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魏晋不服周 > 第103章 花开花落

第103章 花开花落


历史上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人类面对确定的危险,常常都能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勇气。

    无论是毒蛇还是猛兽,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总有人愿意认真的研究它们,找出它们的规律和弱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克服。

    然而,面对未知的危险,人们就没那么勇敢了。尤其是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敌人时,那种诚惶诚恐更加难以抵挡。

    此刻的刘禅就是如此,他在成都的皇宫,在那个装裱得富丽堂皇的御书房内,如同热锅蚂蚁一般焦躁。

    来回踱步,连坐下都觉得屁股下面都是针。内心不可明说的恐惧,几乎已经写在脸上了。

    刘禅给邓艾递交了降表,如果邓艾讲规矩的话,那么刘禅,甚至包括蜀汉皇族一脉,都会得到妥善安置。

    然而,自古以来就没有什么固定的规矩,所谓规矩,都是人定的。

    不讲规矩,又何尝不是一种“规矩”呢?

    刘禅很慌,他本人并不怕死,但他不想刘氏一脉,在他这里绝后。

    他很平庸,但并不邪恶,也没有什么玉石俱焚的心思,他现在就想让子孙后代活下去。

    突然,刘禅看到宦官黄皓在门外鬼鬼祟祟的,一副想进来,又不敢进来的模样。

    于是刘禅对黄皓大声呵斥道:“你在那里做什么?”

    刘禅本来心情就已经很差了,没想到黄皓这样一副令人厌烦的模样,他也爆发了。

    邓艾能偷渡阴平,黄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刘禅现在看到黄皓就一肚子火气!

    “陛下,陛下啊,您还是快走吧!”

    黄皓一边哭一边走进来。

    走?还能走哪里去?

    刘禅恶向胆边生,上去就给了黄皓一耳光,这位宦官终于不哭了。

    “陛下,奴护送您去南中吧,邓艾的兵马若是到了成都,他,他不会放过您的啊!”

    黄皓拉着刘禅的衣袖哀求道,那张老脸看上去非常可怜。如果不知道他过往是怎样一副嘴脸的话,现在这模样很容易让人生出怜悯之心。

    “你自去吧,朕不会去的,朕就在成都不走了。”

    刘禅轻叹一声,对于黄皓的蛊惑不为所动。

    听到这话,黄皓眼珠一转。他先是跪在地上磕头行礼,然后退出了御书房。

    事到如今,多说无益,走为上计!

    刘禅看着黄皓的背影,懒得搭理他,反正这家伙是跑不掉的。

    他喃喃自语道:“让邓艾处置你吧,朕不想杀人。”

    黄皓的心思刘禅很清楚,他只是不想再折腾了。

    半个时辰之后,驸马都尉邓良和侍中张绍回来了,二人来到御书房,对刘禅作揖行礼之后,便将邓艾的回信交给了刘禅。

    看完信,刘禅一脸古怪,搞不明白邓艾到底是想干啥。

    刘禅这么想,不是因为邓艾提出的条件太苛刻,正好相反,邓艾提的条件极为优厚,已经好到有点不真实了。

    邓艾在信中给出这样的条件:

    第一条,封刘禅为骠骑将军,蜀汉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文武百官皆有任命,当然了,不可能和从前的官职一样高,但也不会特意将谁扫地出门。

    第二条,魏军会接管成都的城防,管理成都的府库粮仓,但不会进入刘禅居住的皇宫,也不会住在城内。

    第三条,魏军会严格约束军纪,不会扰民,不会掳掠地方,不会抢占有人居住的民宅作为营房。

    第四条,蜀国守军就地解散,武将解除职务回家待命。邓艾不会追究他们的过往。即便是曾经与魏军交战多有斩获的人,也不会问罪。

    第五条,刘禅必须即刻以蜀国皇帝的身份,向蜀国各地太守和县令们发诏书,让他们投降魏国。

    邓艾的优厚条件,刘禅当然不会拒绝。他立刻让邓良和张绍去通知邓艾,魏军可以来成都接受投降。

    第二天一大早,刘禅让人将他捆好,然后带着一副棺材,来到成都东门外等候。他身后跟着的,是留在成都的蜀汉官员。

    众人都是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其实,邓艾并没有要求刘禅和蜀汉官员们这般谦卑,更没有说如果不跪下的话后果会如何如何。

    但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别人的时候,多少还是要做一点姿态的。

    邓艾可以不提,但刘禅不能不跪!战败者,就要有战败者的觉悟。

    很快,早就准备好接受投降的邓艾,带着麾下魏军,浩浩荡荡,缓缓朝着此处而来。一看到刘禅等蜀汉君臣跪在地上请降,邓艾就立刻上前,命人解开了刘禅身上的绳索。

    然后亲自点火,烧掉了刘禅身边的棺材。

    随后,一直在邓艾那边的谯周,当众宣读了邓艾的命令,跟刘禅收到的那封信大差不差,只不过其中加了一条:诛杀奸佞!

    谁是奸佞呢?

    邓艾给出的受降书上没说,多加这一条,这只是为了保持威慑。

    因为邓艾开出的受降条件里面没有威慑条款,在师纂的建议下,邓艾还是从谏如流,给投降的蜀汉君臣头上悬了一把快刀。

    谁不听话,谁就是奸佞。

    随后,邓艾当着所有人的面下令,让亲兵把刘禅身边的黄皓带走了,给一众蜀汉君臣打了个样。

    若是有谁想搞事情,那黄皓就是榜样。

    在处置完黄皓之后,邓艾下令大军在成都郊外扎营,让刘禅带着蜀国官员回皇宫,执行那些受降的条款。

    他又命师纂与邓忠二人,分兵控制成都城内的皇宫和府库粮仓。他本人亲自掌控成都的城防。

    邓艾不是傻子,很明白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

    邓艾虽然开出了优厚的受降条件,但那只是为了不激起本地大族的反抗,不代表他一点防范的心思都没有。

    很快,刘禅命令各地官员投降的诏书,便如同雪片一般,飞向周边县城,飞向南中,飞向剑阁。收到诏书的本地军政长官纷纷宣布易帜,向魏国投降,并写信送到成都表明心意。

    立国四十三年的蜀汉,亡。

    三足鼎立的天下格局,变成了两强对垒。

    ……

    剑阁关城的城头,披着甲胄一身戎装的姜维,一只手扶在佩剑上,另外一只手叉着腰,正在眺望远处的小剑山。

    钟会虽然有十三万大军,但却连小剑山防线都没有突破,连剑阁栈道都没有抵达。

    过去的几个月,姜维一直不明白,钟会为什么会这么废柴,或者说司马昭为什么要派这样一个废物来伐蜀。

    他长期和魏军在前线交战,对于魏军是什么水平,是心知肚明的。

    今天姜维终于明白钟会为什么这般老实了,因为刘禅的投降诏书,送到了剑阁,送到了他手中。

    战争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尤其是灭国之战。

    输了就是输了,成都已经被魏军拿下了,蜀国皇帝都投降了。

    就算剑阁依旧坚不可摧,就算钟会麾下兵马一个都过不了剑阁,那又有什么意思呢?

    就算赢了钟会,又有什么意思呢?

    “大将军,众将都等着您参加军议,您看是不是……”

    姜维身后,老将廖化低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与苦涩。

    很显然,刘禅的投降诏书,不可能只给姜维一个人看,这样的消息,也不可能瞒得住三军将士。

    军心震动,悲观绝望的情绪在迅速蔓延。刘禅都投降了,他们继续战斗下去还有意义吗?

    这是包括廖化在内的剑阁蜀军将领的心声。

    输了就是输了,犟嘴没有任何意义,掩耳盗铃只会显得自己跟小丑一样!

    他们希望姜维能说句话。

    “嗯,我这便去。”

    姜维答了一句,声音很平静,听不出情绪如何。

    他转身便跟着廖化一起来到大剑阁内的都督府书房,蜀军的主要将领,如张翼,董厥等人,都已经端坐于桌案旁,就等姜维落座后就开始军议。

    商议的事项只有一个:他们应该何去何从。

    姜维直接坐到主座,环顾众人询问道:“陛下的诏书,你们都看过了吧?”

    “看过了,只等大将军下令,我等誓死追随。”

    平日里向来沉默寡言的张翼说道。

    屯守剑阁的蜀军,以及军中将领,都是最忠心蜀汉的那一批人,也是蜀汉的常备军主力。

    张翼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是降还是干,就等你姜维一句话!

    “先退到郪县,再做计较。”

    姜维沉声说道。

    他既没有说战,也没有说降,更不说回成都!

    那他到底想干啥?在场众人皆是一惊。

    郪县这个地方可不简单。

    春秋时期,郪县这里有个郪国,夹在巴国和蜀国之间,是成都平原的边缘地带,是巴蜀两国交战的最前沿。

    蜀国攻打郪国,巴国则支援郪国,这个小小的“中立国”,居然长期屹立不倒。

    姜维选郪县这个地方也很有意思,进可以取成都,退可以顺流而下过垫江保巴郡。

    果不其然,姜维站起身,走到墙上挂着的那副蜀国疆域图跟前,指着郪县的位置说道:“我们先去这里静观其变。让开剑阁,将钟会放进来。钟会入蜀之后,局面就会不一样了。”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众将听到之后,都安心了不少。

    “大将军,我们退到郪县没问题,然后要如何呢?”

    老将廖化有些不解的问道。

    “廖将军,我冒昧问一句,钟会麾下十多万大军,被挡在剑阁以外不得寸进,劳而无功。

    邓艾的兵马,想来从阴平偷渡过来的,最多也就一万多人吧,却能拿下的成都,让陛下上了降表。

    试问你若是钟会,心中会作何感想?难道要跟邓艾同心同德?”

    姜维看着廖化问道。

    这下可把廖化给问住了。

    是啊,明眼人都看出这一战几乎就是靠邓艾,凭借一己之力灭亡蜀国。

    所以,旁人会如何看待钟会?司马昭又会如何看待钟会?

    在场的蜀军将领,听到这话面面相觑,脸上的凝重,也慢慢舒展开来。

    有意思,真的很有意思!

    能混进蜀军高层,还能外出领兵作战的将领,没一个是傻子,大家立刻都明白姜维想干什么了!

    放钟会这条恶犬进来,跟邓艾互相撕咬。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钟会伤了,他们高兴;邓艾伤了,他们也高兴!

    何乐不为呢?

    如果直接回成都,刘禅出面,剑阁的蜀军必降。

    如果现在直接投降钟会,那么寄人篱下性命都可能保不住,不排除全军被坑杀。

    如果死守剑阁,那么已经失去成都那边后勤补给,剑阁的粮草也支撑不了多久。

    前后左右都没有路可以走,退到郪县反而是一步妙招。

    “诸位,你们以为如何?

    没有意见的话,今夜我军主力便撤出剑阁。

    廖将军带三千人殿后,暂时守住大剑关稳住钟会,我们在郪县汇合。”

    姜维环顾众人说道。

    “末将没有意见!”

    廖化看向姜维说道,目光坚定。

    “末将附议!”

    “末将附议!”

    书房内众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一致附议,遵从姜维的命令。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836/1111103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