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竹篓藏玄机
次日清晨,王砚在渭水渡口见到青溪先生时,对方正蹲在滩涂边,往竹篓里捡贝壳。那竹篓是寻常的竹编,却透着股温润的光,里面的贝壳个个莹白,没有半点泥沙。
“先生,昨夜我在城隍庙遇到个溺死的女童,她说船底有好多手……”王砚把夜里的事说了一遍。
青溪先生捡起枚月牙形的贝壳,对着晨光看了看:“渭水连通着地下阴河,每年汛期,总有些怨气重的水鬼借着水势上岸。只是今年……”他将贝壳扔进竹篓,“怨气比往年重了三倍。”
“是因为三年前的洪水吗?”
“不全是。”青溪先生站起身,竹篓里的贝壳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有人在渭水底下养了‘阴蚋’,专吸生人的精气,那些水鬼,都是被阴蚋缠住的冤魂。”
王砚想起女童说的“船底的手”,心里发寒:“是谁在养这种东西?”
“或许是想借阴蚋聚阴煞,坏了咸阳的龙脉。”青溪先生把竹篓递给王砚,“你把这个拿去,挂在字画铺的屋檐下,能挡些阴邪。”
王砚接过竹篓,只觉入手轻得不像装了贝壳,倒像盛着团云。他低头看竹篓的编纹,发现那些竹篾竟是按照某种规律缠绕的,细看之下,竟与他画符时的纹路有几分相似。
“这竹篓……”
“早年学编竹器时编的,不值什么。”青溪先生笑了笑,“对了,你昨日遇到的卖糖葫芦老汉,是鹤鸣道友,他修的是‘食气’,一串糖葫芦能养人三日精神,你可知他为何帮你?”
王砚愣住:“难道不是因为同道之谊?”
“他欠我个人情。”青溪先生望着渭水远处的水雾,“二十年前,他在秦岭采野山楂,被山精困住,是我用渭水帮他解了围。这世间的缘法,从来都是环环相扣。”
回到字画铺,王砚把竹篓挂在屋檐下。奇异的是,竹篓刚挂好,铺子里的墨香就变得浓郁起来,连墙角那盆绿萝的金边都更亮了。小三进来添炭火,搓着手道:“东家,今天店里咋这么暖和?我刚才在巷口,见好几只鸽子往咱这儿飞呢。”
王砚走到窗边,见竹篓里的贝壳在阳光下流转着微光,那些莹白的壳上,竟慢慢浮现出细小的水纹,像渭水的波浪在轻轻荡漾。他忽然明白,这竹篓不是挡阴邪,是在聚生气——用贝壳里的水汽,引来四方生灵的气息,像个小小的风水阵。
傍晚时,绣坊的老板娘慌慌张张跑进来,手里拿着块绣了一半的“百子图”:“王掌柜,你看这绣品,夜里总往下滴水!”
王砚接过绣品,只觉布料冰凉潮湿。他凝神观气,见绣品上萦绕着淡淡的黑气,那些丝线绣成的孩童笑脸,竟隐隐透着哭相。他想起城隍庙的水鬼,便取过一支新笔,蘸了点竹篓里贝壳凝结的露水,在绣品边角点了一下。
露水落下的地方,黑气像遇火的冰般消融了。老板娘惊讶地看着绣品:“不凉了!真的不凉了!”
王砚望着窗外的竹篓,忽然意识到,青溪先生教他的,从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法术,而是如何用寻常之物,护佑寻常之人。就像这竹篓,装着的不是贝壳,是藏在市井烟火里的慈悲。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808/5047018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