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破浪三十年 > 第14章 再见佳人

第14章 再见佳人


转眼就到了开学的时间,许志远坐火车来到上海。

一下火车,他就看到站台上呈现出繁忙且有序的景象。

一列列火车缓缓停靠,又匆匆起程,带着人们前往不同的目的地。车站内外,人流如织,各种口音、各种服饰的人们穿梭其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出站后,他在路人的指引下,坐上了通往学校的公交车。

这是许志远第一次坐公交车,他感到很新奇。他看到公交车里面、走道两旁一排排的座位上都坐满了人,这些座椅跟电影院里的类似,只是座位比电影院少得多,最多就只能容纳四十人左右。

观云县没有公交车,许志远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坐。

他上车时,车上的人并不多,他坐在座位上,看向车窗外,对车窗外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眼睛像不够用的似的。

到站后,他下了公交车,踏着秋日里略带凉意的晨风,穿过上海美术学院那庄严而古朴的大门,心中涌动的情感复杂而深刻。

到今年,他已经历经四年高考,如同攀爬漫长而曲折的山路,每一步都镌刻着他对梦想的执着与不懈追求。

如今,当他真正站在这所梦寐以求的学府之中的那一刻,激动之情如潮水般涌来,仿佛所有的努力与坚持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完美的回报!

环顾四周,每一处风景、每一个人都让他感到新奇与兴奋,这里的一切都与他过去的生活截然不同,充满了无限的新鲜与可能。

然而,在这份激动之中,也夹杂着一份难以言喻的忐忑。他深知,能够进入这所学府,只是梦想旅程的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许志远躺在宿舍的床上,想起家乡的亲人、朋友还有郑晓红,心中便充满了感激与责任感。他知道,他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梦想而努力,更是为了那些期待的目光,为了那份对未来的憧憬。

正是这份忐忑与不安,成为了他前进的动力。他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与同学们交流切磋,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与创作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志远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

他知道无论前方的路有多崎岖,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他已准备好,用画笔记录生活,用色彩诠释梦想。让这段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成为自己人生旅途中最绚烂的一章!

郑自强从大亮维修部回来,刚进家门,刘淑珍就一脸沉重地迎上来,焦急地对他说:“自强,快去看看吧,你爸又吐血了!”

郑自强一听急了,快步走到床前,看到父亲面如菜色,一脸担忧地提议道:“爸,咱还是去医院吧!总这样挺着不是事。”

郑承运轻咳一声,虚弱地说:“不用,我自个儿的身体自个儿最清楚!一到冷天受点凉就这样,老毛病了,缓缓就好了。”

郑自强知道父亲的脾气,不顾他的反对,背起他就快步往外走。

刘淑珍本想跟着一块去,走到门口才想起没带钱。

等她拿着钱赶到医院时,医生正用听诊器给郑承运做检查,随后又拍了胸片,医生根据片子作出诊断:是肺气肿,咳血是久咳导致的毛细血管出血,需要住院治疗。

办好住院手续后,郑自强在医院看着父亲吊水。

刘淑珍见老伴病情稳定了,就匆忙赶往批发市场买豆腐皮、海带等做辣汤的食材,毕竟生意还得做!她知道老伴住进医院,后面都是要花钱的项。

再说有儿子贴身陪着,她也放心,能腾出时间多赚点钱总是好的。

毕竟钱是硬头货,一分钱都能难倒英雄汉!

赶上元旦放假,郑晓红从省城回来了,她听说父亲生病住院了,赶紧赶到医院。

当她见父亲躺在病床上,不仅打着吊水,还吸着氧,顿时吓坏了,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郑承运一睁眼就看到郑晓红在抹眼泪,他心里一沉,虚弱地问:“晓红,你不是在省城上大学吗?咋这时候回来了?是不是我的病好不了了?”

他的声音微颤,像是预感到自己已经时日无多,心里不免有些戚戚然。

郑晓红这才猛然意识到,一定是她方才掉眼泪引起了父亲的误解,连忙解释道:“爸,我们学校元旦放假,我想家了,就回来了。您别担心,医生说了,您没事,按时吃药,好好养着就好。”

“自强呢?”郑承运问着,一双大眼睛在病房里寻找着。

“爸,我在这儿。”郑自强应了一声,快步走过来。

郑承运看着一双儿女,有气无力地说:“眼看我这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你们爷爷六十去世的,我今年都五十了,身体又一向不如他,怕是没几年活头了……万一我哪天不在了,你们给自立口饭吃,他是个苦头的,我怕活不到他长大了!”

郑晓红听到父亲说如此悲观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给父亲掖了掖被角,劝道:“爸,我爷爷那会儿是旧社会,哪有现在的医疗条件好啊!您放心,您这病肯定能治好!”

郑承运像没听到她的安慰一样,只定定地看着他们,语气严肃地问道:“我交代你俩的事,记住了吗?”

郑晓红赶紧说:“记住了。”

郑自强鼻子一酸,郑重向父亲承诺道:“爸,咱不说丧气话,您都吃了大半辈子的苦了,可得好好活!等我赚了钱,一定让您享福!”

郑承运眼前一亮,喃喃道:“我天天都盼着俺自强能混好……好!我好好活!等俺儿赚了钱,我跟着享福……”

他身体虚弱,说话声音也很低。

那眼中所绽放出的片刻光芒,让郑自强的心头为之一颤。

他知道父亲要多休息,便对郑晓红说:“姐,你先回家吧,我在这儿看着咱爸就行。”

郑晓红点点头,看见父亲又睡了,这才放心离去。

她刚离开没多久,病房门再次打开。

郑自强一见来人是许志远,不免有些吃惊,“你咋得空过来?你不是去上海上大学了吗?”

“元旦放假,刚回来。听大亮说你爸生病住院了,就过来看看。”

许志远说着,目光看向病床,见郑承运闭着眼还吸着氧,意识到他病情严重,就给郑自强使了个眼色,两人一前一后走出病房。

被许志远问及父亲目前的病情,郑自强显得有些无奈,“不担心是假,来医院都三天了,眼看着药一瓶瓶吊下去,氧也吸了不少,但病情却一点都不见好转。”

许志远沉吟片刻,忽然有了主意,“自强,你在这等着,我堂姐是老干部病房的护士长,我去找她,看能不能帮上忙。”

郑自强一听喜出望外,如同看到曙光。

等许志远再回来时,面带微笑,同时也带回了好消息,“自强,我堂姐刚找了你爸的主治医生,给他开了支球蛋白,说是能增强免疫力,待会就给他用上。”

郑自强激动地握着许志远的手,连连道谢,不知该如何感激是好。

用药后第二天,郑承运就能坐着吃饭了,人也精神不少。

他见郑自强进来,就笑着同他说:“昨天用的那药是真管经,我今天明显感觉有劲了,咱得好好谢谢你朋友!”

郑自强看父亲好多了,提着的心也放下了,他笑呵呵地回道:“好!”

郑晓红来医院送饭,见父亲情况明显好转,也交代郑自强,“等咱爸出院,你记得请你那个朋友吃饭,谢谢人家。”

郑自强应下,算着等父亲出院许志远也该回学校了,便想着等他寒假回来再请。

郑晓红看父亲的病情好转了,便放心地回了学校。

再回来时,已经是寒假。

郑晓红向来有看书的习惯,一有空闲就会去图书馆借书看。

临近春节的一天,她再次来到图书馆。图书馆门外屋檐下有条将近两米宽的长走廊,往常都空荡荡的,这次水泥地上却摆放着几张菱形红纸,每张红纸上都用墨汁写着斗大的“福”字,字体各不相同。

走廊一角放了张长方形的旧书桌,许志远站在书桌旁,用毛笔蘸饱墨汁,挺直手腕在红纸上熟练地挥洒笔墨。

他每写好一个“福”字,便拿起放在水泥地上晾着,再接着写下一张。

他写得又快又好,很快就吸引了好几个年轻人在一旁驻足,边羡慕地看着,边低声夸赞。

郑晓红也好奇地凑过去看,她还从没见过这么多字体迥异的“福”字,她看着,禁不住好奇地问,“原来‘福’字还有这么多种写法呢?”

许志远刚拿起笔,抬眼一看问话之人,立刻心跳加快,乱了节奏,手微微一抖,一滴墨滴落在纸上,晕出一个不规则的黑色墨点,像极了他此刻心底泛起的涟漪。

以往遇到这种情况,他已经直接挥笔写字,把晕出的墨飞快掩掉,但这次他却慌了手脚,臊得脸通红。

郑晓红见他慌乱,连连道歉。

许志远又匆忙揽责,两人四目相对,都笑了。

“老同学!好久没见了。”

郑晓红率先大方地开口,随着她笑,脸颊露出两个深深的小酒窝,看起来更迷人。

许志远怔怔地看着她,也回了句:“是啊,好久没见!”

旁边原本看热闹的人,见两人这状态,都识趣地相继离开,只留下他们。

许志远迅速调整下状态,再次开口,“我考上上海美院了,学的美术专业,你呢?”

“我考上省财经大学了,财会专业。”

再次对上他炙热的目光,郑晓红有些不好意思,她把目光移向水泥地上的那些福字,夸赞道:“你的字写得真好!这都是什么字体啊?”

被问到擅长领域,许志远显得格外自然,他一一向她耐心地介绍:“这是隶书,这是行书,那个是草书……你知道真草隶篆吗?”

郑晓红摇摇头,感受到许志远始终炙热的目光,她有些害羞,丢下一句“我去看书了”,便快步走进图书馆。

许志远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失态了,后悔不该那样看她,生生把人给吓跑了。为了不引起她的反感,他并没有跟进图书馆找她。

天冷,字干得慢,等那些福字头全都晾干,许志远赶忙收起来,迫不及待地走进图书馆。

已入年关,又恰逢周末,来图书馆看书的人特别多。许志远站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目光扫过一排排坐着看书的人,寻找郑晓红的芳踪。

他的目光在屋里寻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还是期待落空,只能失望地离开。

一连两天,许志远都特意找了相同的时间点跑去图书馆,别人去看书,他则去寻人。

他在脑海里预演过很多遍,再见到她要找什么样的话题,猜测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但郑晓红自那天以后,再没有在图书馆里出现过。

他不甘心,便骑着自行车在县城的街道上寻找,期待能与她偶遇。

时值腊月,观云县有句老话: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乡下的老少爷们、大闺女、小媳妇通常都会在这时骑自行车或步行来城里买春联、鞭炮、新衣服和吃的、用的。

他们不仅来逛街,也想来凑凑热闹,看看城里有啥新变化,顺便感受下城里人的生活。

城里人也开始着手办年货,所以路上的人格外多!

向红路是一条南北方向的街道,也是县城里最热闹的一条街!三轮车、自行车、行人把整个路面都挤得满满的,到处是人!正应了老一辈常说的那几句话:腊月集,挤破皮。

许志远骑着自行车,在向红路的人缝里缓慢前行,眼睛不停地在行人中寻找,遇到人多骑不过去的地方,不得不下车,推着自行车走,他就这样接连找了两条街都一无所获。

她仿佛人间蒸发一般,不见踪影。

他不得不失望而归。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832/2364822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