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定档 主题曲 颠覆认知
10月10日。
《督公》片方发布主题曲《孤勇者》MV。
纵使万般唾骂,残缺之躯,依然勇敢前行!
继《素颜》之后,沈善登轰出第二首歌《孤勇者》,还是独唱,也是真正意义上电影主题曲,一经发布登顶各大排行榜。
同时。
宣布定档11月9日,本来早该定档了,一直等《色戒》定档。
《色戒》终于确定11月1日上映,《督公》也就定档了。
不出意外。
随之而来的话题性拉满!
太监这样的妖魔形象,怎么也和勇敢搭不上边啊!
“你这个有点挑战大家的固有印象。”
大蜜蜜看着电脑里的MV画面,满心疑惑的问旁边的沈善登。
分辨率有点低,但还是能感受到制作优良。
沈善登道:“主角嘛,肯定有别于传统的宦官形象。”
大蜜蜜觉得这可不是有别,简直是颠覆。
MV一开场画面。
中间是《督公》x《孤勇者》,旁边是沈善登的半身像身影。
亲自导演,亲自演唱!
然后切入紫禁城的画面,随着出现嘉靖的台词。
“我中国安居乐业,享国一百五十年有余,你们告诉我土地和人口越来越少!比洪武年、永乐年还少!”
之后是一位官员的虚焦画面,传来若隐若现的“阉党误国”,代表朝堂讥笑,和宦官的固有形象。
歌曲响起,沈善登画面在MV中间出现。
画面下角是《督公》的艺术字和上映日期。
都是勇敢的
你额头的伤口
你的,不同
你犯的错
都,不必隐藏
你破旧的玩偶
你的,面具
你的自我
电影画面是少年陈默,对应净身之痛,身体残缺。
他们说
要带着光
驯服每一头怪兽
他们说
要缝好你的伤
没有人爱小丑
MV里,沈善登在唱。
电影画面是跪着的范氷氷扮演的许知翠。
为何孤独
不可,光荣
人只有不完美,值得歌颂
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
电影画面是陈默作为小火者、长随时期,学规矩,并且被拜了干爹的小太监撞倒在地。
爱你孤身走暗巷
爱你不跪的模样
爱你对峙过绝望
不肯哭一场
爱你破烂的衣裳
却敢堵命运的枪
爱你和我那么像
缺口都一样
MV里,沈善登动了起来,身后背景多了些景物画面。
闪到电影画面,又是一句嘉靖的台词。
“查,给我查!到底是谁吞了国家的人口和土地!”
这段画面是各种蒙太奇,“缺口”的时候,定格在陈默的衣服。
从无品阶的藏青色,到绿色,再到饱和度高一点的蓝色官服。
去吗,配吗
这褴褛的披风
战吗
战啊
以最卑微的梦
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MV。
沈善登依然在唱。
电影画面,闪过各种交叉对比,
有一闪而过的凌厉打戏,也有轰鸣的枪炮火器。
有军官,千户、百户等利用管理权侵占屯田,将国有土地变为私产,将本来是卫所主人的军户变为私属。
也有朝中文官集团推崇皇帝无为而治,在朝为官,在野为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私吞国产。
还有锐意改革的嘉靖帝,有想要革除弊病的有识之士文官,也有保驾护航的主角陈默和陆炳
MV最后。
伴随着歌曲尾声,“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是最后一战的爆炸。
随着沈善登声音的余韵,给出的电影画面,是轰杀了宗师之后,冒烟的火炮粗铁管。
定格在粗犷、强大的炮管之上。
真的勇士,失去蛋蛋,未必没有种。
MV以沈善登演唱歌曲为主,电影台词只有两句。
电影素材也是一闪而过,并不剧透。
但等观众看过电影,就会明白这些素材的具体意义。
MV结束。
沈善登想着,颠覆好啊。
以颠覆的宦官形象,置换了电影主题。
最好都去关注正面化的宦官形象,不要关注他塑造的明朝中国。
哪怕只是作为故事背景,但放在眼下也肯定有争议。
实际上,沈善登只是不受欧洲中心论,不受美国那套后殖民主义+库恩范式转移那套叙事影响,也不承认神圣化的“现代化=工业化=西方化”叙事链条。
沈善登只是基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事实,进行的架构。
大一统不是想统就能统的,需要物质基础。
秦朝粟的平均亩产按现代标准换算,大约在100-200市斤,产出率达到一比几十。
到了明朝。
南方两季稻能达到亩产四五百斤,北方旱田也有两三百斤。
像西方中世纪粮食产出率一比三,还发展民主,简直是笑掉大牙。
饿肚子的民主是吧?
十三四五世纪,是跟着大明中国的都富了!
古代中国能大一统,是因为粮食可以供养一套郡县制班子。
要先有这个物质基础,才有可能产出制度,或者说上层建筑,出现一位雄主,即杰出人物。
这是非常的简单的道理。
但这个道理指向农耕比经商赚钱,也指向西方不是一直强大的。
那就不是科学问题。
西方叙事之中,拿工业时代的工商业,来比较农业时代的农业,没法比。
而当谈到古希腊古罗马,就用西方的工业时代形象,替换可能、也可能不存在的古希腊、古罗马古代形象,瞬间大赢特赢。
甚至倒反天罡,如徐光启《农政全书》,系统总结了历代农业技术,是给西方带去了技术。
但在一些研究之中,变成了《农政全书》引入新思想,引入西方水利知识。
本来是爹给儿子,变成了爹像儿子。
沈善登认为,在农业时代,大一统的皇帝制度,皇室的家天下,可以看做公天下,大私就是大公。
因为以大一统后的生产力来算,养一个皇室,并不困难。
当然,要是以工业生产力标准,信息传播速度,去要求农业时代,那也没什么好说的。
用工业时代的公有制标准,来审视农业时代的制度,看到的都是缺点。
而放在农业时代的生产力去看,大一统制度,是含有朴素思想的类公有制。
而官僚士绅不断侵吞土地,其实就是农业时代版本的国有资产流逝!
中国的制度、文明,超乎很多国人的想象。
一个在农业时代,能有百万级别人口大城市的中国,文明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恐怕要等以后水落石出,民族彻底复兴,90后00后,这一代思想没有包袱的人,去对比去探索,才能窥见一二。
中国皇帝制度,秦汉唐是带有共和贵族属性的,到了宋朝之后,自耕农、小地主崛起,成为了橄榄型社会,越来越多中产。
做农业时代的皇帝,上限就是做到【类公有制】,如朱元璋能够削峰填谷,把开国元勋都铲了,只留下中低层勋贵,括弧,除了宗室皇家。
到了朱棣,括弧也不存在了,他就是藩王继统,宗室皇室也要砍,甚至首先砍。
皇帝制度下限也很拉胯,就是贵族共和,你好我好大家好,皇帝仅仅做个大地主。
比如宋朝,合法性低,与“民”同乐。
这里的“民”是指官僚士绅,就如同刘禹锡的斯是陋室一样,不要以为陋室就是陋室。
与“官”同乐之下,宋朝开创了历史,王朝中前期出现末年的凄惨景象。
当然,不同的评价标准,答案也许截然相反。
要看评价体系在谁手里。
在土地官僚的标准下,张士诚可以比朱元璋风评好,因为张士诚优待士绅。
明孝宗为何名声好,主要是孝宗都是把事情交给内阁大学时处理,不像明朝的皇帝,更像一名文人。
这样评价就高了。
而明朝的很多政策恰恰就是从弘治明孝宗开始败坏的,明朝人口最多的就是宪宗时期,自从孝宗之后人口开始不断减少,土地也在减少。
去哪里了?
到了官僚士绅群体口袋里,国有资产进了个人口袋,能不是勃勃生机吗?
明孝宗风评如此好,结果就是坑了儿子。
武宗朱厚照的时候,失去的权力想收回来,就难了。
那么。
什么样的宦官历史评价高呢?
明朝评价最高的宦官不是三宝太监郑和,而是怀恩。
明朝历史上极少数在《明史·宦官传》中被明确记载为“忠鲠”的宦官。
当明宪宗欲废掉士绅喜爱的太子,文人属性的明孝宗时,怀恩据理力争,甚至以头撞地,痛哭流涕,极力反对。
什么太监名声最差呢?
就是王振、刘瑾、魏忠贤这种。
挤压官僚士绅,帮助皇帝收回流失的国有资产的太监,评价最低。
最后,下场也很凄惨。
皇帝意志不坚定,感受到官僚系统的压力,这些太监随时会成为牺牲品。
沈善登用《孤勇者》作为主题曲,也是因为陈默或主动或被动的,做了这样的一柄利剑。
《督公》也属于边缘叙事,把太监这样的边缘人物主体化了。
但是沈善登有种感觉,以往主张边缘叙事的群体,可能不会喜欢这部戏。
10月18日。
《督公》发布一支导演特辑。
宣发团队喊出共攘《色戒》文化盛事。
夸《色戒》!
让《色戒》飞上天!
《色戒》在前面顶着,把“屋顶”掀翻了,《督公》这样的“开窗”电影,就不引人注意了。
主演们陈坤、吴京、范氷氷、黄晓明等演员也行动起来,跑宣传通告。
这部戏不只是对沈善登重要,对他们一样重要。
《督公》尺度也不小,不过闯过去就好了。
只要产生的影响是正向的,尺度就会放开。
这才是和主管部门的良性互动。
日后韩三平退休,监制了《隐秘的角落》就打开了尺度。
后来辛爽的《漫长的季节》尺度更是大,比露点什么的大多了。
但电影基调是那句“往前走,别回头”,不包涵恶意。
反面例子就是现在的很多电影,还有以后的《人民的名义》和《狂飙》。
《督公》上了之后,票房成功,影响良好,以后这种解读方向,就会宽松。
《色戒》出品人之一的蒋志强,还在疏通关系。
哪怕定档了,也不保险。
他还是想着能够把尺度撞开,最好能让港圈独享这个尺度的电影。
港圈商业领域,能够独享黑社会题材。
蒋志强觉得文艺领域,也可以独享大尺度!
“这是冲我们来的又不像啊,为我们说话,看来大势已成!”
《督公》跟在《色戒》屁股后面定档,再结合沈善登之前的《威尼斯归美》的文章,蒋志强还以为是奔着《色戒》来的。
现在看又不是。
随机,蒋志强冷笑,想沾《色戒》的光,想得美!
一般这种文艺片,能持续两周,他对《色戒》有信心,能持续更久,让观众去找细节。
“可惜了,要是能保留三场床戏,能直接闷死《督公》。”
10月22日。
《督公》片方发布功夫特辑,蟒纹服、隐鳞剑,飞鱼服、绣春刀全面亮相。
10月24日。
电影后期完成,韩三平亲自过问之下,快速拿到龙标,协调好产能的长春洗印厂进行拷贝。
10月26日。
韩三平再大的定力也坐不住了。
《色戒》都要上映了,小登也太稳了吧,怎么还不出动手!
是不是又在骗他这个老同志!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83/1111105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