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父母爱女,计之深远
大家都被郑自立这突如其来的问话弄懵了。
许志远也十分尴尬地愣在那儿。
郑晓红赶紧板着脸,严厉地呵斥:“小屁孩,别胡说!”
郑自立诡秘一笑,赶紧跑进屋。
郑自强连忙对许志远说:“外面冷,咱进屋吧。”
许志远尴尬的笑笑,随着郑自强进了堂屋。
堂屋挨着东墙放着一张写字台,写字台左右两边各放着一把高靠背木椅,郑自强把许志远带来的酒放在写字台旁边,苹果放在写字台上,并招呼他坐下。
许志远往里面走两步,坐在写字台北边的椅子上。
他环视一下四周,发现房间东西宽约三米五,屋中间放着一张八十公分高的实木圆形饭桌。
桌上已经摆放好筷子、酒盅,还有两盘凉菜。
饭桌四周放着四把半旧的椅子,西墙上挂着一个带钟摆的老式挂钟,离西墙半米远的地方,放着一个取暖用的炉子,炉子上边有个用铁皮砸成的圆筒烟道,直通外边,屋里既暖和又没有烟。
许志远由衷地感叹:“你家真暖和!”
郑自强笑着说:“我爸有气管炎病,不能受凉,自从进入冬季,屋里取暖的炉子就用上了。”
许志远点点头,目光移向北墙,北墙是石膏板,他看着石膏板正纳闷。
郑自强解释说:“家里人多住不开,我爸就用石膏板把当门这间屋隔成两部分,我姐住里边,外面用来吃饭,小了点。”
这时,里屋的门打开,郑承运满面笑容,手里拿着一瓶高粱酒从里屋走出来。
许志远赶紧微笑着站起身,郑承运看着许志远,微笑着说:“你坐。”
他顺便把手里拿的那瓶酒放在餐桌上,就近坐在写字台南边的椅子上,吩咐郑自强:“你给志远倒杯茶。”
郑自强答应着,赶紧去拿茶杯倒茶。
许志远看着眼前这位老人,中等身材,头发花白,国字脸,浓眉大眼,高鼻梁,嘴唇不薄不厚,说话铿锵有力,自带威严。
他虽然面带笑容,但眼神犀利,让人不敢轻视。
许志远慢慢坐回到椅子上,脸上的笑容有点僵硬,心里也有些忐忑不安。
郑自强泡了两杯茶,一杯递给父亲,一杯递给许志远。
郑承运隔着一米多长的写字台,面带笑容,打量着眼前这个后生,问道:“你爸叫啥?在哪单位工作?”
许志远小心翼翼地回答着:“我爸叫许东升,在科协工作,已经退休,准确说是离休。”
“你爸是四九年以前参加工作的?”
许志远连忙应着,“嗯,是的。”
“你妈也退休了?”
许志远有点紧张,“没,我妈没有工作。”
郑承运又问:“你弟兄几个?”
“我有一个姐,比我大12,下乡插队时在乡下结婚了,两个哥也都结婚了,他们都单独生活,不在家里住,现在家里就我和爸妈住一起。”
由于紧张,他攥着的手心已经冒汗,不断地在脑海里过滤着刚才说的每句话,生怕说错了。
郑自强见他太过紧张,连忙说:“志远哥,你喝茶。”
许志远这才缓过神来,端起茶杯,慢慢地喝了一小口。
郑承运喝了两口茶,接着问道:“我听自强说你学的是美术专业,毕业后准备到哪个单位工作?”
许志远回答:“我想当美术老师。”
他说着,用求助的目光看向坐在餐桌旁的郑自强。
郑自强坐在那儿听着许志远和父亲对话,一直插不上嘴。当他看到许志远求助的目光后,立刻心领神会地接话,“当老师好!铁饭碗。”
郑承运脸一沉,“嗯”地清了下嗓子。
郑自强听出父亲的不悦,偷偷看向父亲,见他一脸严肃,不敢再插嘴多说半句。
许志远也看出郑承运的威严,一时不知该说啥好,只尴尬地笑笑。
郑家的厨房里,郑晓红凑到母亲身边,迫不及待地问道:“妈,你看他人咋样?”
刘淑珍边做菜边说:“人不能光看外表,你爸常说:知人知面难知心!你得多了解他的为人,尤其是他家里人的情况。”
“妈,你不是说找对象不能找姊们多的,姊们多是非多吗?我问过志远了,他就一个姐,还嫁到乡下了,离得远,很少回来。”
“我听自强说,志远在家是老小,婚后可能要跟他爸妈住在一块,婆媳关系直接影响夫妻关系,有的婆婆就爱找儿媳妇的茬,两头抱怨听多了,男人只会向着自己的妈。”
郑晓红自信地说:“志远不会的!他对我好。”
“傻丫头,咋可能还没结婚就对你不好?妈提醒你,结婚过日子跟谈恋爱是两码事!”
郑晓红半信半疑地反问道:“妈,没您说的那么严重吧?”
“妈也希望你能找个疼你的人,日子过得好,也省得我操你的心!”
她说着话,把一盘红烧带鱼递给郑晓红。
郑晓红端着盘子走进堂屋,笑盈盈地把那盘带鱼放在餐桌上,看父亲和许志远正在说话也不打扰,转身就走。
郑承运起身坐到正对着堂屋进门的餐桌正位,让许志远坐在他左边,郑自强挨着许志远坐。
郑承运伸手拿起放在餐桌上的酒瓶,看着酒瓶贴上的三个大字高粱酒,笑着说:“这瓶酒是纯粮食酿的,度数高,放好几年了,也算是陈酒,要不是我有气管炎病,早喝了,也留不到今天。”
他说着把酒瓶递给郑自强,“你把它打开吧。”
郑自强一打开瓶盖,扑鼻的酒香顿时弥漫在空气中。
郑承运脸上立刻露出笑容,感慨道:“酒还是陈的香啊!”
许志远听了并没有接话,而是很有分寸地笑着点点头。
郑自强把三个酒盅都倒满酒,端起一个放在父亲面前,刚端起第二个,许志远赶紧站起身,接过酒盅,小心翼翼地放在自己面前。
郑晓红又推门进来,她把一盘青辣椒炒笋瓜放在餐桌上,偷偷看了许志远一眼。
许志远也看见郑晓红在看他,却装作没看见,唯恐被她父亲看到,影响自己在未来岳父心目中的形象。
郑自强举起酒盅看着许志远说:“咱弟兄俩一块敬我爸。”
许志远赶紧端起酒盅站起来,笑着说:“好,咱一块敬老人家。”
郑承运笑着说:“我今天高兴,就破例喝点。”
第一盅酒喝完,郑自强站起身,拿着酒瓶,把每个人的酒盅都倒满,笑着说:“咱得再敬一个,好事成双。”
喝过两个酒,郑承运说:“我年轻的时候,喝半斤酒都不是事,现在不行了。自强,你陪你志远哥喝吧!”
他坐在旁边看着郑自强和许志远喝酒,始终笑而不语。
郑自强和许志远边喝酒、吃菜,边闲聊着。
一会儿功夫,半斤酒就下去了。
堂屋门再次被打开,猪肉的香味也飘了进来,瞬间在屋里散开。
郑晓红把一盘红烧肉放在餐桌中间,她的眼睛从饭桌上扫过,无意中看到酒瓶中的白酒还剩半瓶,有些不放心地偷偷看了许志远一眼,她担心他会喝醉,又不方便说,就委婉地提醒道:“你们慢点喝,还有一个地锅鸡,一会儿就好。”
许志远立刻会意,应了声‘好’。
郑晓红转身出去了。
郑承运装作没看见,高兴地说:“我最喜欢吃红烧肉,满口香!志远,你尝尝。”
许志远用筷子夹了块红烧肉,尝了一小口,微笑着夸赞:“确实好吃!”
然后转头对郑自强说:“你叫俺姨她们都过来吃吧,菜凉了就不好吃了。”
郑自强说:“她们一会儿就该过来了,还有一个菜。”
他说着站起身,拿着酒瓶给许志远倒酒,“咱弟兄俩再喝两个。”
许志远平时很少喝酒,今天喝的又是高度酒,感觉有点晕了。
他看郑自强又来倒酒,就连忙站起身,用手扶住他手里的酒瓶说:“我酒量不行,真不能喝了!再喝就醉了。”
郑自强却坚持,“咱弟兄俩,我再敬你一个酒,再次感谢你给写的那篇文章。”
许志远借着酒劲,也不拘谨了,看向郑承运,关心地问:“您老人家眼睛恢复得咋样?”
郑承运高兴地说:“彻底好清了!你那篇文章写得真有水平!”
郑自强笑着说:“我爸每次提到你写的那篇文章,都夸不够!”
许志远连忙谦虚地说:“小事,不值一提!”
郑承运郑重其事地说:“不是小事!能写篇文章就让卖药的医院痛快地把钱全退了,就是不简单!”
“您老人家过奖了!”
郑承运笑着起身出去了,他走到厨房门口,“淑珍,你出来一下。”
刘淑珍一脸疑惑地走出厨房。
郑承运在她身边小声耳语了几句,刘淑珍听了点点头。
郑承运重回堂屋。
刘淑珍走进厨房,吩咐郑晓红,“你看着锅里烧的小鸡,别干锅了。”
郑晓红应下,刘淑珍向堂屋走去。
刘淑珍走进堂屋,面带笑容地问:“志远,我做的菜也不知道可合你的口味?”
许志远连忙站起来,笑着说:“俺姨,您做的菜都好吃,您辛苦了!快坐下吃吧!”
刘淑珍满面笑容看向许志远说:“你别客气!快坐下吧。”
她挨着郑承运右边坐下,看向许志远:“我听人说上海的菜偏甜,你在学校食堂吃饭可能吃习惯?”
“习惯。”
刘淑珍看着放在写字台旁的那箱陈酿酒,“你是学生,还没上班挣钱,咋买恁好的酒!是你妈给你的钱买的吧?”
许志远连忙解释道:“不是,买酒的钱是我假期给门市部画广告宣传画挣的。在学校上学的时候,一到周末,我就去公园给人画像挣钱,花不完就攒下来,尽量给家里减轻负担。”
郑自强用羡慕的眼光看着许志远,“原来你还能画画挣钱!”
许志远笑了,“挣点零花钱。”
刘淑珍和郑承运对视一眼,点点头,都没说话。
郑晓红把小鸡炖蘑菇端上桌,满满一大盘,顿时满屋飘着鸡肉香。
郑晓红叫来郑自立,大家围坐在餐桌周围,高高兴兴地吃着菜,就着馒头。
郑自立坐在许志远对面,他看看许志远、看看父亲,然后又看向姐姐。
郑晓红在郑自立耳旁小声耳语了几句,他就乖乖地吃饭了。
郑自强和父母都在不断地让许志远:“你吃菜呀!”
许志远礼貌地夹了一块鸡肉,慢慢地吃着。
一个馒头吃完了,他环视一下,发现在座的人都吃得差不多了,才礼貌地客气道:“我吃好了,谢谢你们全家的盛情款待!”
郑承运客气地说:“今天少酒薄菜,你没喝好,也没吃好!自强,送送你志远哥。”
郑家人都一块站起身,目送许志远走出门。
许志远站在堂屋门口回头跟郑家人挥手道别后,跟郑自强一块出了门,并随手把门关上。
出了大门,一股冷风吹醒了许志远的酒意,他急忙问郑自强:“你觉得你爸妈对我印象咋样?”
郑自强笑着反问道:“你感觉如何?”
许志远笑笑说:“我是当局者迷!要不是能问你吗?”
郑自强用右手搂着他的肩膀,一边走,一边说:“我这个旁观者也不清啊!我今天没把你陪好,倒把自己喝醉了。”
他俩异口同声地说:“我感觉咱俩没喝多少啊!”
然后两人对视一下,哈哈大笑。
晚上,郑承运睡在床上说:“我觉得志远这孩子不错!做事有分寸,也有能力,等毕业工作了,还能利用业余时间画画挣点钱,日子过得不会差。”
睡在他旁边的刘淑珍却显得忧心忡忡,“我担心咱晓红嫁到他家,婆媳关系处不好。哎!我知道担心也是多余的,就是不由得人啊!”
郑承运劝道:“咱晓红是个有主见、有思想的孩子,我相信她会处理好!想多了没用,儿孙自有儿孙福!睡吧,明天还得起早干生意。”
儿孙自有儿孙福!中国式父母总用这话劝自己少操心,但一遇到孩子的事,却总忍不住思来想去。
毕竟他们就这一个女儿,不操心是不可能的,老两口辗转反侧,半夜才睡着。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832/2342479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