双手稳定的如同机械臂,操作着一台极为昂贵的飞秒激光微切割仪,目标是从小元机器人身上拆下来的固态晶格电池。
小元机器人在众多国外科研机构的眼里,简直浑身都是宝贝,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
就说这固态晶格电池,几个月前元界智控重磅发布在电池领域取得飞跃式突破,将电池能量密度直接从当下主流锂电池提升到了足足近一个数量级,达到了1000Wh/kg。
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不想得到固态晶格电池技术的。
“功率调至最低阈值。”
“焦点校准。”
“脉冲频率设定在理论剥离安全区。”
克鲁格教授的声音透过内通系统传出,他的表情颇为凝重,小心翼翼的。
其助手正在盯着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的屏幕,上面清晰的显示着材料表层的精细结构。
飞秒激光以其超短脉冲和极高峰值功率,理论上能进行近乎无损的分子级切割。
只见微芒精准地聚焦在材料边缘。
滋——!
一道极其细微、几乎被仪器噪音淹没的异响传来。
显微镜屏幕上,被激光聚焦的那一小片区域,其分子排列的完美晶格图像瞬间扭曲、模糊。
仿佛被投入石子的水面。
紧接着,一种诡异的、如同墨水晕染般的深灰色从切割垫迅速向周围蔓延,样本温润的材料色泽肉眼可见的变得暗淡。
“停下!快停下!”
克鲁格教授急促的几乎吼出来,手指猛地拍下急停按钮。
但,太晚了。
就在激光束熄灭的瞬间,那片被“污染”的区域,质地发生了剧变。
它不再具有弹性,而是变得像干燥的粉笔一样脆弱,当克鲁格教授试图用最精微的探针去轻轻触碰取样时。
噗!
一声轻响,那小块材料如同风化的砂岩,无声无息地碎裂、崩塌,化作一小撮毫无生气的灰色粉末,从探针尖端簌簌落下。
“活性纳米胶囊……”
这是纳米材料的一个分支,克鲁格教授摘下目镜,手指捻起一点粉末,声音嘶哑。
任何试图暴力侵入或超出其承受极限的能量刺激,都会触发这些胶囊破裂,释放出特定的蚀刻剂或引发分子链的不可逆交联,用自毁来保护秘密。
克鲁格教授看着旁边另一台已经报废的仪器,眼中充满了挫败。
……
与此同时,北镁硅谷。
科技巨头谷歌旗下的一家核心实验室,此刻也在解构小元机器人。
一位软件架构师正盯着面前十几块疯狂滚屏的显示器,机器人到位后,他和他的团队就开始连夜奋战。
该团队试图从软件层面攻破小元机器人的固件堡垒。
他们绕过了物理拆解,利用一个极其隐蔽的,存在于早期外围传感器驱动固件中的微小时序漏洞,成功地将一条精心伪装的“低权限诊断请求”注入了系统总线。
“指令注入成功!我们摸到门把手了!”一名团队成员的声音因兴奋而变调。
屏幕上,代表数据流动的绿色线条瞬间变得密集,似乎有海量的底层信息正被小心翼翼地读取出来。
“提升权限,尝试接触核心控制协议层。”
艾米丽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就在她的指令即将触及那个被视为圣杯的“中枢神经”接口的瞬间。
嗡!!!
小元机器人内部猛地传出一阵低沉而急促的蜂鸣警报,其头部那条柔和的暖白色光带瞬间熄灭,转而亮起刺目、不断高速闪烁的猩红光芒。
【警告!检测到未授权深度协议访问!】
【启动“逻辑迷宫”反制程序!】
【执行最高优先级本地数据混沌覆盖!】
冰冷的汉语合成语音提示无情地响起,顿时让这个破解团队慌忙、手忙脚乱。
紧接着,他们看到所有屏幕上原本有序流动的数据流,瞬间被一片狂暴的、由0和1组成的、毫无逻辑却又遵循着某种极度复杂数学公式生成的乱码洪流彻底淹没。
这些乱码疯狂地冲刷、覆盖着屏幕上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并以指数级的速度消耗着他们破解主机的内存和CPU资源。
“这是在自我污染!用垃圾数据塞爆所有通路。”
团队中一位工程师失声惊道,破解工具界面一片混乱,光标疯狂跳动却无法输入任何有效指令,系统资源占用瞬间飙升至100%,主机风扇发出濒临极限的嘶吼。
“它在自杀!切断连接!物理隔离!保存数据!快!”
众人手忙脚乱地去拔连接在小元机器人接口上的数据线缆。
当物理连接被强行扯断,众人带着最后一丝希望,试图重新连接这机器人任何一个低级接口时,没有任何响应。
这个原本灵活无比的机器人,此刻如同一尊金属雕塑。
该团队尝试通过之前建立的低权限连接去读取机器人本地存储中那些本应无关紧要的数据,比如用户设定的某个闹钟时间、一张模糊的家庭环境地图缓存轮廓,甚至它最后一次执行的扫地任务日志。
但得到的反馈只有一片经过高强度、动态变化的加密算法处理后的乱码,完全无法解读。
所有非核心但可能暴露蛛丝马迹的信息,都被彻底不可逆地“洗白”了。
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个小元机器人已经把自己彻底“格式化”,只留下一个拒绝一切沟通的金属躯壳。
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顿时无比沮丧,全白干了。
……
隔壁实验室的硬件逆向区,也在进行硬件层面破解。
其首席硬件工程师汤姆正对着工作台上一个被拆开的小元机器人的驱动单元,这个比拳头略大的精密部件,由多层高度集成的电路板和微型伺服电机组成。
他们小心翼翼地剥离了外壳,避开了那些可疑的“活性封装”区域,试图通过传统的飞线探针和逻辑分析仪,逆向推导其控制信号和通信协议。
起初,似乎有进展,他们捕捉到了一些规律的信号。
“准备注入模拟指令,尝试绕过主控,直接驱动微型电机。”
汤姆下达指令。
然而,当探针小心翼翼地接触到某个关键控制节点的瞬间。
啪!嗤!
一道刺眼的蓝色电弧猛地从接触点爆出。
伴随着一股淡淡的、刺鼻的臭氧味,被探针接触的那块精密电路板瞬间烧蚀出一个焦黑的小洞。
几缕青烟袅袅升起。
连接在其上的几个微型伺服电机彻底停止了转动。
“WTF??硬件熔断?”
汤姆看着报废的驱动单元和烧毁的探针,大骂一声酸萝卜别吃,狠狠一拳砸在防静电工作台上。
实验室陷入一片死寂,只有设备散热风扇的低鸣。
艾米丽、汤姆、以及闻讯赶来的项目主管,众人围在这个机器人周围,个个脸色灰败。
元界智控构建的技术防盗体系,从物理材料到逻辑软件再到硬件电路,层层设防,环环相扣,每一层都充满了同归于尽的决绝。
项目主管看着几百万美元的设备损失和昂贵的已成“废铁”的小元机器人,然后看向汤姆、艾米丽等技术负责人,见他们都苦涩的摇了摇头,这项目主管长长地、沉重地叹了一口气。
他声音干涩地打破了沉默:“通知总部吧,逆向计划失败了。元界智控的核心技术王国腹地,我们无法触及。”
这样的逆向失败,不但在谷歌实验室上演,也正在世界各地一系列科研机构实验室里上演。
……
(Ps:新的一周求月票、求订阅各种求~~)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844/1111102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