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华娱唯一太阳 > 第7章 地地道道山东人(三更)

第7章 地地道道山东人(三更)


周奇峰满脑子问号:“师兄,你刚刚信誓旦旦,把行业、市场、内容,全部分析了一遍,你刚才多自信啊!”

    “还表了决心,我看韩总都动容了。”

    沈善登无动于衷。

    自己这师弟,咋怎么单纯?

    说什么就信什么?

    有人说自己2020年登陆月球呢,说就信啊!

    想着以后还要用师弟做事,沈善登解释道:“市场风云变幻不定,谁也没法保证成功。”

    “我拍过两部短片不假,但这个层次的项目,拍没拍过影响并不大。”

    正常的导演路径,一般来说要拍短片,然后拿一些野鸡奖、大学生奖项之类的。

    证明自己有一定才能。

    这个过程,短则一两年,长了不好说。

    有点关系的,会想办法申请青年电影基金支持。

    这个更是僧多肉少。

    或者遇到了冤大头暴发户,想沾点“艺术”气息。

    再或者要洗米的,捧人的,获得个长片机会。

    无背景的青年导演,拍MV、拍广告自己攒钱,砸锅卖铁弄一部长片电影,最好上电影频道,那就是电视电影,证明自己有能力驾驭长片。

    至此,也只是电视电影,后面还有院线电影。

    电影上院线,还能赚钱的导演,才能码到一些明星演员。

    到了这一步,一般要十年到二十年,很多青年导演一辈子进不了院线。

    能有一部院线电影的导演,已经是行业里的佼佼者,最上层的存在。

    沈善登抄了几十首歌,有那么一点名气,但他只是网络歌手,不走实体,社会地位和名气不匹配。

    就算是一线歌手,做导演也难。

    周杰伦能拍,除了自身名气,更是有港台两地保驾护航,而且也只是挂名。

    大陆这边,类似徐峥、陈思诚演员转导演,千难万难。

    徐峥是赶上了光线踏入制片领域,陈思诚赶上了院线踏入制片领域。

    赶上了风口的两人,也是做到了演员行业比较顶级的位置,才能有这样的机会。

    总之。

    对于个人来说,能力固然重要,但也要看平台和机遇。

    当下电影行业处于中国电影资本大崛起的前夜。

    前夜,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沈善登不认为自己,拿出详实的剧本和策划书,再加上清晰的营销策略,就能让人帮他组局一个亿的制作。

    哪怕韩三平大力支持,中影里面也有其他声音。

    就算中影全力支持,也不可能全投,领投的话,如何说服其他投资方也支持沈善登?

    沈善登吹的怎么大,只是想要来一部中小制作。

    他会占一定份额,增加话语权。

    再加上中影帮忙组局,保发行保院线。

    周奇峰心灵遭遇了冲击,师兄也太那啥了吧。

    “可是.”

    直到进了学校,周奇峰还没缓过来。

    沈善登饱含深意道:“没什么可是,你要知道所有饭里面,公家饭最好吃。这碗饭,我不吃,也有别人吃,凭什么我不吃?”

    “千方百计也要吃上!”

    电影基金就在那里,《投名状》《赤壁》那种项目都能做。

    给外面搭钱演戏的主演,开出一个亿的片酬。

    相比之下,真要是拿出一个亿来搞《绣春刀》,沈善登也真敢上!

    没有心理负担。

    而且也没有其他好走的路。

    沈善登倒是可以自己投一笔,但是他领投没用啊。

    他没有过院线作品,也没有过成功经历,人家不信他。

    而不尝试,就不可能成功,但不成功,就很难开始。

    两头堵!

    沈善登想过找煤老板,了解情况后,放弃了。

    先不说现在这个时间点,小煤矿似乎还没大规模治理。

    就算治理了,你当煤老板是吃干饭的?

    人家是钱是洗澡的,这是第一。

    第二人家是要玩女人的。

    能坑煤老板的人,大有人在。

    但问题是,沈善登是港岛导演吗,是大院子弟吗?

    他前世干工程,为了一个篮球场、操场、学校食堂有时候能打生打死,那才百十万的项目。

    后世《以法之名》简直搞笑。

    禹天成不干净,万海和白莲花一样,这忽悠谁呢。

    做工程的,做煤矿的,手段不狠就做不下去。

    煤老板还没大规模入场,人家也不好坑。

    没背景,身后没人,赔了钱人会通过其他手段找回来。

    至于遇到不怕亏的煤老板,人家从一开始就不是做电影。

    是要洗米,也要女演员。

    让沈善登把女演员送上去,重生还这样,那真是废物了。

    至于光线,目前以发行为主。

    华易,圈子风气严重,跟了就难以甩开。

    走中影入行,这条路隐患最小。

    本身就处于中国电影转型前夜,摆脱外部依赖,服务内需,然后古装大片、大片战略也在转型期。

    沈善登给韩三平卖命,能说一句为中国电影做贡献。

    给其他私企卖命,图什么?

    以后哪怕和韩三平闹不愉快,只要他继续服务于电影事业,谁也说不上什么话来。

    是的。

    沈善登刚和韩三平建立了交情,已经思考跑路的事了。

    当然,现在上了韩三平的船,好处大大滴。

    和对方的大片战略挂上钩,只要韩三平在一天,沈善登就不怕跌倒。

    宁浩也可以,但是宁浩没有这方面认知。

    沈善登利用自身名气,为韩三平的电影改革鼓吹。

    像后世一些明星,老往家乡跑,和当地政府打好关系。

    出事了,有这层关系在,就有个体面。

    这不只是明星个人的事,还要考虑影响。

    再不济,明星经常来家乡,和家乡形象捆绑了,从大局出发,出事了影响也不好。

    这也不算官僚作风,遮掩原则性问题才是。

    领导要做事,必须要有威望,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保不住自己人,还怎么做事?

    君不见,大漂亮科技先锋马斯克,赚钱也不靠火箭、汽车,不靠科技,那是人设。

    人吃的是补贴,卖车利润很大一部分来自碳积分交易。

    作为土生土长山东人,肯定要吃公家饭。

    吃公家饭,说点善意的谎言怎么了?

    而且也不是谎言,剧本是真的,主题曲也是真的,项目规划也是真的,院线发展分析,行业发展分析也是真的。

    为韩三平梳理了行业未来,老头该说谢谢!

    沈善登和师弟前脚刚离开中影,后脚在会所里打高尔夫的王忠军就听到了风声。

    得到消息时,人都蒙了。

    什么?

    中影有个大项目要启动!

    好啊,华易要看看能不能分一杯。

    什么?

    一个亿!

    确实不小。

    什么?

    初审过了,说三爷被说动了。

    果然是大项目。

    导演是谁?陈凯歌不大可能?

    什么?

    要捧一个新导演???

    等等!

    不对!

    接近韩三平人士还说,是一首歌,把三爷拿住了。

    什么跟什么,王忠军脑子都糊涂了。

    打完球,和朋友分开,随手给球童小费。

    王忠军上了球车,纳闷了:“这沈善登是谁啊?”

    也来一块玩的王忠磊,问道:“哥,怎么了?”

    王忠军简单说了下掌握的信息。

    一首歌让老头支持一个亿的项目?王忠磊也懵了!

    那表情似乎在说,哥,这话你自己信吗?

    王忠军受不了弟弟看傻子的眼神,补充道:“他是北电研究生,学的电影管理。”

    骗鬼呢!王忠磊压根不信:“是不是他要是学汽车,要给他建个厂子玩玩?谁家的?”

    “以韩总的行事作风,塞进来的肯定不会过手,应该是正经项目。”王忠军道:“现在信息很少,但入了韩总的眼,值得我们先接触。”

    别管多新的人,有中影主导,国内肯定有的赚,这就是当下韩三平的实力。

    王忠军生出其他想法。

    华易正在推动公司上市,内地娱乐公司没有先例,算是开了前河。

    而华易目前高度依赖冯小刚,需要新导演,至少展现出不那么单一化。

    人都有路径依赖,王忠军尝过挖人的甜头,冯小刚当年搞的贺岁片,是韩三平拍板干的,打开了国产电影的贺岁档。

    现在韩三平看好,万一又一个小钢炮呢?

    沈善登回到自己老师办公室。

    “多么美好的地方”

    手机铃声响个不停。

    蒙了。

    不停有电话打进来,这消息传的也太快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83/1111112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