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一鲸落,万物生
“我脸上长花了吗?”
石守信发现孟观今日一直时不时盯着自己看,忍不住反问道。
他也是不明白,现在众人都是在准备今夜突袭,顺便将袭氏粮仓里面的粮食搬运一些出来带走,作为袭祚及麾下部曲的军粮。
怎么孟观这厮就如此清闲呢?
“石监军,昨夜……如何?”
孟观低声问道。
“呃,还挺舒服的吧。”
石守信模棱两可说道,实际上他指的是袭春给自己按捏肩膀挺舒服的。至于下半身那点事,肯定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弄。
“石监军,您今夜就在外面等着,先让袭祚的人去打头阵,卑职再带人在后面跟着,让马隆守在您身边,顺便负责接应。
以昨夜的情况观之,这些汉中土豪终究还是比不上官军。”
孟观在一旁点评道。
他其实就想知道石守信昨晚有没有跟袭春上床,得知“很舒服”以后,自然就不必多问细节了。
那不是他该知道的!
“有几家?”
石守信沉声问道。
“都住得很近,有南郑李氏,汉时二世三公,与南郑赵氏世代联姻。
这次的目标,就是李氏与赵氏。他们之间必有盟约一类的东西,打其中一家,另外一家肯定会支援。”
孟观已经向袭祚打听清楚了。
石守信点点头,他将孟观拉到一处僻静之处,沉声说道:
“袭祚并非善类,若无压制,将来必生祸端。
我打算收李氏与赵氏子弟及部曲。今夜之后,他们与袭氏本就有仇怨,必不可能联合起来暗算我。
等会你且记住,一旦袭祚打算大开杀戒,你便要在第一时间阻止此事。”
“您是说袭祚知道自己要带着大半族人和部曲离开,害怕李氏与赵氏之后吞没他家田产,故而想借刀杀人,今夜将那两家灭族以立威?”
孟观脑子活络,一下子就明白了石守信所想。
“确实如此,要不是这样,也不必将妹妹送给我做妾。
一切都是为了扯一张虎皮。
南郑本地大户不明就里,以为袭祚傍上了一棵苍天大树,自然是不敢侵扰袭氏的庄园。”
石守信一脸感慨说道,袭祚的操作其实很炸裂,只不过他找错了对象而已。石守信可是一个“洞悉未来”之人。
一旦谋略失去了神秘感,那么威力也就减弱了大半。
不过话说回来,有句话叫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可千万别小看这些本地土豪,把他们当傻子看。
实际上这些人花花肠子一点都不少。
大局有大局的玩法,小局有小局的玩法,哪怕是王八,也会在池塘里面窝里斗。
石守信对袭祚的谋算,可谓是心知肚明,但选择看破不说破。
他自有应对之法。
“那便是了,李、赵两家世代联姻,自然是互相配合。他们当中单独一家拿出来,或许部曲不如袭氏强劲,但两家联合就不一定了。
这三家都派人投入石监军麾下,作为运粮的辅兵,想来大都督是不会拒绝的。”
孟观也察觉到了石守信想干的事情。简单说,就是通过不断引入外力,来强壮自身的实力。
二人来到木寨的墙上,这才发现袭氏的木寨其实相当简陋,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大。如果白天来攻打袭家村,佃户和部曲都可以进木寨防守。
到时候城墙上满满当当的都是人,想攻进来就难了。
这种庄园,其实已经有了五胡之乱时河北坞堡的雏形。袭氏作为自巴蛮转变而来的外来户,跟本地土豪肯定是不对付的!
这也是袭氏之流经常作为割据政权的打手,横行本地的主要原因。
双方都有各自的需求,石守信的出现,只是给了袭氏一个选择,而非是强迫对方接受统治。
“等到了成都,我们或许都要依仗袭氏这些人的支持。
他们是绝对不会听钟会,或者其他什么人的军令。有这些人支持,也可以让刘钦感受到压力。”
石守信低声说道,虽然他脸上看起来很平静,心头却是火热。他心中的大计划,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
每办一件事,就如同在添砖加瓦一般。
时间很快就到了深夜,队伍开始集结。袭氏组织了五百人打头阵,孟观带着那一千洛阳禁军跟在后,而石守信和马隆,则是走在队伍的最后面压阵。
袭氏打头阵,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投名状。干了这一票,大家就是一条船上的人。袭氏如果反叛,别说石守信不会放过他们,就是本地那些大户,也不会在一旁看着。
不得不说,袭祚是一个狠人,也是个聪明人。
竹筒里插香的“高级技术”,也被袭氏的人学了去,如今无论是袭祚麾下的世兵,还是石守信带出来的禁军,都是人手一个。
抬头望去,数不清的红点,由近及远晃荡着,让人看得头皮发麻。
石守信忽然感觉这个时代非常的蛮荒和残酷。动不动就是灭族,各种天灾人祸,军队和盗匪只需要换身皮就行。
“石监军,我们这次招收这么多部曲,少说也有两千人,到时候如何跟大都督解释?”
石守信正在胡思乱想之际,一旁的马隆忽然开口询问道。
他并不知道石守信已经是钟会的“自己人”,所以对这件事特别担心。
“无妨的,就说是汉中大户支持我们对蜀国用兵,派出辅兵帮我们运粮,还出了很多粮秣。”
石守信不以为意解释道。
他相信钟会是不会反对这件事的,因为魏军之中几乎没有钟会的铁杆,所以对于这种“外力”,钟会一点都不排斥,起码他还可以争取这些人。
而那些魏军将领,家小基本上都在洛阳,死心塌地跟他混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不一会,队伍停了下来,因为已经到达“李家村”的路口了。这里庄园的结构,几乎是跟袭家村一模一样,坞堡一般的大宅位于村中央,自耕农在村外围,然后是佃户,再就是部曲,坞堡边上才是李氏的旁支。
当然了,这些事情都是袭祚跟石守信介绍的,他还没有亲眼看过。
“石监军,现在动手么?”
孟观跑来低声询问道。
“让袭祚的人打头阵,一旦攻入宅子,你就立刻将他们替换下来。”
石守信仔细吩咐道。
“好,卑职这就去办。”
孟观领命便走。
马隆在一旁一言不发,也没有请战。
“带三百人,在村口布防。赵家与李家世代联姻,有可能接到报信后会来增援。”
石守信对马隆吩咐道。
“这……”
马隆迟疑片刻,他觉得石守信有点想多了。联姻不假,平日里互通有无可以,危急时刻来救命的很少见。
他觉得石守信还是太讲义气了,别人可未必如他这般仗义。
“得令,末将这就去准备。”
马隆也没说二话,直接去点兵去了。
等他离开后,石守信抱起双臂看向李家大宅的方向,大量猩红光点在闪动。
“真想看看袭祚憋屈的表情啊,居然算计到老子头上了。”
石守信冷哼一声,眼中有寒芒闪过。
……
绵竹北郊,激烈的战斗已经到了最后时刻!
邓艾带着生力军朝着诸葛瞻所在的中军冲锋,刚刚接触,蜀军阵线就开始莫名其妙的节节败退!
明明人数多于邓艾的魏军,明明之前都没有参与战斗体力充沛,明明是以逸待劳阵型整齐不怕敌人破阵。
可阵线就是在败退。
“后退者斩!”
尚书张遵已经拿着佩剑,带着亲兵在阵线后方督战,可是面前的那些蜀军士卒,却依旧止不住的缓缓后退。
坐在轮椅上的诸葛瞻微微皱眉,忽然察觉到有些不对劲。
他已经把信得过的一些部曲,派出去支援左右两翼了,也得亏是如此,两翼才没有崩溃。
但现在,诸葛瞻发现他好像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我军败了!我军败了!”
身后传来一声凄厉的叫嚷。
听到这声音,诸葛瞻面色剧变。他霍然起身,转过头朝着发出声音的地方看去。
然后诸葛瞻就看到了令他瞠目欲裂的一幕。
诸葛瞻身前的蜀军还在抵抗,但他身后的蜀军,已经开始成建制的逃跑!那似乎不是个人的举动,更像是有组织的逃窜!
我军败了,只是一个发动倒戈的信号!
哗啦,哗啦!
蜀军中军大阵就好似被雨水冲刷的泥土一般,瞬间就垮掉了大半。邓艾麾下的士卒已经从军阵塌陷的边缘,开始朝着诸葛瞻所在的位置包抄过来。
然而,诸葛瞻前方也出了大事,混乱之中,正在督战的张遵,被身后一个蜀军士卒拿刀刺死,他正在回头时,又被砍了几刀。
蜀军中有人反了!
诸葛瞻的心跳很快,脑子里一片空白。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看过的所有兵书里面,都没有说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
“武乡侯,前面顶不住了,卑职带您杀出去吧,先回绵竹县城再做计较!”
身旁的亲兵对着诸葛瞻大喊道。
虽然这位亲兵也不知道中军是怎么莫名其妙败了的,但败了就是败了,现在蜀军溃兵已经开始转身逃离。
大概是应了那句: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吧。
“你快走吧,我留下来。”
诸葛瞻坐回轮椅上,对着亲兵轻轻摆手。他拔出佩剑,横在身前,然后双目直视前方,盯着越来越近的魏军步卒。
他正等着邓艾来到面前。
亲兵上前想去推轮椅,诸葛瞻却扭过头对他怒目而视道:“我意已决,以死明志,你这是要作甚!”
这么一吼,亲兵也愣住了,随后慢慢的转身,然后头也不回的跑了。
在败退的洪流中,诸葛瞻和他的轮椅,就好像洪水之中的礁石一般矗立着,最后被身穿黑色军服的魏军团团包围。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836/1111104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