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破浪三十年 > 第12章 简单的“升学宴”

第12章 简单的“升学宴”


阳春三月,天气开始渐渐回暖。

许志远准备报考的美术类院校,要提前两个月考专业课。因此他在复习文化课的同时,还得抽出时间来练习画画。

一个周末的上午,天气晴朗,许志远背着画夹来到离家不远的菜市街北头寻找写生素材。

这里来往的人很多,他站在路边不到一分钟,就看见一个老头挎着粪箕子,手里拿着掀,正在拾粪。

许志远一眼就盯上他,这可是画速写的动态好素材!

他连忙取下画夹,左手捧在怀里,右手拿着铅笔开始做画。只片刻功夫,他就勾画出一个活灵活现的拾粪老人。

路过的男女老少都好奇地走过来看,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女孩站在许志远旁边,看着他的作品夸赞道:“画得真像!”

一个挎着篮子买菜的大妈也凑了过来,“哟,画得透像!这是哪来的画家?”

许志远听了路人的夸奖,心里美滋滋的。

他抬起头看着四周,寻找下一个有特色的速写目标,恰巧看见郑自强站在路旁,他身旁放着一张旧桌子,桌子旁边竖着一张纸板,上边用毛笔写着“修理电器”四个大字。

许志远看看郑自强,又看看书桌旁竖着的纸牌子,好奇地问:“你会修电器?”

“嗯,只会修些简单的,我专门去省城电器维修培训班学的。看这菜市街北头人多,就在这路边摆摊,想接点修电器的活。”

许志远忙问:“生意咋样?”

郑自强一脸无奈地摇头,勉强地笑笑,“站俩小时了,还没接到生意。”

上午气温低,郑自强穿得比较单薄,嘴唇冻得发紫,双手插在裤兜里取暖,两只脚也在不停地活动着,给身体增加点热量。

许志远只寥寥几笔,就给他画了张速写,并走到郑自强身旁,给他看刚画的像。

郑自强一看便惊了,“这,这是我?”

得到肯定答案后,他试探性地开口问道:“可以送给我吗?”

许志远爽快地答应,从画夹上取下画像,递给他。

许志远看郑自强在路边摆摊,冻得瑟瑟发抖,有些不忍,便问:“咋不开个电器修理店?”

郑自强苦笑一下,“我哪有钱租门面。”

许志远微微点头表示理解,略有所思后说:“我有个同学,开了家电器修理店,你可想去他店里再学学?”

郑自强高兴地说:“那敢情好啊!”

许志远让郑自强把桌子搬到不远处的一个小卖店门旁,放在不碍事的地方,他跟店老板打声招呼:“桌子放你这一会儿。”

小卖部老板认识许志远,很爽快地答应了。

许志远带着郑自强来到大亮维修部。

刘大亮见许志远来了,赶紧从店里迎出来,给他敬烟,“来一支。”

许志远笑着用手把烟挡住,“别客气!我不用。”

许志远拍拍郑自强的肩膀介绍说:“这位小兄弟叫郑自强,他在省城修电器培训班学过,想跟你再学学。”

刘大亮看着郑自强:十七八岁,留着寸长的头发,长得浓眉大眼,一看就是个聪明小孩,就连声说:“管!管!”

许志远把郑自强介绍给刘大亮就走了。

郑自强留下当学徒工,学徒工只干活,没工资。

大亮维修部里就刘大亮一个人,他既是老板,也是维修工。正缺少一个帮手,又听许志远介绍说郑自强去省城学过电器维修,更高兴。

郑自强年轻,反应快,刘大亮把要修的电器交给他,他麻利地打开,很快就检查出故障的原因。

刘大亮看到他那么快就能上手,很满意。刘大亮性格随和,对郑自强也很友善。

郑自强非常感谢许志远帮他找到实习的地方。

刘大亮也感激许志远替他找了个免费帮手。

两人心照不宣,彼此都很满意。

到了吃饭的时间,刘淑珍一脸焦虑,嘴里念叨着:“自强出摊这么长时间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接到活?咋这么晚了还没回来?”

话音刚落,郑自强快步走进屋。

郑晓红见郑自强手里拿着一大张厚白纸,就好奇地问:“你手里拿的啥?”

郑自强高兴地说:“朋友给我画的像!姐,你看可像我?”

郑晓红伸手接过来,看后惊奇地说:“咋画恁像!没想到你还有个会画像的朋友!”

郑晓红用手举着画像让全家人看。

家里人都说像。

“我这朋友看我站在路边没生意,就带我去了他同学开的维修店,让我跟他同学再学学。”郑自强一边吃着面条,一边给家人介绍着。

郑承运听儿子说完,忙说:“那你吃罢就去!跟人家学学咋干的生意,别怕干活,学有眼神点!”

郑自强快速扒拉着碗里的面条,点点头。

从那以后,每天早晨早饭生意还没结束,郑承运就催促郑自强去大亮维修部。

郑自强每天来到店里就打扫卫生,啥脏活、累活都抢着干。

刘大亮也很喜欢他,两个人很快就成了朋友。

郑自强在店里当学徒,干了一段时间,也结交了许多新朋友。

朋友的亲戚或朋友,谁家电器有了毛病,只要找他,他都上门去修。不需要换配件的小毛病,他都免费给人修,因此也积攒了不少好口碑!

许志远去地区考过专业课回来,便集中精力学文化课。

进入六月,天气越来越热,防震棚里不但酷热难耐,还到处都是蚊虫。

他买来敌敌畏,从邻居家借来喷雾器,把防震棚里里外外都打了一遍药。可是没过两天,蚊子又到处乱飞了。

晚上背书时,为了防止蚊子叮咬,他穿着下雨天才穿的深筒胶鞋。胶鞋不透气、捂脚,但能防止蚊子叮咬到脚脖子,他宁愿捂脚也穿!他坚信现在学习辛苦,考上大学就好了!先苦后甜!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这是大多数迎考考生的想法。许志远也是一样,他每晚都是过了十二点才睡觉,早晨不到六点又起床背书。

由于睡眠严重不足,上课时老师在讲课,他打瞌睡。为了不影响听课,每当有困意时,他就用手使劲掐大腿,强制自己清醒。

后来,许志远发现坐在他前方的郑晓红把清凉油涂在太阳穴处。他也买了一盒,涂在太阳穴处,确实效果不错,瞬间就没了睡意。

中午吃过饭,许志远就来学校复习功课。实在困极了,就趴在书桌上休息半小时,再继续复习。

临近高考前夕,班里平时关系好的同学,在放学后相约去照相馆合影留念。老师和全班同学也一起照了合影照,大家都知道,高考过后,同学们无论考上还是落榜,都会各奔东西,不可能再有机会坐在一个教室里读书学习了,所以同学们都很珍惜在一起学习的最后时光。

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迎来了7月7、8、9三天的高考。

同学们顶着烈日,来到考场,拿着准考证找到自己的位置。开始了为期三天的高考。

前半场,考生们都在认真答题,考场上只能听到考生写字和翻动卷子纸的声音。后半场,一部分考生还在专心致志地答题;另一部分考生则停下来苦思冥想,还有的开始左顾右盼。监考老师开始走过去关注那些想搞小动作的同学。

一门功课考下来,出了考场,同学们开始议论考题,有的庆幸自己答对了,也有的对自己没能发挥好深表遗憾。

许志远出了考场就回家休息,从来不跟同学对答案。他心里清楚,无论对与错都已经无法改变了,徒增烦恼,不如赶紧回家静静心,争取把下午那门考好。

7月9日,最后一科考完,三天的高考终于结束了。同学们走出考场,一个男同学遗憾地说:“考砸了!没有发挥好。”

另一个同学说:“已经考过了,再想也没有用!咱几个找个小饭店,一醉方休!”

许志远看见那几个男同学一块走向一家小酒馆,他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情回到防震棚里,仰面躺在床上,脑子里在不断回想着考过的试卷,英语选择题有一大半是蒙的,也不确定能对多少,数学题还有两个大题不会做,他越想心里越不踏实,就起身走了出去,来到河边,想一个人静一静。

河里有一只小木船,船上站着一个瘦弱的年轻男子,他熟练地从鱼鹰嘴里拿出一个甩着尾巴的鱼,丢在身边的木桶里。

鱼鹰一个个飞走,在河里扎了个猛,飞回来时,嘴里衔着鱼,每次都有收获。

许志远看着这些鱼鹰,联想到自己,便在心里默默地祝福自己:希望今年也能像鱼鹰一样不跑空,拿到想要的录取通知书!

许志远在河边捡起一小块石头,以30°的角抛向河水里,河水里立刻泛起层层涟漪,他顿时感觉心情好多了。

第二天中午吃饭时,许志高问:“志远,高考结束了,你在家闲着可感觉无聊?”

许志远淡淡地笑笑,回道:“复习的时候,总感觉时间不够用,现在闲下来了,还真有点不习惯。”

赵燕接过话头:“我爸单位正在盖职工宿舍,你可以去工地上当小工。我让我爸跟工头说一声,让他给你找个轻巧活干。”

许志远听了,很乐意地答应了。

段秀琴知道小儿子长那么大从来没干过出力的活,天气热,在工地上干活又脏又累,担心他吃不了那份苦。

许志远不想在家吃闲饭,看嫂子的脸色,执意要去。

他对母亲说:“高考通知要等到8月份才能下来,在家等通知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工地干活,还能挣钱。”

赵燕把许志远介绍给工头就走了。

工头是个个子不高的中年男人,他上下打量着许志远,看他长得浓眉大眼,一看就是个安分守己的好孩子。又知道他是赵局长的亲戚,家住科协院内,他面带微笑对许志远说:“你在这等我一会儿。”说过就走了。

再回来时,带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她穿着洗得泛白的旧衣裤,个子高挑,亭亭玉立。

工头给许志远介绍:“这是我闺女小凤,你就跟她搭伴抬台子吧!”

许志远看着眼前这个叫小凤的女孩,额头上剪着整齐的刘海,两根辫子搭在肩上。一双大眼睛,看了许志远一眼,赶紧把视线移开。

许志远嘴角微微上扬,自我介绍:“你好,我叫许志远。”

小凤一脸羞涩地看了一眼许志远,点点头,然后低下头,用手摆弄着搭在右肩上的辫梢。

工头麻利地把红砖纵横交错一层层码到十层就停下来了,用绳子把码好的砖从两边系好,用一根两米多长的木棍,从系砖的绳上穿过。

许志远和小凤分别把木棍两头放在肩上,两人一前一后走着抬着砖送到砌墙师傅的手下。

这活在观云县的工地上叫抬台子,没啥技术含量,谁都可以干。

许志远看到工地上其他人抬的台子都是摞得很高,便明白了,这是工头照顾他和小凤。

尽管他们抬的砖比别人少很多,但在烈日下抬台子的许志远还是挥汗如雨,走起路来感觉很吃力。

小凤虽然是个女孩,跟许志远一样抬着重物,但她走起路来却比许志远轻松得多。

抬了一歇,工头看许志远走路吃力,关切地问:“累了吧?累了就歇歇!”

许志远和小凤停下来,坐在砖上歇着,他俩闲聊着,小凤也不像刚开始那么拘谨,两人很快就混熟了,开始有说有笑。

工头一边熟练地码着砖,一边向他俩瞥了一眼,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许志远每天去工地时,都是穿着平整干净的衣服,再用报纸包着一套旧衣服,到工地上干活时换上旧衣服,离开时再换上干净的衣服。

白天,他在工地上抬台子累了,晚上倒是睡得很香。

半个月后,他睡得越来越不踏实了,经常梦到在考场上看着卷子纸上不会的题,急得满头是汗,醒了擦把汗,才知道原来是在做梦。

他偶尔会想起在学校复习的情景,也曾想起郑晓红,但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知道郑晓红成绩好,她肯定能考上!他却越考越没把握,也不敢再多想。

一天,工头拿了两张电影票给许志远,让他跟小凤一块去看电影。在电影院里,许志远只是礼貌性地买了两包瓜子,两人各自吃着瓜子看电影。

许志远幻想坐在他身边的能是郑晓红那该多好,但他很快又觉得不该有这样的念头,便集中注意力看电影。

看电影期间,他跟小凤一句话都没有,更没有亲热的举动。

看完电影,两人便随着人群一前一后走出电影院。

回到家,许志远把工头给他买电影票,让他跟小凤看电影的事告诉了母亲。

段秀琴通过打听得知:小凤是遗腹子,没出生时,父亲就病逝了,母亲是怀着孕嫁给工头的。工头家里穷,说不着媳妇,才娶的小凤妈。

段秀琴得知这些后,坚决不同意他俩在一起!她认定这是小凤的晚爹想让她尽快嫁出去,省得在家吃闲饭。

许志远看着母亲着急的样子,笑了,“妈,你放心!小凤是长得好,可她只上了小学,我跟她没有共同语言。再说我的理想是考大学,我也不想一辈子都在工地上风吹日晒,干出力的活。”

段秀琴长出了一口气,“那妈就放心了。”

高考结束后,经过漫长的等待,郑晓红终于收到省城财经学院寄来的录取通知书,如愿被财会专业录取。

全家人看着她的录取通知书都非常高兴。

郑承运笑呵呵地说:“你爷爷活着的时候常说:‘门前有马非为贵,家有读书自然乐。’”然后转头对小儿子说:“自立,你得向你姐学习,将来也考上大学!”

郑自立笑嘻嘻地答应着。

郑自强回到家,听说姐姐考上大学了,非常高兴,“姐,你总算没辜负咱爸妈的希望,为家里争光了!等我挣了钱,一定送你件像样的礼物。”

郑晓红很感动,“我啥都不要,有你这句话,姐就高兴了。”

郑家人为了攒钱,一年到头都不舍得吃鸡蛋。

中午做饭时,刘淑珍破例在每个人的面条碗里卧了个荷包蛋。

郑自立站在厨房门口,看着母亲往碗里盛荷包蛋,高兴地手舞足蹈,兴奋地说:“我早就闻到鸡蛋香了!”

刘淑珍看郑晓红过来端碗,便微笑着递过去一只刚盛好饭的碗,说:“这碗先给你爸,回来再来端你的,你碗里有两个荷包蛋,其他人帮你的边子,只能吃一个。”

刘淑珍见小儿子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姐姐,便说:“自立,你好好学,等你考上大学,也奖励你两个荷包蛋。”

郑自立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碗,脆生生地应下。他用鼻子凑近碗,闻闻荷包蛋,笑着端着碗快步向堂屋走去。

这顿“升学宴”虽吃得简单,但对郑家人来说已是难得的幸福。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832/2364822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