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让你就藩,你统一全球? > 第104章 文化入侵

第104章 文化入侵


时间,稍稍前移。

船舱内,茶香袅袅。

盖亚公爵那癫狂的狂喜,透过舷窗的缝隙传进来,成了这片刻宁静中唯一的杂音。

……

蓝玉的脸色依旧难看,还沉浸于朱桂刚才的震惊之言中。

朱桂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放下茶杯。

目光投向窗外热那亚的港口轮廓,眼神变得深邃。

“岳父,你知道吗,就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在未来的三百多年后,会诞生出一种足以跨越重洋,轰开我中原国门的恐怖力量。”

朱桂突然开口。

但这话却宛若惊雷,在蓝玉的脑海中炸响。

“你说什么?”

蓝玉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殿下,你莫不是在说笑?就凭这些连像样城墙都没有的土鸡瓦狗?他们连给咱大明将士提鞋都不配!”

“我没有说笑。”

朱桂转过头,神情无比严肃:“或许你不会相信,但三百年后,他们的船会比我们的更大,炮会比我们的更利。他们会用一种名为鸦片的东西,毒害我中原的百姓,然后用坚船利炮,蛮横地轰开我们的国门,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抢掠,逼着我们的皇帝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

“我华夏,将迎来数百年未有之奇耻大辱。”

闻言,蓝玉的呼吸粗重起来。

他看向朱桂,试图从他脸上找出一丝开玩笑的痕迹。

但可惜的是…没有。

蓝玉戎马一生,对朱桂描述的战争场面再熟悉不过。

但他无法想象,那个被征服,被羞辱的对象。

会是自己引以为傲的大明。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他下意识地反驳。

可声音里却带着一丝动摇。

他没有问,自己的女婿为什么会知道这些事情。

但毕竟朱桂的种种操作,已经说明了一些事情。

他不是傻子,自然能明白朱桂身上那些不对劲的地方。

而就是这个念头一出。

他忽然想起了史书上那些兴衰更替。

强汉盛唐,何其威武,最终不也烟消云散?

自古王朝,少有能过三百年者。

大明如今国力鼎盛,可三百年后呢?

谁又说得准。

这个念头,像一根刺,扎进了蓝玉的心里。

如果女婿说的是真的……

一股杀意,从这位大明战神的身上喷薄而出。

整个船舱的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分。

“殿下。”

蓝玉声音低沉道:,“既然如此,那便没什么好说的了。给末将三万兵马,十年之内,我便踏平这片欧罗巴,将所有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

“我蓝玉,绝不允许任何人,在未来有机会去欺辱我大明!”

他不是在说大话。

以他此刻看到的欧罗巴军事水平,给他三万百战精锐,他有绝对的信心,将这片大陆搅个天翻地覆,杀得血流成河。

“杀光他们?”

朱桂摇了摇头,否定了岳父的提议:“岳父,杀戮是最低效的手段。这片大陆,人口数以千万计,你杀得完吗?”

“就算杀得完,一片只有尸体和废墟的土地,对我们又有什么用?”

“岳父,你看到了吗?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一场名为文艺复兴的变革。”

“他们的思想,艺术,科学,都在从蒙昧的神权中苏醒。”

“这是一种文明的力量,也是他们三百年后能挑战我们的根基所在。”

“而我要做的,就是彻底掐灭这颗种子。”

朱桂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世界舆图前,手指点在了意大利半岛上。

“用刀剑征服,他们会反抗。但用文化,他们只会心甘情愿地沉沦。”

“我要让他们放下手中的画笔和雕刻刀,转而以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为荣。”

当然,科学需要推动,这点朱桂不想去干涉,但文化,一定要完成釜底抽薪般的替换才可以。

“当他们的精英阶层,都以模仿我们为荣,以成为我们眼中的文明人为最高成就时,他们的文明,就已经死了。”

“一个失去了自我,只懂得顶礼膜拜他人的文明,还谈何未来?谈何威胁?”

“到那时,这片土地,和我们大明的海外州府,又有何异?”

蓝玉怔怔地听着,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明白了朱桂的计划。

这已经不是战争了。

这是一种对另一个文明的彻底阉割。

阴狠,毒辣,却又高明得让人不寒而栗。

他看着自己这位年轻的女婿,心中第一次生出了敬畏。

这等手段,这等心胸,早已超出了凡俗将相的范畴。

……

七天的时间,转瞬即逝。

整个意大利半岛,都因为热那亚港口那支东方舰队的到来而陷入了疯狂。

米兰的公爵,佛罗伦萨的银行家,威尼斯的总督,甚至连远在罗马教廷的红衣主教们,都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使者,带着一箱箱沉甸甸的金币和珠宝,日夜兼程地向着热那亚赶来。

一场史无前例的财富盛宴,即将在热那亚港拉开序幕。

而作为这场风暴的中心,朱桂却显得异常平静。

在等待欧洲的肥羊们自己走进屠宰场的这七天里。

他几乎没有离开过旗舰的船舱。

他将港口的所有事务都交给了蓝玉,自己则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上——发展他远在世界另一端的根本重地。

船舱内,朱桂的面前,正悬浮系统的淡蓝色光幕。

光幕之上,是一幅无比精细的动态三维地图。

地图的中央正是那片澳洲大陆。

大陆的东南部,一座庞大的城市群已经初具规模。那便是他的都城——新京。

【大夏开拓】

【时代:钻石时代】

【领主:朱桂】

【人口:3,937,428】

【粮食储备:16,850,000石】

【黄金储备:5,230,000两】

【……】

看着光幕上的数据,朱桂满意地点了点头。

距离他离开澳洲,已经过去了一年。

这一年里,澳洲基地的发展速度,只能用奇迹来形容。

得益于系统提供的源源不断的人口,以及超越时代的农业技术,他离开时还只有五十万的人口,如今已经暴涨到了超过三百多万。

新京周围,数百万亩的良田被开垦出来。

经过改良的高产水稻,玉米,土豆等作物,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疯狂生长。

粮仓里面堆满了足以让任何一个国家眼红的粮食。

……

万里之外,大明,金陵。

奉天殿的御书房内,年近古稀的朱元璋,正坐在龙椅上,手中捏着一份来自福建市舶司的加急奏折。

他的脸上,混杂着震惊,疑惑,还有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在他的下方,皇太孙朱允炆,以及户部尚书赵勉等人,皆是垂首而立。

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都看看吧。”

良久,朱元璋将手中的奏折,扔到了御案上。

一名小太监连忙上前,将奏折呈给朱允炆和几位大臣传阅。

当朱允炆看清奏折上的内容时,他那张一向温文尔雅的脸,瞬间变得煞白。

奏折的内容很简单。

就在半个月前,一支悬挂着“夏”字旗号的庞大船队,抵达了泉州港。

船队没有进港,只是派人联系了福建市舶司,声称是奉“海外代王朱桂”之命,向朝廷献上祥瑞。

而所谓的祥瑞,是整整三百万石粮食!

三百万石!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一阵头晕目眩。

要知道,去年整个大明秋粮入库,刨去各地损耗,真正能入国库的,也不过一千多万石。

他那个远在海外的十三叔,随手就送来了三百万石?

这几乎相当于大明国库年收入的四分之一!

这已经不是祥瑞了,这是神迹!

“皇爷爷…”朱允炆的声音有些干涩:“这十三叔他,如何能有如此多的粮食?奏报上说,那些船巨大无比,远非我大明水师可比,此事……此事必有蹊跷!”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遏制的恐惧。

他那个十三叔,在他眼中,一直是个不安分的藩王。

可他从未想过,对方的力量,已经膨胀到了如此恐怖的地步。

能随手拿出三百万石粮食,那他真正的实力,究竟有多强?

他麾下又有多少兵马?

朱允炆不敢想下去。

他只觉得,一头他完全无法掌控的猛虎,正在海外悄然崛起,随时可能扑回中原。

将他这个储君之位撕得粉碎。

朱元璋冷冷地瞥了自己这个仁善的皇孙一眼,没有说话。

他何尝不知道此事蹊跷?

他那个十三子,就像一团迷雾,他从来就没看透过。

可现在,他没心思去追究这些粮食的来历。

他只知道,有了这三百万石粮食,今年北方的灾情就能缓解。

边军的粮饷就有了着落。

他那本已捉襟见肘的国库,也能大大地喘上一口气。

“蹊跷?”

朱元璋冷哼一声“咱不管他蹊跷不蹊跷!咱只知道,这是咱的儿子,从海外给咱这个当爹的送来的孝敬!是为我大明江山送来的!”

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传旨!着户部即刻派员,前往泉州接收粮食!任何人不得有误!”

“另外,拟旨申斥代王朱桂,身负皇命,开拓海外,不知谨言慎行,反而铺张浪费,以区区粮米邀宠!念其有心,暂且不究,令其往后当以社稷为重,不得再行此等炫耀之举!”

一道看似申斥,实则回护的圣旨,就这样定了下来。

朱允炆低着头,将所有的不安与恐惧,都深深地埋进了心底。

他知道,在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前。

他任何的挑拨和质疑,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自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那位十三叔的威望,随着这三百万石粮食,在大明朝堂之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

旗舰船舱内,朱桂关闭了系统光幕。

对于金陵城发生的一切,他了如指掌。

父亲的反应,皇侄的恐惧,全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送出三百万石粮食,一是为了反哺故国,全了自己的一份心意。

二,也是为了向金陵城里那位多疑的父亲,和他那位日渐不安的皇侄,展现一下自己的肌肉。

他要让他们明白,大明的那张龙椅,他随时能取。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747/2366852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